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女子的化妆包:梳妆匣



梳妆匣,老百姓俗称“梳头匣子”;因梳妆首先要用镜子,梳妆匣又称“镜匣”,古时亦称“镜奁”,《说文解字》中写作“镜”;又因梳妆时需将镜子支起,故北方人也惯称为“镜支儿”。关于梳妆匣的历代称谓颇多,如汉代,就有“竟检”、“妆具”的叫法。古时用字要避名讳,东汉明帝名“庄”,于是当时的“妆具”又改称“严具”,典籍中便有“宫人陈严具”的记载。至明代,出现了一种叫做“官皮箱”的用具,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官家器具,专供装文件盛官印之用。


梳妆匣现存于世的实物中,传世品较早的可见于明代,出土物较早的可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又以汉墓出土者为多。我国早期的梳妆匣,所用材质多为木胎髹漆,也有藤编或竹苇制者;唐代发现有瓷制品,宋代已有纯木制品;至明便有了用贵重木材如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制作的梳妆匣;清代以降,所用材质基本与明代无异。


梳妆匣的结构,因其用途是容纳化妆用品,故基本都是单元组合的型制,同时化妆主人的阶层身份及化妆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单元数量的多寡。汉代最简单的妆奁只是一枚单只的圆盒。史籍中所载曹操的“妆具”:“……方七八寸,高四寸余,中无鬲(隔)……”,就是不分层,很朴素;豪华的妆奁分为两层,如马王堆1号汉墓的遗册中所称“九子曾(层)检”就是中含9个小奁的双层圆奁,而长沙咸家湖西汉墓出土的长方奁中则有11个小奁,是已知装小奁最多的一例。


在中国的古典家具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高装巨镜的梳妆台,直到清晚期,西风东渐,这种梳妆台的款式才从外国传来。而我们所说的梳妆台,实际只是置于案上的小型梳妆台,也称镜台。它其实还未脱离梳妆匣的大模样,不过是梳妆匣的改型罢了。这种梳妆台更多出现在明代,结构为下面台座,座有两门,门内有大小抽屉若干只;台座上三面有高5厘米左右的雕花栏杆,另一面竖起40厘米左右呈扇形雕花屏风,屏风怀中竖起铜镜;如果摘下铜镜,台座上嫣然是一座精巧的小戏台。这种梳妆台多为硬木制做,形体较大,不易搬动,应为家庭主人或主妇所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彩台座
什么是飘窗?怎样利用飘窗?
10.梳妆台该如何整理
“金屋藏娇”,原来靠这样的梳妆台就够了!
100款精致梳妆台设计
每一个女人都应该有一张精美的梳妆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