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岁以后的老人还需要坚持口服阿司匹林吗?

感谢邀请!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老年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是血栓的高发人群,但老年人也是出血高发人群。小剂量阿司匹林是用来抗血小板、预防动脉血栓的。既然抗栓,就增加出血风险,所以老年人用起药来需要格外当心。

70岁以上的老人是否需要坚持口服阿司匹林?这个“70岁以上的老人”范围过于宽泛。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这个预防有一级预防(没病防病)和二级预防(有病防加重、防急性发作),针对人群不同,所以70岁以上老人是否需要服药也要区别对待。

如果是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无论放没放支架、搭没搭桥、有没有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70岁以上老人,没有禁忌证,是需要坚持口服阿司匹林的。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随增龄加重,老年人又是发生血栓的高危人群(尽管也是出血高危人群),所以老年人有了心血管病,一定要做好预防。预防病情加重,预防发生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急性事件。这种预防就是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既是治疗用药,治疗已经患有的心血管病;也是预防用药,预防可能发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要坚持服用的

但是,对于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70岁以上老人是否需要服药进行预防(一级预防)就要慎重了。因为作为预防用药,是预防未来(10年)的心血管病风险,而且需要长期服药方可获益,而药物是有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较之中青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又是出血高危人群。因此,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是要经过评估的。评估危险因素,判断不良反应风险与获益之比。

像老年高血压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老年糖尿病伴有其他1项危险因素也是高危人群[如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脂、吸烟、肥胖(BMI≥28kg/m2)等,蛋白尿也是一条],或者其他高危因素组合(有具体评估标准的),对于70岁以上老年的具体患者,预期寿命有多长也是需要考虑的。经过评估,高危人群,出血风险不大,没有明确的禁忌证,服药获益大于风险,是可以考虑服用的。

临床研究显示,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50~59岁的人群最获益,60~69岁次之,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需要要慎重,而50岁以下的人群预防用药是否获益也不确定。美国有关指南不推荐70岁以上人群一级预防服用,认为无法评估获益和风险。我国专家共识的意见是,80岁以上老年不推荐服用。

所以,70岁以上的老人是否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根据病情、根据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化地综合分析后才能确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否高龄老人还能服用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终身吃,还是吃一段时间就不吃了?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都在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如何才能安全应用?
阿司匹林不是神药 无指征滥用可能会“要命”
我国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挑战和困惑(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