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作品

   作品规格:80×50×8MM/每块  共3块

   玉之道在天地人,白玉者天也、乾也,墨玉者地也、坤也,黄玉者人也、仁也。白玉清明谦和、温润内敛;墨玉色泽凝重、内涵深厚;黄玉仁和敦厚、华美内显。三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玉之品德,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一黄二墨三羊脂之说。

   作品选用脂白、墨黑、油黄三色和田美玉精心设计雕琢,作品中融入了秦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璧、螭虎、圭、戈等纹饰。

   玉璧在我国古代是礼天的圣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说文》对璧的解释是“璧,瑞玉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记载,可见玉璧的神圣、祥瑞和价值连城。

   螭虎是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汉以后,螭虎纹使用的更为广泛。史书记载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汉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唐杜甫《壮游》诗:“翠华拥吴岳,螭虎噉豺狼。”宋陈与求《送杜季习游恒山》诗:“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由此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圭是上古时期的重要礼器,王、公、侯、伯执圭,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名“六瑞”。《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同时圭也是礼祀天地四方的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青圭礼东方”。

   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玉戈是作为仪仗器和礼器出现的,象征权利、威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品一面,上部双螭虎拱卫于璧侧,浩然之气缭绕于周身;下部结合戈和圭的造型,似戈而藏锋,若圭而起脊。作品另一面,祥瑞之气充盈其间,以上部的“穿”贯通正背、调和阴阳、融会天地、把握人和。

   白玉喻为阳刚,镌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玉喻阴柔,镌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语出《易经》,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黄玉喻人和,镌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出清代林则徐的名联)。

   以白、墨、黄三色美玉分别代表天、地、人。《黄帝内经·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为天地之精,万物之灵。阴阳相交以育人,人顺阴阳之理,应阴阳之变,通达天地,法乎自然,方为立人之本,合乎君子之风。

   三才者天道、地道、人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为天地所生,“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天道不以天高而大于地,地道不以地广而大于人,人道不以人微而小于天地,故三画皆无差殊。要其至也,混而为一,复于太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玉高洁,墨玉深厚,黄玉仁和。白玉以修身、墨玉以养德、黄玉以自省。子曰:“重积德”。玉者“见于山川地也”。承载山川而不言,包容万物而不争,其德昭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为什么觉得玉这么珍贵
和田玉的种类、鉴别及保养
“聚天地之灵气,养人生之长寿”——玉
天津博物馆“聚赏珍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之三
[转载]2013年国庆天津行之八
古之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