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奖作品逐渐丑书化:难道书法不该百家争鸣?
七届书法兰亭奖颁奖后获奖作品公示,按耐不住内心激动的列位看官(媒体、个人)纷纷发来贺电,他们从评委评审、书体风格以及作品抄袭等角度对展览予以了全方位报道。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兰亭获奖作品逐渐步入丑书》一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有功夫,虽不算丑书,但不能令人信服。获奖作品的共同点是:尺幅大;拼接花哨;干枯、浓淡、大开大合;线条呈柺弯状、杂柔书体、夸张变形;难辨难识。令人不信服的原因:人为布置安排缺失艺术核心的自然性;未入传统或抛开传统。形成的原因:只注重形式,没有内涵;作品只停留在表皮,用造型投其所好;以获奖为目的。

虽然文章名称有夸大的嫌疑,但所说的现象属实存在。

我参与过多次全国书法展(国展),但时至今日还没有胆量参与兰亭奖。

名落孙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当你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和物力,最终只落个重在参与的结果,怎一个“失落”了得。

以往经验和兰亭奖的获奖作品告诉我,想获奖入展必须布置安排,否则白费功夫。

纸张大小合格为第一,因为征稿有明确要求,若不符合要求第一关则被拿下。

夺人眼球的造势为第二(拼接以及字形和章法),想要从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写得好是不够的,因为写得好得太多,没有新意则必被淹没。

满足以上两点,基本进入了入展的大门,而下面考核的内容则决定作品能否获奖。

取法与创新的占比为第一,学哪位古人风格、学的是否到位、有无个人的想法、是否有机融合。

内容新旧与好坏为第二,是古代文献还是当代文学、是别人写的还是自己写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现场考核为第三,(临时出题,现场作书)审查是否由别人代笔、是否抄袭别人的作品。

满足以上两点并通过现场考核,基本进入了获奖的大门,至于奖项等级需要评委投票决定。

显然,每一步都需要布置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和满足展览的要求。

现象存在,就一定是错的吗?以重在参与而不以获奖入展为目的的参与者,世间少有。

买彩票不为500万而只为花掉两块钱的,你见过吗?参加高考不为上大学而只为参与考试的,你见过吗?

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他们都是传统,可那会儿书法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别的用途统统往后靠.

如今呢,谁还用毛笔写信、写论文,就连街边贴的“寻狗启示”“重金求子”都是打印的。

传统是用来借鉴的,不是用来复制的,只有食古不化的人才会之乎者也。

书法家只能写大字报的那些年,为什么没人高喊坚持传统呢?哦,怕祸从口出。如今为什么高喊?言论自由。

平心而论,兰亭奖给我的感觉一届胜过一届。翻开历届作品集,作品格式和书体风格从单一走向多元,这难道不是进步吗?

书法理应百家争鸣,而不是某一家独大,势必没人愿意回到谈书色变的时代。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如果真到了谈书色变之时,鲁迅这段话就派上了用场,难道不是吗?

图:网络

文:王呈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获奖作品都在死胡同里转攸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梁文斌
​ 最新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怎么看起来有点像丑书呢?
兰亭奖获奖作品全放送(含获奖作者照片及创作感言)(二)
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22幅作品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获奖作品(超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