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视角】唐景春: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问题与实践研究

作者:唐景春 南开大学教授 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摘要

我国油田污染普遍严重,油田土壤污染防控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对石油烃的检测问题、污染的调查、生态修复技术及标准、土壤修复实践中的产学研结合进行了研究。

研究背景

■ 油田土壤污染防控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l 我国油田污染普遍严重,同时存在盐碱问题,给治理修复带来严重影响

l “土十条”:将分别针对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土地、已污染土地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


■ 美国经验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与难点

* 重度石油污染土壤:采用物理或化学修复予以解决。为了降低成本,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高其有效性,避免二次污染

* 中低浓度石油污染土壤:通常采用微生物修复予以解决,但关键是获取更为高效的修复微生物新菌株和新型菌剂的研制

* 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修复的耦合:有待进一步的技术集成和联合(集成创新)

* 新趋势-植物修复:成本低,但问题是至今尚未发现高效的修复植物,且面临如何有效解决其生物量处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一、石油烃的检测问题


不同石油烃组分
根据碳原子数对石油烃的分类

C10-C40定义: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正己烷(或正己烷-丙酮)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 在气相色谱图上保留时间介于正癸烷(包含)与正四十烷(包含)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二、石油烃污染的调查


油田石油污染土壤调查

三、石油烃生态修复技术及标准的问题


  1、石油烃生态修复技术

* 成功筛选到31株石油烃降解菌株,并对其中11株降解效果显著的菌株进行鉴定
* 研制与开发具有良好协同共生作用的4种混合菌剂
* 基于生物刺激-营养助剂的石油污染盐碱土调理剂的研制与开发
* 基于复合功能载体的微生物修复效果提升与强化技术
*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集成创新

2、微生物修复效果提升与强化技术


3、紫茉莉对石油烃的修复效果


Peng SW, Zhou QX*, et al. 2009.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68(2-3): 1490-1496

4、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体系建立


5、油田示范和应用

5.1 某油田示范工程项目

· 油田区修复实践:由于修复植物成功种植,土壤中石油烃从20200mg/kg下降至3975mg/kg,降解率达80.3%

· 进行大型油田区田间修复的首次尝试,取得了经验

某油田示范工程修复前现场

平整和播种

微生物修复现场

花卉植物修复现场

土著植物修复现场

5.2 某油田废弃井厂修复示范工程项目

· 油田区修复实践:由于修复植物成功种植,土壤中石油烃从13575mg/kg下降至1965mg/kg,降解率达85.5%

· 推广:1000亩以上的石油污染土地得到修复

某油田废弃井厂修复示范工程现场

植物栽种

高羊茅修复现

棉花修复现场

牵牛花修复现场

四、土壤修复中的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于2015年5月经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心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依托单位,与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开发区兰顿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编者:本文是首届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中国·天津)

及2019第五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论坛的发言稿。

欢迎读者文后留言讨论。

总编:赵翠      设计: 张宇飞       编辑:王俊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浅析
含油污泥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细说现阶段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应用现状
让细菌“吃掉”石油污染
如何有效解决石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