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二十韵》: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语文教学二十韵》: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2015-6-27 23:01:00)滕衍平

已发:《江苏教育研究》2013.5A

 

《语文教学二十韵》: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滕衍平  特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育英锦园实验小学   

      

[ ]

叶圣陶先生写于1962年的《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其几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内容集中地表达了他在阅读、写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该韵文语言平实生动,内涵丰富。重新解读其内涵,发现其价值,对今天重新认知语文学科的性质,指导阅读与习作教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 ]  叶圣陶    语文教学二十韵   阅读教学  习作教学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外来的积极因素,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创作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以下简称《二十韵》)集中地表达了他在阅读、写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重新解读,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依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二十韵》内涵解析

叶圣陶先生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语文教学二十韵》写于1962年,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教育》第6期上。其具体内容是: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

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

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

常谈贡同辈,见浅意殷勤。前途愿共勉,服务于新民。

《二十韵》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语言平实生动,朗朗上口,内涵丰富,易于理解。其内容包含着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方法等。许多读者曾对其进行解读。其中,鲁丁《<语文教学二十韵>浅释》[] 颇具有代表性。笔者试结合此文,对《二十韵》进一步进行解析。这首《二十韵》中,前四韵为总论,意思是说:教学应该有多种方法,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实践,而实践是检验效果的标准。教师对于教材的讲解再详密,学生得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教学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接下来的八韵主要论及阅读教学,意思是说: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不可取。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视精读,并且强调只要我们“潜心会文”,就会达到精读的程度。然后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进行了读书方法的阐述:作者写文章是有情感的线索的,可以称之为“情路”,也是有文章布局谋篇的脉络的,可以称之为“文路”,读者在读书的时候,遵循这样的“路”才可得其真谛,“入其境界”才能抵达与作者同样的感受,真切理解作者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精读时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要推敲其中的字词句段的精妙。文章是沟通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学生沿着它前进,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提升自己的认识修养。掌握了这些方法,还要反复练习并成为习惯,学生的读写技能才会逐渐纯熟。在这八韵中,叶老强调阅读教学注重精读,并且指明了精读的方法,点明了精读要达到的目标。

下面六韵为作文教学方面的论述。操觚,在这里是作文的意思。作文需要说明的问题很多,这里主要说两个方面,一是“需之切”,即要学生充分认识到作文的意义,作文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是现代社会的交流需要。二是“乐其业”,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好的作文需要细心推敲,反复修改。

最后两韵为结束语,是叶老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鼓励我们为培育新时代所需要的新人而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

二、《二十韵》的本质特征

《二十韵》一文主要指向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谈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阅读和写作。因此,学习、研究《二十韵》,对于学习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以及改进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现实的和恒久的意义。

(一)《二十韵》:继承、批判与发展的典范

《二十韵》,一方面源自于叶圣陶先生几十年的教育社会生活实践与思考,另一方面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阅读、作文理念。《二十韵》中的许多观点继承了我国古老的传统教育文化。比如,“教亦多术也”一句见《孟子?告子下》,“运用在乎人”一句与《宋史?岳飞传》中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内涵吻合;叶圣陶先生的“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读书方法,继承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观点。

自然,叶圣陶先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还有批判和发展。比如,他主张“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否定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他认为对于中小学语文学习而言,需要精读。并提出了“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 的观点。这样的批判是需要学术勇气的。

同时,叶老的语文教学思想更有对古代教育论点的丰富和发展。比如,他对于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认为“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好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贵能令(学生)三反,触处自引伸”,学生如果具备了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才会真正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我们今天熟知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主张。这是对语文教学理论的重要补充,是对语文教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二十韵》,其文,是叶老实践出真知的智慧结晶,是语文教学思想之大成;《二十韵》,其创作之历程,是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典范。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语文教育理论做出了榜样。

(二)《二十韵》:真知灼见,历久弥新

《二十韵》写于上世纪60年代,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是否具有意义?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中的一段话语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此言一语中的。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强调读书,过一段时间又转移到了写字,一会儿是变成某种模式,一会儿又标新“XX语文”,应当承认,多年来许多老师在教法的研究上出了很多新形式、新方法,似乎改革的步子从未停止。但是静下心来,我们感到许多老师对语文教学更加茫然起来。因此,我们今天更需要回到语文学习的本源的问题中来。而重新学习语文教学的本真规律——学习《二十韵》,就是回归语文学习的原点,进行本源的思考,就是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我们坚信只有在“本”上深挖掘,才不会盲目地捕风捉影。《二十韵》内容直指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关注读和写的精髓,有教法也有学法,语言朴实易懂,既有理论的指引,又有实践层面的操作。可谓是句句真知灼见,历久弥新。比如,如何潜心会文,那就要从读者和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那就要明确写好作文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解决了内因的问题,才有学生个性的习作。如果只是在技法上翻来覆去,那么学生的作文必然是匠气,很难真正有思想力、有个性的文章产生。

三、《二十韵》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澄明语文课程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遂成“语文”一词。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是争议的问题。吕叔湘先生说“通观圣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老最早提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在课改初期遭遇质疑,是因为大家认为叶圣陶重视语言教学,弱化了人文精神。于是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过于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践证明,此举无疑是虚化了语文,导致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弱化。时至今日,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归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其工具性是不容忽视的,实实在在地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其人文性自然伴随其中。重新审视叶老的所谓“工具论”,对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叶圣陶先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国文是必要工具的一种”“语文是思维工具”“语言是表达、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虽然每次提出这些问题时的现实针对性不尽相同,但一以贯之的是叶圣陶对通过语文培养中国人思维能力的重视。这一命题本身就特别具有人文性,特别地彰显了人文精神[] 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能运用的习惯。语文学科正像桥梁与渡口一样沟通着人们彼此的思想,起到交际的作用。因此,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文理晓畅”和“操觚抒发”的技能——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则“智赡德日新”。也就是说,学生既可以不断地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受到语文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理想情操上的陶冶。这就把语文学科是带有工具性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文”与“道”的统一)等问题说得很清楚了。这是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的 []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细品其中的关键词,正是与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论有颇多吻合的。

(二)阅读、习作与读写联通

1.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这是当前语文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要弄清楚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运用,阅读教学应该归真到如此简约的地步。

首先是理解。理解什么?理解课文的内容、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语言、结构。以前许多老师对于“理解”的认识不够全面,有的认为理解只是内容上的理解,其实,这里的理解除了有“课文写了什么”,还有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如何理解?《二十韵》中叶老明确提出了“潜心会本文”。潜心阅读,静读默思,是理解的途径。语文学习,舍此而无它途。长期以来,语文课上老师习惯“讲”语文,学生习惯“听”语文,这是导致语文教学低效的关键原因。而唯有让学生“潜心”地读文,主动地读书,加强阅读的实践,学生才会学会读书,读有所获。不仅于此,《二十韵》中,也提出了促进“理解”的方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些既有教的策略,也有学的方法。因为,就教师而言,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要能够多重视角看教材。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遵循作者的表达思路研读文本,这样才能够读懂作者表达的情意,读懂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的妙处,形成与作者或编者的共鸣。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潜心会本文”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方法的,“遵路识斯真”,也是学生的读书方法,这自然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在读书方法上着力进行指导。比如,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引导学生学会精读,细读,学会关注文本的脉络,也学会“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逐步养成语文学习的敏感,学会关注字、词、句、段,品味字词的运用之妙,句段落的别具匠心。

其次是运用。阅读教学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议论纷纷,然而热闹过后,学生脑海里的东西所剩无几。老师教过,但学生没有学会。因此,“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些内容既是关于读书方法的“知”,更要把其变成学生的能力。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抵达叶老所说的“贵能令三反,触处能引申”的境地,而由方法到能力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因此,叶老强调关于“行”的建议恰好能够解决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当前的许多教学设计,老师们往往以内容讲授为主线,过分注重自身教学的系统性,一节课,教师教的非常完整,但是细观学生的学习行为,则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牵着走的,非常零散,关于读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甚少。叶老主张,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学设计应该关注的“线”不是教师的教路,而是学生的学路,教学过程沿着学生的读书能力的发展,落实言语实践线,采取板块式的推进,实实在在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运用和训练,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达到“三反”的水平。

2.习作教学的本质追求

1)习作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写作,在今天的众多师生看来,习作的主要目的似乎就是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学生为了分数而练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煞费苦心。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操觚令抒发”,习作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并在1919年《对于小学作教授之意见》中说:“小学生作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功,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叶老看来,作文就是生活的内容之一,是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不需要有高深的玄机。

为此,叶老在《二十韵》中关于习作教学重点表述了两点:“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简要梳理一下就是: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习作是表达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需要。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这正是关乎到习作的本质问题。当前,在许多学生看来,习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作是满足老师的需要,是一种痛苦的作业负担。因此,提起写作就犯难,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不知道如何去写。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策略,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我们知道“倘若一个人缺乏动机,看不出学习活动的意义,不主动地参加学习,那么尽管教师试图教他,仍不可能导致有意义的学习。” []心理学上认为动机一般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激发学生的表达需要,引起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向往。当然,我们还要从“外部动机”入手,改变习作教学的呆板化、程式化的倾向,多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提倡参与式、体验式等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乐于表达”。

2)在“教不了”的地方着力

叶老认为,“操觚令抒发”,需要“多方善诱导”,但是,习作教学究竟教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今天,很多老师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表达倾诉的需要,学生只是在习作技法上做文字游戏,写来写去难以出现真正的作文。因此,叶老在《二十韵》中强调的不是习作技法的传授和训练,而是这样两点:“需之切”与“乐其业”

的确,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而言,究竟什么是可以教的,什么是教不了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明白。近年来,在习作教学方面,老师们研究最多的写作技法问题,学生似乎也掌握了很多的习作技巧,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何使用过度等等。这些“可以教的”的技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千人一面,矫情造作的习作屡见不鲜,然而“立诚最为贵”,我们却很难看到有真正思考和真情实感的文字产生。对于小学生真正的习作水平而言,还有比技法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这是“教不了的”。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要素。如何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呢?叶老在《写作论》引述了杜威一派的见解,认为“思想的起点是实际上的困难,因为要解决这种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的结果,疑难解决了,实际上的活动照常进行;有了这一番思想作用,经验更丰富一些,以后应付疑难境地的本领就更增长一些。思想起于应用,终于运用;思想是运用从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11]因此,思想情感的培养,必然要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验,锻炼。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12]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没有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要培养出有思想个性的人不可能的,要写出有思想见地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习作才会成为他们的需要,表达才可能成为他们的快乐。然而,反思我们今天的校园生活,学生的时间被安排满满,课程被安排满满,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独立性的思考哪里来?创造性的实践哪里来?习作中的真情实感哪里来?叶老一再强调: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问断地向着充实的(生活之)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走在这条路上,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13]所以,我们要有改革的勇气,应该将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在“需之切”与“乐其业” 这些“教不了的”的地方着力,为学生的真正发展服务。

3.阅读与写作联通

《二十韵》中,叶老主要谈及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的事,在叶老的整个教育理论文集中,阅读与写作以及二者的关系是他论述的最多的话题。“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意思是说学生经历了“精读”的历练,明晓了文章的情理,就可以自己要把文章写得畅晓明白,掌握写作的艺术技巧。这分明是在为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并且二者是一个互为补充的过程。可是,要是习作之“术”达到“渐纯”的程度,方法从何而来?能力从何而来?这自然不是仅靠教师的“教”得,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读”得和“悟”得,因为前面强调了“潜心会文”的重要,强调了读书的方法,学生在“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以及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引领下,不仅关注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更读懂了作者为什么写和为何这样写。读为写服务,写促进了更为高效的读。后期,叶圣陶先生为了强调这些主张,还专门撰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这些都在明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在教学中,只将读联系起来,将读写融为一体,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其读写能力才会有真正的提升。

(三)朝着“不需要教”的方向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其语文教学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不需要教”是教学的一种理想境地。“不需要教”,直接受益者是学生,是学生已具备了“触处自引伸”“潜心会本文”等能力。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不需要教”,背后呈现的则是教师“教”的艺术。语文教学如何达到这一境地呢?

首先,教给方法。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唯有方法的学习,才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自主地学习,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奠定。因此,《二十韵》中叶老重点地描述了读书的主要方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语文学习的规律,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有了这些方法的学习与实践,读书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其次,形成能力。知道不等于掌握,学过不等于学会。读书的方法需要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二十韵》的开始部分,叶老就强调了教学的艺术问题,他认为“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而不能仅仅是教课文,如果不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就始终不能摆脱老师这个拐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在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敢于“迂回”。很多时候,课堂上老师只满足于学生读过,自己讲过,但是学生的脑海里往往只是留下了概念,心底依然模糊不清。还以读书为例,当《二十韵》中的这些读书方法学生知道于心,他们是否就会读书了呢?很多时候课文学完,学生依然课文没有读通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并没有关注学生读书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明智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教给方法,反复实践。

最后,好要养成习惯。有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还需要养成习惯,三者必需兼具。叶老说“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知”变为“行”,由“行”再深化“知”,螺旋上升,并形成自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能力,当学生面对所接触的学习材料,能够自觉地,自然地投入学习之中,做到“触处自引申”,这又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我们创设适合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其中,进行语言的积累、迁移、模仿、运用,并不断地进行保持和强化。最终使学生具备思考的习惯、动手的习惯,从而达到 “教学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叶老的《二十韵》是为语文教育理论之经典,常读长新。让我们在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谨记其精髓,躬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不断探寻其中的教育真谛吧。

 





参考文献:

[]鲁丁.语文教学二十韵浅释[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1

[]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66

[]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1

[]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1

[]朱晓进.准确把握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民主.2012.817

[]王兆苍.立诚最为贵 智赡德日新——重读叶老的《语文教学二十韵》[J]. 语文教学通讯. 1981. 0734——35

[]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64

[]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344

[] []江绍伦.邵瑞珍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1

[]叶圣陶.写作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360

[11]叶圣陶.写作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360-361

[12]叶圣陶.写作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359

[13]叶圣陶.写作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636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改实践中的思考——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读书笔记之一
中山在线—张
学生教师论文,为了“不需要教”的“教”
《文心》中的写作思想观及其启示
《语文教学二十韵》翻译及赏析
常谈见远意殷勤——试释语文教学二十韵兼怀叶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