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瓷设计大师张守智:日用瓷要“为人民生活服务”

原标题:日用瓷宗旨还是“为人民生活服务” ——访陶瓷设计大师张守智

张守智工作照

乘风破浪(陶瓷) 张守智

晨曦壶(朱泥) 2005年 张守智 合作者:章燕明、章海元

友谊(陶瓷) 1980年 张守智

在拜访张守智先生之前,先查阅了他的艺术经历,60余载的艺术创作道路亮点颇多:1953年随导师从事“建国瓷”的国宴瓷设计,1955年参与设计国宾馆钓鱼台、外交部使馆的餐饮用瓷,1959年设计并监制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改革开放后设计监制了国庆35周年“国庆瓷”、国务院“紫光阁用瓷”以及新中国成立50年大庆、60年大庆国家用瓷、礼品瓷……作为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学科的带头人,他婉言谢绝人们称呼他为“泰斗”,甚至没有为自己出版过一本专著,只在2013年举办过一次没有剪彩、没有宴会、规模不大的展览。

如今,年届83岁的张守智老骥伏枥,依然坚持陶瓷创作。最近他在潮州松发刚刚设计完成两套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餐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食文化发展得很好,但大家却把美器忘了!五星级餐厅很多,却没有一家拥有成套的五星级餐具。”尽管如此,他坚信,随着人们对陶瓷文化认知度的提高,高附加值的日用陶瓷发展前景广阔。

导师送他尺子和量杯

张守智195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是学院1950年建制后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他的专业老师是鼎鼎大名的祝大年、高庄、郑可、梅健鹰、郑乃衡等先生。入学第3个月,他跟随老师参加周总理下达的1953年“建国瓷”设计的辅助工作和产区监制实习。

1954年,教学与产区相结合,在景德镇艺术瓷恢复工作中,张守智与景德镇艺人共同完成了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即“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展览”的多项创作设计任务。这些经历不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可贵的是坚定了他“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日用瓷设计专业方向。

毕业后,张守智留校做代职研究生,兼任陶瓷科秘书,课题项目为《日用陶瓷设计》。他至今记得确定课题方向时,导师祝大年教授曾交给他参与设计“建国瓷”时用的一把尺子、一个量杯,鼓励他用这组量具继续测量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美食美器”和世界著名品牌餐具的发展变化,对他寄语:“一直量30年,你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日用陶瓷设计教师。”遵照导师指引的方向,张守智整整“量”了60年,“量”出了他设计教学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人生尺度。

教学40余年中,他对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宋瓷、紫砂、民间陶瓷、国际餐具做了专题研究,并在景德镇、唐山、邯郸、佛山、醴陵、宜兴、淄博、龙泉等各瓷区建立教学创作设计基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为产区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

受益于紫砂设计制作

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张守智认为年轻时学习紫砂设计制作技艺让他受益无穷。

他的“日用陶瓷”造型课题也正是从严谨的传统紫砂造型入手,1962年到1965年间,张守智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所,他把明清两代收藏的紫砂壶从库里调出来,测量、绘图。这3年间,他还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著名画家唐云所藏的500多把历代经典壶逐一测绘,通过注水试验、铭文拓片整理分析临摹,探索总结了形体、线条、空间和实体关系的设计规律。

他在创作《曲壶》的过程中,融入了几何学中的蚌壳、蜗牛、渐开线,把艺术创作转化成了数学规律。而“回方”壶的设计,则融入汽车的设计创意,显得它的空间形很具有现代感,并参考了青铜器的造型元素。“蜗牛”壶的造型受几何学的启发,运用了彩陶作为基础。张守智设计的一款朱泥壶《晨曦》,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据他介绍,这款壶的线型灵感来源于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匏壶。“匏壶是一个果实的造型,不是纯粹的几何形,是属于仿生学设计,所以《晨曦》壶的把手、壶嘴与壶的主体的接合是用过渡线、过渡面,就像人体结构,这在建筑和家具设计上叫暗处理,在紫砂造型上叫暗接粘,来源于仿生学,属于有机形态。正是由于紫砂原料具有可塑性好,透水、透气性好的特点,才能使接粘时过渡面非常自然。”

张守智说,朱泥壶是潮州的特色文化,有几百年的历史,名气仅次于宜兴的紫砂壶,一直为岭南地区的人们以及东南亚的华侨所喜爱。“朱泥壶在手工修坯时不是用刀,而是用竹片,宜兴尚没有这种手法,工艺非常细致,壶体轻薄、小巧,壶盖旋转起来比紫砂壶的感觉还好。”

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中去

无论是紫砂还是陶瓷,张守智作品的造型设计都很简练。他常常说:“我的设计是做减法,因为我的专业是日用瓷,这就要求我的设计的东西要量产化,要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中去。所以实用和便于生产是第一要务。”

“我外孙去英国学设计,毕业作品拿回来我们都觉得很好,可只得了60分,英国的老师说,设计得再好不能投产没有用,设计完了马上就能投产才能得高分,我们不是艺术学院培养画家,设计学院就是要投产,要有客户要你的东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也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能结合市场、结合生产。”张守智对记者说。

除了学术教学研究,张守智长期担任国家政府用瓷、出口陶瓷、现代旅馆业用瓷的设计指导工作,常年奔波于各地方的陶瓷产区。用他的话说:“一生至少70%的时间是在工厂里度过的。”

为提高中国当代生活日用陶瓷产品档次与文化艺术含量,张守智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上海陶瓷博览中心设计“晨曦”“神龙”汉光瓷茶具,为潮州松发设计“腾飞”(UFO)咖啡具,为淄博华光与珍内特教授合作设计“和谐2007”茶具,为深圳斯达高瓷艺工作室设计开发了“10+1高峰”茶具,为北京白家大院宫廷官府菜系设计了“帝王宴”“婚宴”“寿宴”珐琅彩中餐具系列产品……这些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陶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水平,诠释了中华饮食“美食美器”的文化内涵。(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守智与紫砂的不解之缘
2018宜兴紫砂壶职称与资料大全——实用干货!想买壶的朋友看过来
中国陶瓷与国外差距巨大
美国洛杉矶的古玩市场-6 日本瓷器
阿拉比亚瓷器
据我所知,至少还没有国外机构或个人,像对中国书画那样对当代瓷一下投入几亿元的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