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

                        黄冈市东坡赤壁


      1120日中午参观过陈潭秋故居,离开陈策楼村沿着106国道朝黄冈市区前进,此行目的地是“东坡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尤其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谪居黄州写下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这次南下海南岛选择走鄂东线路,游览“东坡赤壁”是重要内容。

下午150分到达黄冈市内“东坡赤壁”景区,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门额写着东坡赤壁”四个大字。正疑惑景区大门为何这么小时,见旁边有张景区导游


图,从图上看,这是景区的东门,不是正大门,却是到“赤壁”最近的一条线路。导游图旁有篇《东坡赤壁简介》写道:东坡赤壁位于长江之滨的古城黄州西北,因岩石赭赤而屹立如壁,故称“赤壁”,素有“江山如画”的美誉。北宋元丰年间,大文学家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常游赤壁,并写下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清康熙末年﹙1662—1722﹚始更名“东坡赤壁”。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距今约1700多年,后多次重修,现有面积500余亩……。读着这篇简介,方知“赤壁”这处山水名胜只比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稍晚数十年。

景区门票40/人,70岁以上老人免票。进门便是数十级下行的台阶,走到下面的平台上,赭红色岩壁镶有一块石刻,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赤壁”。朝前走是一排上行的台阶,台阶尽头有道券门,门额东坡赤壁”,门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说的


是赤壁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赤壁闻名天下的两大理由。

走过券门,上面是个平台,旁边是一组黛瓦粉墙、飞檐翘角的殿宇,一道月洞门将殿宇的偏间隔在庭院外面,偏间门头挂着一块“留仙阁”匾额。走进室内,墙


上分别嵌有几块石刻,其中一块刻的是《东坡游赤壁图》,另一块刻有范之杰的一首诗《题东坡游赤壁图》;还有一块刻的是道光七年﹙1826年﹚湖北汉黄德道富阳周凯撰写的《苏文忠公塑像记》,其中写道:“黄州之西有山曰赤鼻,江水所经也。宋苏文忠公作前后赤壁赋而山以显黄人因饰公像于中,至今八百余年。湖北汉黄德道富阳周凯覆任黄州视事两月,集黄之士大夫缙绅耆旧,以道光六年腊月十九日祀公于赤壁,见有堂有亭而公像在丙舍不称。有言于侧者曰,昔奉公于堂之东,有祠为佞佛者徙此。周凯曰:呜呼!可赤壁于释氏无关也。前襄阳唐张文贞公祠亦为释氏所据,凯迁浮屠像,复肖像其中,可援为例。……苏公像设,栗主颜,其祠曰苏文忠公祠。岁以腊月十九日佾祀事焉。”看了这段文字,得知两条件信息,一、赤壁原名赤鼻;二、“留仙阁”原名“苏文忠公祠”,曾被鸠占鹊巢,由道员周凯所恢复。还有一块石刻是沈阳英启﹙黄州知府﹚撰、黄冈教谕杨守敬书的《留仙阁记》,文章说到,光绪十年﹙1884年﹚秋天,英启、陈广文、濮文彬、杨茂才等将“二赋堂”东侧之旧屋修葺一新,增塑苏轼像一尊,身着道服,手持洞箫,两边各立侍童。十二月十九日,英启等带上鲜鱼美酒,邀集好友前来庆贺“留仙阁”落成,并为东坡先生祝冥寿。我计算一下,道光六年至光绪十年不足一个花甲,苏文忠公祠已几经兴废,世事沧桑可见一斑。

“留仙阁”中另一块用玻璃罩着的石刻,据说是苏轼撰写的《乳母任氏墓志》,内容:赵郡苏轼子瞻之乳母任氏,名采莲,眉之眉山人。父遂,母李。


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工巧勤俭,至老不衰。乳亡娣八娘与轼,养视轼之子迈、迨、过,皆有恩劳。从轼官于杭、密、徐、湖,谪于黄。元丰三年八月壬寅,卒于黄之临皋亭,享年七十有二。十月壬午,葬于黄之东阜,黄冈县之北。铭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从这块墓志看出,任氏在苏家生活35年,既是苏轼姐姐的保姆,也是苏轼的乳母,后来又帮苏家带苏轼的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一直跟随苏轼身边,72岁时在黄州去世,苏轼专门为乳母写了一篇墓志铭,让后人得知这位出身卑贱,却受到苏家尊敬的任氏女佣。从这块碑志可见苏轼为人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尊母及母。

这块《乳母任氏墓志》是否苏轼所书之原碑,学界颇有争论。在“二赋堂”墙上又见一块石刻,那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月十二日,黄冈人邓琛﹙字献之﹚


撰写的一篇《修苏公乳母任氏墓诗并序》文中记述他考证“乳母任氏墓志”的经过。文章写道:东坡所为《乳母任氏墓志》见于王弇州《续编》,称近有人于黄州土中得之,盖子瞻亲书于石者。孙渊如《环宇访碑录》载,仁和赵晋斋拓本则云:明隆庆间重刻,似弇州所见为原拓,赵氏所得为当时重刻本。兵燹后,原石与隆庆两刻皆不存,不知何人复刻一石,置之郡斋,误解“官于杭”为“官子杭”,缘所据拓本字迹剥蚀,刻者不知文理故耳。或指此石为原石,近时始出土者,未评考也。墓石既移,其墓道遂不可辨。同治初,士民相度其地,立碑志之。光绪十五年,农夫锄地,逼近山麓,忽一碑出,依垄堑壁立,字多漫灭,独“乳母任氏”四字尚存,审是长公笔迹。石坚色黝,亦不类今之制,其为乳母故里冢无疑。爰命工葺,移同治碑石于墓前,并作诗记之。序文后面是邓献之为乳母任氏墓撰写的六首诗,其中有:

世界三千同一尘,断烟残碣辨难真。

谁知野老淞荒垄,犹见元丰字迹新

另一首是:

魂魄休兴蜀国悲,江皋雪水半峨眉。

只今四海传都遍,故物刚存乳母碑

邓献之六首诗后面是黄仁黼写的一篇跋:献之先生黄冈名宿也,性嗜苏诗,与苏公同日生,尝绘《侍苏图》以自娱。黄冈又苏公谪居地,献之嗜苏殆非偶然,仕晋归田,晚主河东讲席。丙戌,余谳狱齐安,遂相知。庚寅来榷,樊交益密,得读所题《苏公乳母任氏墓碑诗》,盖因嗜苏之故而类及其乳母者也。顾所为诗,嵌石墓右,岁久必至剥蚀,献之又于前年归道山,将有人往风微之慨,余恻焉。乃为别叙崖略,锲石墓,移诗此间,上瓦下亭,弃之护之,庶几不朽。且赤壁借苏而传,迁客往来无停迹,游斯地得读献之诗并知任氏墓之所在,则苏公之存,任氏与余之存,献之皆一气所沆瀣,苏公有知,当亦掀髯而笑也。光绪十九年癸已暮春,楚南善化黄仁黼跋。读着这些碑文,似乎苏轼所题原碑已不存,此碑为复制品。

离开“留仙阁”,走进月洞门便是“二赋堂”。有介绍说,二赋堂始建于清


康熙初年,此堂为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堂因纪念苏轼赤壁赋而得名,堂内正中有清人程之桢与民国人李开侁写的二赋大型木壁,二赋堂额有清代李鸿章题写,堂内嵌有杨守敬、徐世昌、程明超等人的书法石刻,堂前楹联为黄兴所题。抬头欣赏这付楹联:“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看了这付楹联,忽然想到武昌起义开始,黄兴并不在武汉,武昌危急之时,黄兴才来到武昌。起义军派人骑着快马扛着“黄兴到!”的大旗跑遍了各个阵地,才把军心稳住。此刻的黄兴何来雅兴到赤壁题联?

走进堂内,正面木屏上写的是一篇《前赤壁赋》,看满壁文字,颜体正楷,方正端庄。落款:同治七年岁次戊辰秋九月,江夏程之桢书。再看两边墙上,一边


镶嵌着落款为水竹屯人﹙徐世昌字﹚书写的前后《赤壁赋》两块石刻,及徐世昌撰写的一付联句: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笛知。另一边墙上镶有邓献之撰、杨守敬书的《修苏公乳母任氏墓诗并序》。木屏背面是黄冈教谕李开侁书的《后赤

壁赋》,并附有一段跋语:
堂壁向刻二赋,而后赋剥落特甚,民国第一庚申﹙1920年﹚,乡人谋所以修葺,赤壁子适承乏斯役,重书此赋壁间,伏思:东坡先生固深于佛理者,前赋境界殊胜,后赋忽忽不逮,宜乎西方,公据之不相应也,然文章固自千古矣!邑人李开侁书并志

走出“二赋堂”,向西穿过一道洞门,门外是“坡仙亭”,那是一间三面砌墙,前面带廊的小屋,“坡仙亭”三字是赵朴初先生所题,门前柱联“山高月小;


露白江空”均出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有介绍说:坡仙亭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曾以“重仙”称誉苏轼,亭由此而得名。亭内镶嵌有苏轼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楷书《满庭芳》、《行香子》、《临江仙》四词,及苏轼自画《月梅画》、《佛寿画》,及历代名人书画石刻20余块。坡

仙亭门前立有一座赭色石块垒成的古塔,虽不甚高大,却也古香古色,颇具禅意。

坡仙亭旁边是“酹江亭”,该亭建在山崖之上,临江而立。站在亭中本可一览江色,然而山下不见长江,唯有一片池塘,池塘对面是道路街坊。大概是随着数百


年岁月的流逝,江岸改变了位置,滔滔长江已向西面移去。

顺着“酹江亭”旁边的台阶下行,在前伸出的一块岩石上建有一座四角方亭,亭额挂着一块“睡仙亭”的横匾。有介绍说:睡仙亭始建于北宋,原名睡足堂,


现亭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亭内原有石床、石枕,相传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躺卧于此,其状若仙,后人改睡足堂为睡仙亭。亭下赤色岩石上嵌有清人钟谷书写的“赤壁”二字石刻。古时江水即在亭下东流

“睡仙亭”右侧还有一排台阶,顺着台阶下行,又是一座四角攒顶的方亭,亭中置有一张石桌,亭额挂着一块“放龟亭”的匾额。有介绍说:东晋﹙317—


420﹚大将毛宝戍守邾城时,其仆人将其买食的白龟在此放于江中,后得善报。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依据史书的记载,在赤壁矶头用白石雕凿一巨大白龟,以彰显善恶有报的往事,亭名由此而得,现亭为清同治七年重修。此处为赤壁矶头,亭下岩石壁立,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即指此处,昔日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

站在“放龟亭”中欣赏过周围的景色,便又回到“留仙阁”门前。然后,朝东登上几级台阶去参观“挹爽楼”。经过一个水池,便是依山崖而建的楼房,下层三间的门头挂着一块“碑阁”的匾额,有介绍说:苏轼书法丰腴跌宕,具天真烂漫


之趣,历来为人所赞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冈知县杨寿昌因景仰同乡先贤苏轼﹙杨寿昌是四川人﹚的书法,委托著名鉴赏家杨守敬择其诗、词、赞、牍手稿精品编成《景苏园帖》六卷,并勒诸于石。1925年,萧耀南以重资购回即将流失海外的全套石刻,一代国宝赖前贤之力得以幸存。《景苏园帖》全套石刻126块,分嵌在此间四壁,阁因此而得名。“碑阁”门前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民国十一年﹙1923﹚黄冈教谕李开侁撰写的《重新黄州赤壁碑记》,碑文称颂东坡文章之妙,文意之深,记述重修赤壁胜景对纪念东坡先生之意义;另一块是李开侁于1925年撰写的《赤壁挹爽楼记》,记述湖北督军萧耀南治鄂期间兴修江河水利,并出资建造“挹爽楼”,收集《景苏园帖》,所刊东坡居士石刻嵌于壁间等事迹。萧耀南1875年生于黄冈,北洋政府时期,历任第25师师长、湖北督军、两湖巡阅使,湖北省省长等职,但是在“二七”大罢工中,是他下令枪杀工人领袖林祥谦,共产党员、大律师施洋。走进“碑阁”本想欣赏一下东坡先生的书法石刻,却见室内已是一家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四壁放着柜台,看不见一块石刻,可能是为保护《景苏园帖》石刻而这样设置的。

走出“碑阁”,两幢楼房中间有一排台阶,拾级而上可达顶层。顶层有两幢建筑,一幢是“挹爽楼”,一幢是“东坡祠”。“挹爽楼”门前挂着一付对联:横江


游赤壁;隔岸望西山,门前挂着一块“游客止步”的牌子;“东坡祠”的匾额落款为“庭坚”,当是北宋书法家王庭坚手迹。门前挂着一付柱联: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只论东坡八诗、赤壁二赋,尚是游戏文章;五年间谪宦栖边,试较量惠州僧饭、儋耳蓑衣,那得此清幽水山。此联由张之洞撰,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书。走进室内,堂上高悬一块“千古风流”的横匾,落款:米芾。堂上端坐一尊苏轼塑

像,两侧有付柱联:
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落款:黎元洪。两侧壁间配享四位北宋文人,分别写有简介: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山东巨野人,少即能文,诗文俱佳,工书尤工于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修水人,开创江西诗派;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著名诗人,江苏人;秦观﹙1049—1100﹚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人。

走出“东坡祠”,登几级台阶,过一道小门便是“栖霞楼”,那是一幢双层双台叠压式楼阁,底层门头悬挂“苏轼传世墨迹陈列”匾额。走进室内,正面墙上挂


有一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木刻,展柜里陈列着几幅苏轼的书法珍品﹙复制品﹚。

到了栖霞阁,上面的景点都游完了。见池塘边有一尊苏轼塑像,便步下台阶来到池塘边,一尊苏轼的石像立于崖边,石像的衣带向身后飘去,活脱是当年东坡先


生立于江边,迎风吟诗的风度。沿着池边绕到赤壁矶对面,回头看,古色古香的建筑依山崖而建,在黄墙绿树掩映下,高低错落,浑然一体。遥想当年东坡先生在此

或登高远望,把酒临风,或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何等的潇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冈赤壁苏公祠的对联,全文共90字,娓娓道来,令人启迪深刻
关于黄冈,你只知道苏轼、密卷和瘟疫?
【联社采珠】赤壁文章万古传 | 黄冈
散文||黄州重游记
苏轼 东坡苏公帖
春季旅游:湖北黄冈五个值得一去的人文景点,喜欢的不要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