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里这幅画太诡异了,一个人竟有仨脑袋!
【原标题:故宫里这幅“诡异”的画,放大观察,画面让人瞠目结舌!
文︳王呈祥
故宫里不光只有一幅“瘆人”的《骷髅幻戏图》,还有一幅更加诡异的明代人物画。画中一个人三个脑袋,而且三个脑袋是粘在一起的,一个光着头,一个裹着方巾,一个戴着发冠,将其放大,诡异之状让人匪夷所思!
这幅诡异的画叫《一团和气图》,由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元年(1465年)创作,是一幅竖式中堂形式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上图)。
为什么说它诡异呢?因为这幅画是画中画。就是说,看似画中只有一个人物,实则是仨,而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画整体视觉,是一位体态非常胖的和尚,他眉毛上翘,两眼自然睁开,嘴角上扬,就面目表情来说与弥勒佛很相似。再看,他耸着双肩,两臂非自然下垂,双手类似搭在某些物体上。
我们将局部放大(见上图)。原来和尚的手是搭在一个穿长衫人的肩膀上,左右一边一个,就是怀抱两个人。为啥说抱着两个人?因为除了和尚的一双手外,还有两只手;而且光头的两耳边,有一个戴着发冠人头,一个裹着方巾的人头,虽然只能看到侧面的后脑勺,但足见是仨人(见下图)。
三人围绕成一个圆,视觉感强悍,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察觉。而仔细观察后,画中之画、人中之人、境外之境,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随即,两个疑问涌上心头:画中三人是谁?作者创作时又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画额上的题字能够回答。
内容(下图):“御制一团和气图赞。朕闻晋陶渊明乃儒门之秀,陆修静亦隐居学道之良,而惠远法师则释氏之翘楚者也。”原来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陶渊明、陆修静和惠远法师。
“(上图)法师居庐山送客不过虎溪。一日,陶陆二人访之,与语道和,不觉送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此岂非一团和气所自邪……”原来作者是以《陶陆访惠远》又曰《虎溪三笑》的典故为题,才画的这幅《一团和气图》。
就这段题词内容来看,作者意在阐述华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和谐观。另外,作为皇帝,画此图更是出于对群臣万众一心的期许,以及对朝政安定团结,大明江山永固的期望。
朱见深出于这样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皇帝宝座来之不易,一生虽在位23年,但并没有啥成就,加之登基后群臣极力反对他的婚姻,让他很无奈。
朱见深的父亲是宋英宗朱祁镇,英宗在位时他是太子,但是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剌掳去,太子之位便被其叔父朱祁钰废除。后来,英宗被释放回朝,1457年因“夺门之变”而复位,他才再次被立为太子。父亲被掳时他两岁,再次成为太子时他十岁,童年几乎全被阴影覆盖。
一生让朱见深情有独钟的媳妇,是比他大17岁的万贞儿,就是从小照顾他衣食住行的保姆(宫女)。在他登基当年便娶了这位万阿姨,甚至要将她立为皇后,由于遭到群臣的反对,最后妥协册封为贵妃。
《一团和气图》就是在他当皇帝的第一年所画,其用意非常明显“今天我能当上皇帝群臣功不可没。你们反对我娶万阿姨,但我还是执意娶了。既然木已成舟,不封她皇后给个贵妃,作为皇帝我给你们让步了,你们也应该给我让点步。如此一来,一团和气皆大欢喜”。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皇帝一幅奇特的画,现藏于故宫,远看一个人,近看却是三个人
故宫一副奇怪的画,远观是一人近看却成三人,网友:越看越觉害怕
万历为什么不上朝
朱棣一直想传位给朱高煦,为什么最后继位的是朱高炽?
爱上博物馆之原来御用瓷器都是双黄蛋—故宫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
历史上为达目的曾向臣子行贿的两个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