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名著、名家、名人来指导作文

用名著、名家、名人来指导作文

2012-03-26 09:42:31 点击:26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邓春梅

   名著的范围很广,这里仅指文学名著。阅读名著可以更好地储备写作素材,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可以轻松自如地把名著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或截取或移植,根据作文的具体要求,把握好角度,极易在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因为,你是最了解这部名著的,你的这一篇习作肯定与众不同。十年前的一篇《赤兔之死》曾无数师生折服,个中奥秘即在于此。

   那么如何通过精读名著来写作文呢?

一、要甄选。现在的网络十分便捷,很多出版物受到中学生青睐,但是,大多文章都是应时应景应情之作,风花雪月、标新立异等更是贴上了时尚的标签。很多学生喜欢这种文笔和风格,读得多,花费的时间也多,而对思想的形成和文笔的磨练很难起到作用,所以,还是有选择地阅读名著,回归经典,才是真正的阅读和写作之道。

二、要精读。既然是自己选取的,肯定符合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可以安心、静心、潜心地来阅读它了。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既然是名著,就一定有它丰富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要反复读,仔细读,慢读,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整理素材。比如,一部《红楼梦》有多少内容值得我们品读研究呢?一遍,恐怕还记不住人物;二遍,也只了解梗概;三遍,或能粗略知道一些要义;四遍,能记住金陵十二钗判词吧;五遍,能模糊记忆《好了歌》和《葬花词》就错不了;六遍,方能感知林黛玉的清高。而这时候,你要再选取《红楼梦》写作文,就会令人刮目相看了

三、应常练。“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有了好的写作素材,如果不能熟练运用,也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部名著,思想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什么道理没有?什么角度没有?就看你能不能灵活自如地选取切入。用得多,就会熟练;熟练了,就更灵活。所以,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才是作文备考的上策。最终轻取高分,只不过是精读名著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轻松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名家,顾名思义,即在某一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且广为人知的人。各行各业都有名家,范围太广。我们这里只谈和语文有关的,所以,此处的名家仅指有名的作家或文人他们是时代的精神守望者。从情感倾向来看了,越是近代的越容易引起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是当代的就越容易给人亲却感和时代感。所以,如果要选取的话,我建议还是从当代作家或文人入手。一是具有鲜活性,更容易围绕熟知;二是更有说服力,从而使作文更有感染力。当然也可以选取国外的文人,但是往往因诸多原因,我们难以了解或了解得不深,有时你熟悉而别人却不熟悉,很难取悦阅卷者。

如何选取有影响的作家或文人,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学生远离社会,更不熟悉文坛动态或创作流派。一些当代很有影响的作家,学生并不熟悉,所以,在选取时,有这么几条途径可供大家借鉴。

     一、借助报刊文章。在大家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上,经常会读到一些当代名家的作品,读得久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印象。比如毕淑敏、周国平、余丹、易中天、冯骥才等等,你可以选取你喜欢的一个或几个作家再去重点关注。

二、借助新闻报道。在中国有影响的文学评选如茅盾文学奖,四年一届,广受关注。如

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分别是贾平凹、迟子建、麦家、周大新,那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关注一下这些作家。贾平凹是大家,散文和 小说俱佳,迟子建的作品《泥泞》也曾被选为高考试题文学类阅读文本,麦家和周大新大家不是很熟悉,很有必要去关注一下。

三、借助老师或同学推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一般会做一些相应的扩展。比如,提到中国近代诗歌,冰心、徐志摩、艾青就不可不提;提到当代诗歌,北岛、舒婷、顾城、海子就必不可少;提到散文,鲁迅、朱自清、余光中会被首先提及;提及小说,金庸的武侠、琼瑶的言情也不能不提;而当代风格各异的作家就更多了,描写故土旧事的莫言,坚守精神家园的张承志、张炜,高举文化大旗的余秋雨,提倡先锋体验的马原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名家,都值得熟读。

人所从事的职业或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他取得的成就和名望也就不同。大致说来,所谓名人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商界、艺术、影视、体育等几个领域;从阅读价值、写作积累和读后收益角度来说,每个领域的名人都不分伯仲。选取你喜欢的名人,其实就是你的价值取向,就是你选取的人生榜样和追求的方向。

怎样从名人事迹中提炼写作素材呢?

一、选取要精。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不能过宽涉猎,首先对自己喜爱的人物“下手”,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把这个人物的素材“咬碎”“嚼烂”完全消化掉。

二、反复熟悉积累。如果自己想“移情别恋”,也要等把这个人物的基本情况掌握后再转移。这个过程中,要把所能遇到的有关这个人的资料都记录整理下来,报纸上刊载的,书本中介绍的,网络上搜集的,都要有序地保存下来。反复阅读以后,就会绝对这个人物越来越了解,也就能达到善读的地步了。

三、要精深钻研。如果仅看热闹,只图表面,就像挖井找水,土坑挖了不少,而出水的深井却没有一个。其实,做到精深也不用太刻意钻研。在你积累素材、反复研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思考和感悟,这些感悟和思考很可能就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因为对这个名人的研究程度来说,你就是专家,你些这个人、,作文自然就能“木秀于林”。

其实,这种专项阅读和精深阅读,意义并非仅局限在考场写作一个方面。有些师生追求作文写作的“短平快”,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立竿见影得到一个高分。哪有这么容易呢?作文是一个人的阅读积淀、思维磨砺和语言表达的综合体现,怎能仅仅依靠“快餐”“激素”的方式就能实现呢?这就像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栽培出参天大树一样,所以,阅读的过程,一定是潜心品味、精心揣摩的过程,要慢、要稳、要精、要慎。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艺术触觉和审美细胞慢慢丰富发达,最后才能达到根深叶茂、枝粗花艳的程度。到那时候,不管你写什么文章,都可以临“文”不俱,举重若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写作缺素材?100句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请收藏!
作文写作缺素材?100句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莫言:建议写作从模仿名家开始
孩子语文未来的一半分数都在这件事情上!家长务必引起重视
语文老教师整理:语文作文满分素材大全,汇总名人名言、名著金句
从阅读中选取写作素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