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在笔先 常青松鹤——沈铨
意在笔先 常青松鹤——沈铨


沈铨是继南宋梁楷、牧溪等禅画在日本产生巨大影响之后,走出国门,以工笔花鸟画震撼东瀛、令国人为之自豪的清代画家。据记载,日本天皇见了沈铨的一幅《百马图》,大悦。几经周折,将其聘往本国授艺。沈铨在长崎侨居3年,培养了一批异国弟子,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沈铨 《蜂猴图》


沈铨生于1682年,约卒子1760年,字衡斋,号南苹。少时家境贫寒,随父学扎纸花等手工艺,至20岁才从事绘画创作。沈铨以花卉、翎毛见长,亦擅仕女。其花鸟画远宗“黄家富贵”,师法吕纪,从明代院体脱颖而出,笔墨工致,设色艳雅,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有《松鹿图》、《凤鹤鸳鸯图》、《柳荫惊禽图》等传世。


沈铨 《松鹤图》


现藏四川省博物馆的《松鹤图》,为绢本设色,纵167.8厘米,横81.1厘米。款识:“乾隆己卯年秋衡斋沈铨法吕指挥笔,时年七十有八。”可见这是沈铨晚年人画俱老之作。画面描绘的是山脚下,两只仙鹤亭亭而立,一只引颈高歌,一只低头觅食。鹤之左右,古松苍郁、寒梅竞放,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沈铨的花鸟画,行笔精致,格调高古,达到了一般画家难以企及的“有声有色”的境界。除得益于精湛的笔墨功夫外,能意在笔先,以意为魂,化法度为活力,故妙得神韵。


一曰“托物寓意”。沈铨笔下的花鸟、走兽,善于将文人画的意趣,与民间艺术融为一体,赋予描绘对象以美好的意蕴,形成清新自然、雅俗共赏的画风。仙鹤作为本图的核心,是画家的“形象代言人”,造型准确,形态生动,展示了画家高超的写生功力。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中,仙鹤体态优美、举止温雅、能歌善舞,历来是君子、贤人的化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禽。图中双鹤,由“岁寒三友”及佛国天竹左右相伴,不仅寄托了画家不趋时流、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而且与吉祥的寓意构成和谐的统一。


二是“章法融意”。沈铨作画能将各种手法与艺术形象融为一体,宛若天成。双鹤的一仰一俯,气韵生动,各异其趣;梅与松的一曲一直,体现了事物的独特个性,又使画面富于变化;花与果的一红一白,上下呼应;岩石间的竹与茅草,以双勾绘之,穿插自然,恰到好处。在画家精心设计的这个大自然舞台上,意态优雅、引颈高歌的仙鹤,无疑是表演最为精彩的主角。观其前景,大片“留白”,虚为无画,实乃“妙境”:观者面对无边天际,“鹤鸣九皋,声震于天”之思油然而生,耳畔犹觉余音缭绕。


三曰“以情酿意”。这幅倾注了画家浓郁情感的《松鹤图》,行笔用墨、皴染设色,无不精心为之,于端庄中见俊逸,绚丽中见滋润。整个画面的笔、墨、色,在画家的激情渲染中浑然一体,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意境悠远,洋溢着鹤鸣泉歌的音乐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沈铨 《松梅双鹤图》花鸟画立轴
沈铨是以工笔花鸟画震撼东瀛的清代画家
传世名画《写生珍禽图》也许是黄筌唯一真迹
清 沈铨作品仙鹤图
益寿延年——历代名家笔下的“长寿鸟”辑录欣赏
清 沈铨作品《仙鹤图》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