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可·波罗:西方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一、马可·波罗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

公元十三世纪的欧洲,正陷入一场幽暗的世界里,中世纪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个欧洲人身上,一个来自威尼斯的商人家族,给欧洲文明带去了一丝曙光。马可·波罗,一个威尼斯的富家子弟,十七岁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在中国旅居十七年后落叶归根。在一次战争中,马可·波罗不幸被俘,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位让他名动天下的作家——鲁思悌谦。在监狱里的日子里,马可·波罗讲述他到中国的传奇之旅,鲁思悌谦以他的文笔记录下这段经历,度过漫长的枯燥的孤独的监狱生活,这也成为了他们两人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随着《马可波罗游记》的公之与众,整个欧洲人疯狂了,他们于书中所描述的各种事情倍感好奇,却又充满种种疑虑,引来许多人的口诛笔伐。但是由于书中所描述的神秘东方令人神往,还是引起了欧洲人的骚动,在这样一个黑暗的世纪下,出现如此荒诞不经的经历,也让一些航海家、探险家、旅行家不得不为之动情。

马可·波罗的名声大振,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有的人怀疑他究竟有没有去过中国,有的人怀疑他书中所讲的内容的真实性,有的人以他的书为指南萌生强烈的探险欲望……

一个商人一时之间成为了整个国家的风云人物,尤其是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当时的欧洲人甚至把他奉为英雄来崇拜,这源自于身处中世纪的人对遥远东方的好奇,对冲破封建教皇的渴望。今天,当丝绸之路成为贯穿人类文明的主线时,像法显、玄奘、马可·波罗这些跨国的旅行家,承载着一种历史的使命,这种使命传承到今天,便是丝绸之路的精神。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马可·波罗则成为了西方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见闻录》)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马可波罗游记》,一部文学色彩欠佳,但却意义非常重大的游记,打开了通向700多年前人类社会的时光隧道。《马可波罗游记》自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将近20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小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构,游记则是游人对所观所闻所听所见的事物的真情流露,马可·波罗的游记是他通过回忆,再由作家起草而成,这其中难免有些纰漏,但参考性还是比较强的。尽管后人没有把马可·波罗当作史学家来看,而把他称作“百万先生”,黑格尔说“没有人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出他的皮肤”,但是该存疑的还是要存疑,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

二、《马可波罗游记》故事梗概

公元十三世纪,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凭借着剽悍的铁骑,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横贯整个欧洲大陆,这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唯一帝国,远非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法兰西帝国等可以比拟的。蒙古人成了欧洲各国的噩梦,蒙古铁骑所向披靡,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

马可·波罗的故乡是威尼斯,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与他的叔叔便远走他乡。在他的故乡威尼斯,航海探险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周游世界便是他们的人生追求。

马可·波罗的童年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出生一直到17岁的时候,马可·波罗不曾有过父爱,也许他根本不知道父亲该有的样子。命运多舛的马可·波罗,又遭遇了母亲的病逝,当他望着春窗外的海风,晦暗的月光时,总是勾起他对父亲的思念。他的父亲究竟是死是活毫无音讯,无奈之下他只能每天到码头去探听他父亲的消息。

直到马可·波罗逐渐长大以后,有一天,威尼斯到处传颂着几个东方探险旅行家的消息,从元大都返回威尼斯,并且还带来了蒙古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大量的金银财宝、钻石翡翠更是数不胜数。小马可·波罗激动万分,从此之后便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他对父亲描述的经历十分感兴趣,非常渴望像一个真正的威尼斯人,去世界其他地方去看一看,尤其是能够跟随自己的父亲去遥远的东方,这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

在马可·波罗17岁那年,他的父亲和叔叔筹划再次前往中国,起初他们本不打算带着小马可·波罗,但由于小马可·波罗母亲去世,孤苦伶仃,再加上小马可·波罗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非常渴望像一个威尼斯人一样遨游世界。最终,小马可·波罗如愿以偿。

他们从家乡威尼斯出发,沿着地中海航行到圣城耶路撒冷,再经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再从波斯到波斯湾,从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一路航行,穿越印度洋、太平洋便可以到达中国。可是,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他们前往中国的路线。他们在波斯遇到了强盗,又面对十字军的滥杀无辜,再加上当地瘟疫的盛行,又在霍尔木兹呆了两个多月一直没有遇到前往中国的船只,他们走海路的计划就此搁浅,只能改走陆路。

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

    陆路是传统的丝绸之路,这条道路相比海道要艰难得多。当时瘟疫的盛行,十字军的残暴,恶劣的自然条件,茫茫的沙漠,一路向东,他们所要挑战的困难难以想象。在他们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以后,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经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元上都。

    从威尼斯到元上都,经过四年的颠沛流离,他们终于来到了中国。一路上,他们所遭遇的经历与当年玄奘相比相差无几,面对过强盗的刀光剑影,面对过瘟疫流行的死亡区,面对过嗜血的十字军,面对过炎炎烈日与饥渴难耐,面对过横扫千军的蒙古军队……四年后的1275年夏天,马可·波罗与他的父亲及叔叔终于没有辜负忽必烈大汗的使命,呈上了教皇的信件与圣油等礼物,并把刚过20的小马可·波罗介绍给大汗。忽必烈私下里召见了小马可·波罗,很喜欢讲述旅程过程中的故事,并认为他很有才华,后来就让他做了元朝的官职。

    马可·波罗对元朝很感兴趣,很快就学会了汉语与蒙古语,入乡随俗。中国的幅员辽阔极大地震撼了马可·波罗,他乘着大汗命他当官与巡视的机会,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马可·波罗在回忆的时候,可能对一些事实没有记太清,再加鲁思悌谦的发挥,对于他在中国的经历,描写可能出现想象与扩大的现象。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盛,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这一描述正好与当时西方人所认为的那样,东方是一个富庶、传奇、美妙的国度,无不引起西方人的向往。

    在中国的17年里,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并没有关于他更多的描述,他一直没有娶妻生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思乡的亲切倍加,尤其是他的父亲与叔叔。于是在1292年的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从泉州出海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就这样,马可·波罗与他的父亲与叔叔,在中国待了17年后从泉州出发,沿着南海向南,绕过爪哇岛,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抵达波斯湾的港口霍尔木兹,从陆路返回威尼斯。

当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威尼斯的人都想见见他们,听听他们讲述关于遥远的东方国度的故事,他们一时之间成了威尼斯的传奇人物。他们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作为崇尚航海的民族,他们的成就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接连不断,马可·波罗不得不应征入伍,在战争中不幸被俘,在监狱中他遇到作家鲁思梯谦,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也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

三、马可·波罗存疑论

     自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风靡欧洲以来,质疑声也未断,有的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有的人怀疑《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关于中国的现象是否属实,有的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否伪作,更有甚者,怀疑马可·波罗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可以说,对有关马可·波罗的一切都需要存疑。无论是肯定者还是存疑派,都不可否认马可·波罗对丝绸之路的影响,对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文化的交流、商业的贸易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马可·波罗其人是否存在

    马可·波罗学存在的根基是马可·波罗其人,所以肯定论与怀疑论的交锋焦点将矛头集中马可·波罗自身。

    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马可·波罗这个人存在,正如《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那样,马可·波罗是一个威尼斯人,从小就跟随着他的父亲与叔叔一起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待了17年之后,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威尼斯。后来他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之间的战争被俘,在监狱中口述完成他中国旅行的游记。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

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马可·波罗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而是指代丝绸之路上当时的一批东西方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只不过是游记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虚拟人物而已,《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对这些人物当时历险经历的一个汇总。这一观点类似于仓颉造字说法,仓颉可能是文字创造的一类人的代名词,仓颉也可能是将这些文字进行整理归纳的主要贡献人。从创作的角色设计上来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马可·波罗的轰动世界则恰恰证明了游记创作的成功之处。但是,诘难者总能挑出一些让肯定者头疼的问题。

怀疑论者认为:马可·波罗自称蒙军久攻襄阳不下,于是他献出了威力巨大的抛石机,迫使襄阳守将出降。事实是1273年蒙军攻襄阳时,他还在来中国的路上,而献抛石机的自然也不是他,而是波斯的亦思玛因和阿老瓦丁,《元史·方伎传》:

“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天历三年以疾卒。”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


肯定论者: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怀疑论者:《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2、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

据《环球时报》报道,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通过调查认为马可·波罗事实上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他只是将自己所听所闻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如果这一观点得到证实,那么马可·波罗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骗子”。马可·波罗关于其游记中所描述的一些知识,可能是他通过道听途说所得来的“二手故事”,加之通过发挥,足以让人信以为真。在众多质疑声中,当属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伍德的诘难最为致命。

一般而言,人们都会对与习俗相背的东西产生好奇,并产生一定的好奇,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当你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肤色与自己不同人便会格外注意,当你遇到一个身著与周围人不同的人也会引起你的注意。同理,弗朗西斯·伍德认为当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之后,理应让他产生好奇的应该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的筷子,以及妇女的小脚,还有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即使是他在17年之后,这些记忆也不应该忽略。另外,弗朗西斯·伍德还指出在威尼斯的档案中也根本没有提到波罗家族同中国有直接接触。更有甚者,她说:

“在《马可·波罗游记》整个原稿中,只有18个句子用第一人称书写。与其说这是一个人的记述,更像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远东知识资料库。”当我们阅读《马可·波罗游记》时,便能够发现章节之间断断续续,连贯性不是很强,尤其相比于游记类的著作,在这方面确实有些瑕疵。

有一些怀疑论者天真地认为,马可·波罗像当初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或许马克所到达的地方不是中国而误以为是中国,就像哥仑布把美洲新大陆误认作“西印度群岛”一样。《马可·波罗游记》中已经交待得很明确,并且描述了元朝的政治,怀疑论者非要牵强附会这样一种说法,是为黑而黑,像这样的怀疑论者,有理性的人定会分辨黑白。然而,有一些怀疑论者的论点却鞭辟入里,值得我们借鉴。

怀疑论者: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无数学者查阅数十年,没有找到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肯定论者:为反驳史书中没有关于马可·波罗记载的疑问,杨教授皓首穷经,终于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一致,从而可以证明他是到过中国的。但是这是所有史书皓首穷经找到的仅有的一条孤证。并且《马可·波罗游记》说蒙古忽必烈汗因他识海路,让他带领这个使团,把蒙古的公主护送去波斯完婚,而这条孤证中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

怀疑论者:"然而用明朝的史书证实元朝的人物明显让人难以信服,更重要的是:这条记载中和其他史书一样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只能说明此事与他的叙述一致,不过是他讲述尽人皆知的故事(如远征日本和王著行刺)罢了,而不能证明马可-波罗与此事有任何联系,更不能作为他到过中国的直接证据。"(注:北京青年报2004-08-13)

肯定论者:杨志玖先生几乎在他的所有批驳性论文中都提到这条"确凿证据",用它来作为批驳"怀疑论者"的致命武器。这段公文虽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但至少能够说明《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关于他们随从波斯使臣离华回国的内容有着一致的地方。学者们根据这条材料后来还推断出马可·波罗他们由中国泉州从海岛回国的具体时间在1291年初。对于这一条材料,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汉文文献中发现的唯一的有关马可·波罗的间接记录。这也是国内外"肯定论"学者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至少可以用这条材料来抵挡一下"怀疑论"学者的穷追猛打了。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但没有任何一本元朝史书找不到哪怕一条可供考证的记录。包括他自称扬州做官三年,扬州地方志里同样无从考稽。关于马可-波罗自称在扬州做总管三年的谎言,史书和扬州地方志都没有记载。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其时也许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因为他在游记中写到了产盐区长卢、海门和真州,关于盐务的小官是不会记入史籍的。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色目人作为元朝的贵族阶级"二等人",他也自称在扬州地方上担任总管。即使不担任要职,可扬州地方志中明确记载了元代大小官员,包括外国人的详尽名单,仍然没有找到他的记录。

肯定论者:后人将马可-波罗的原话"奉大汗命'居住'扬州三年"误抄成了"奉大汗命'治理'扬州三年"造成了误会。

怀疑论者:仅仅"居住"扬州为何要"奉大汗命",他"居住"扬州三年做什么?而他三年对繁华扬州的印象仅仅是除了出产马饰外"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肯定论者:作为一个商人,他对马饰有特别兴趣,至于其他,是属于记载疏忽。

德国汉学家傅汉思最新研究说明:马可-波罗的确来过中国。该书随后详细阐述了一个至今被学界忽略了的课题,即马可-波罗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详细描述。傅汉思发现在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根本找不到像马可-波罗一样准确而详尽的描述,说明这些独家描述确实来自于他本人的经历。  

3、《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现象是否属实

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如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用鸬鹚捕鱼等等。

怀疑论者:而这些事物在同一时期的波斯商人的游记以及1792年英国马噶尔尼访华回国后游记都有记载。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长城,是因为元长城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况且元长城土木结构并非明长城砖石结构那样引人注目,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

怀疑论者:金人修建的金长城(也叫金界壕)受战乱损坏并不严重。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游遍中国,必然要数次经过长城,不可能视而不见。而同时代的元名臣张德辉曾记载"北上漠北途中,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绝";王恽写道:"恒州西南十里外有北界壕,尚宛然也"。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茶叶是因为蒙古人不喜饮茶,因此马可-波罗对此也无印象。

怀疑论者:忽必烈于1268年开始榷买蜀茶,1275年逐渐榷江南各地之茶,1276年设立常湖等处茶园都提司"采摘茶芽,以供内府";而8~9世纪西域商人苏莱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则明确提到了茶。

肯定论者:关于汉字书法和印刷术,马可-波罗不认识汉字,故对中国汉字书法和印刷术不会做记载。

怀疑论者:然而当他写书的时候,尤其是欧洲处于手抄书本的年代,必然会联想到中国神秘的汉字书法和先进的印刷术,而比他早30年到蒙古的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乞《东游记》却记载了中国的书法和印刷术。

肯定论者:对于筷子、缠足、鸬鹚等等,17年来,马可-波罗只用刀叉,没见过筷子;17年来,他从没见过任何一个缠足的妇女;他是城里人,而不是渔民等等。

怀疑论者:其他外国人如14世纪英国旅行家曼德维尔在《爵士游记》中、1862年退役的英国裕尔上校在《中国和通向中国之路》里,对这些事物都有提及。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游记》也许有过记载,但它成书后经过无数人传抄,也许是传抄中的失误,或者原稿散失。

4、《马可·波罗游记》是否伪作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否伪作?

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马可·波罗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对东方的知识越来越丰富,《马可·波罗游记》中讲的许多事物逐渐被证实,不再被目为荒诞不经的神话了。但还有人对《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直到19世纪初,学术界开始有人站在学者的角度批判此书,并质疑马可·波罗。德国学者徐尔曼是最早提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的论证,认为所谓他在元朝17年的历史完全是荒诞的捏造,为游记而编排拙劣的教会传奇故事,是为了传教士和商人的利益,借以激发感化蒙古人的热情以便到中国通商而创作的。并且说,波罗一家最远不过到达大布哈里亚 (Bucharia) 境内,关于蒙古帝国的情况是从曾到过该地的商人们口中听来的;关于印度、波斯、阿拉伯及埃塞俄比亚的叙述则抄自阿拉伯著作。1965年,德国汉史学家福赫伯则列举了许多疑点,如扬州做官、襄阳献炮等疑点加以印证。1979年,美国学者J.W.Haeger(海格尔)翻检《马可·波罗游记》全文,撰成《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内证中看到问题》一文提出质疑。1982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英国学者C.Clunas(克雷格·克鲁纳斯)《探险家的足迹》的一文,提出四条疑问对波罗到过中国一说提出质疑。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学者也有不少人质疑马可·波罗。不过都是写些短文或在其他论文中附带提及。1995年,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把所有的疑问写成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而成为" 怀疑论者"的代表。

国内"肯定论者"以杨志玖先生为代表。他从40年代起就不断地同国内外的"怀疑论者"进行论战。国外许多学者也认为或承认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其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傅海波、英国的亨利·玉尔和法国的伯希和。在19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一一列举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存在的缺陷和失误。他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缺陷,如根本没有记载任何关于长城、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印刷书籍、中国汉字及其它奇技巧术和怪异风俗等等,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如中国的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死事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失误、攻陷襄阳城等等。但是他没有怀疑过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一事实。德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傅海波曾经说过,"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它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

以前,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法国的东方学家伯希和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为《马可·波罗游记》作了大量的注释,但对马可·波罗书中的疏失也是表示谅解的,基本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面对质疑,值得奇怪的是中国史学家们的态度耐人寻味。国学大师钱穆的回答妙趣横生,或许代表了他们普遍的想法和观点。他说他"宁愿"相信他真的到过中国,因为他对马可-波罗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因此真正对上述质疑"分歧"进行说明和批驳的,也仅有杨志玖教授等寥寥数人。双方利用报纸、电视、著作、学术研讨会等各种手法进行了上百年激烈争辩。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懂蒙古语和汉语,在意大利用法文写成此书,书中很多名称却偏偏采用波斯语,我们注意到,当时来往的商人们以波斯人居多,可以证明游记内容是听来的。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他在元朝打交道也是色目贵族。他本人也是属于色目贵族。所以他不知道中国的很多名称的汉文叫法,只知道波斯语叫法。

5、其他的一些疑点

(1)书中几乎很少提到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也从未提到过他们的生意,没有提到过在中国符合他们身份的任何经商活动,恰恰说明他们没有到过中国,所以经商也无从谈起。

(2)马可-波罗回国时没有携带任何中国特有的东西,威尼斯珍宝馆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其实是十四世纪的德化白瓷,与他毫无关系,而他带回的一些宝石倒是波斯的特产。

(3)书中的叙述描写充满了夸张失实的情节、信口妄说的逸事,其中许多地方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夸张而令人吃惊的。动辄使用"百万"这个词,以至于人们送他"百万先生"的外号加以揶揄和讽刺。

(4)1999年美国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然而旅程同样十分艰辛。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全程网上直播,一万名对马可-波罗深信不疑的网民看过直播后举行投票,65%认为他根本没有到过中国。

四、马可·波罗对于丝绸之路的影响

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就像是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对整个欧洲人的影响非常深远,马可·波罗不仅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带去了欧洲,也将中国的地理、政治、经济等知识传输给欧洲人,例如后来欧洲人航海中使用时所绘制的地图、航海用的指南针,元朝的政治形式,以及中国人所使用的纸币等,这一切都给西方人以醍醐灌顶的洗礼,所以说,马可·波罗是西方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另外,马可·波罗所走的路线,涉猎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大部分,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是继法显、玄奘、义净等人之后,又一个丝绸之路的英雄。今天,尽管人们对马可·波罗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存在诸多怀疑,但是有一点不怀疑者也不可否认的,那就是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游记》对丝绸之路的影响,对整个欧洲世界的影响以及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掉的。

    关于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争议,将会继续下去,无论是肯定论者还是怀疑论者,都是为了遇见最真实的历史,尤其在争论过程中,双方斗智斗勇,所持有的观点与论据,让读者大饱眼福。无论何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提出怎样的疑问,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我们就应该尊重他。(在本文中,引用了多处肯定论与怀疑论的对话,这就是对他们尊重的一个表现)

2018年5月22日11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可波罗的猜想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的论战,你支持谁?
行走丨梦启宏途
马可·波罗纪游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里说,他曾经做过三年的扬州总督?这话您信吗?
有关马可·波罗的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