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桂林靖江王陵

               桂林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位于桂林东郊之尧山,自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入葬起,前后有11代靖江王及王妃安葬于此,靖江王历代宗室也都附葬于尧山。因此,桂林靖江王陵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

42日上午940分,游览过桂林城中的靖江王府与独秀峰,便驱车朝桂林东郊的靖江王陵驶去。本来只有15分钟的车程,却在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开始以为堵一会就通了,没想到越往前开,路上的车辆越多,直到看见公路两边的公墓区,才想到再过3天是“清明节”了,这么多人都是去扫墓的。大概现代的桂林人也认为靖江王陵风水好,所以都想葬在王陵附近。一个多小时的堵车,让我们见识到了这块风水宝地的魅力。

进入王陵景区,在停车场停好车,下车第一眼见到的是一块石碑,上刻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陵”。旁边广告牌上写着《尧山靖江王陵简介》:尧山位于桂林东郊,距市区15分钟车程。山上森林覆盖,植被茂盛,空气清新,被称作天然氧吧。尧山属南岭山脉向南生发之灵脉,号称“始南原脉”,主峰海拔900多米。层峦叠嶂之山峰,苍烟若浮之雾气,是“山环挡风气不散,有水为界则气止”的风水宝地。树林中掩映着一座座红墙绿瓦的古建筑——明代靖江王陵。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藩国桂林,直到清朝顺治七年止,靖江王共延续了280余年,承袭王位14人,其中有11位靖江王被安葬在尧山。以11位靖江王为中心,周围还附葬了大量靖江王宗亲墓葬,构成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占地面积100余平方公里的墓葬群,被称为“岭南第一陵”。其序列齐全,等级分明,分期明显,遗迹、遗物保存之完整,为明代藩王陵所罕见。靖江王陵现存明代石雕334件,超过已发现的明代帝王陵石雕之总和,被考古学界称为研究明代藩王史的博物馆。

购门票时得知,11座靖江王陵仅一座开放游览,票价30元/人。进入陵区,远远看到一座高大的陵门。陵门为青砖砌筑,黛瓦覆顶,三个拱形门洞,门前立有一对古拙的石狮,中间一座陵门上方挂着“靖江庄简王陵”的匾额。“庄简”是第三代


靖江王朱佑敬的谥号。朱佑敬是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庶长子,明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历洪熙、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六朝,在位58年,是靖江王任期最长的一位藩王。朱佑敬喜读书,尤爱四书五经,爱游览,撰有《游独秀岩记》《独秀岩西洞记》《独秀岩记》等文章。他主持开发了独秀岩西洞﹙今太平岩﹚,将玄武大帝及太岁神请入洞中供奉。朱佑敬的书法、拓印术造诣颇深,他在传统拓印术基础上创“王府秘拓术”。

走过陵门,神道两侧各建有一幢硬山式庑廊,朝西一幢门头挂着“靖江王陵陈列室”横匾,但卷帘门却关着;朝东一幢门头挂着“怡神轩”匾额,门也关着,无法进去参观。

继续朝前走,神道上并列建有三座石桥。有介绍说,此为“十六星桥”,按照古代星象学说,此桥根据墓主的属相、生辰而定。三座石桥虽然并不高大,但桥两


侧都建有青石栏杆,历经六百多年,仍然结构完整,风韵犹存。

走过石桥是一幢单檐歇山式门厅,前廊雕梁画栋,廊前四根红漆大柱,绿色琉璃瓦覆顶,檐下挂着一块“祾恩门”匾额。“祾恩门”前的神道两侧立有石像、石




兽,雕凿粗旷,造型生动。

走过“祾恩门”是一幢更为高大的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覆顶,雕梁画栋,长格木门,富丽堂皇。门头挂着一块“祾恩殿”竖匾。殿内设有靖江王陵巨幅平面图,标明尧山的山川地形,及11座王陵的分布位置;旁边墙上陈列有14位靖江


王的姓名、世系、传承、封爵时间、死后谥号列表;在玻璃柜内还陈列几只墓中出土的青花梅瓶。有介绍说,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的瓷器,因其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名梅瓶。梅瓶最初用于储酒或存放小饰物,因其造型优美而受到人们喜爱,成为皇宫、王府和达官贵人的藏品。靖江王府不仅将梅瓶作为堂上的陈设,还作为随葬品进入墓室。朱佑敬的嫡长孙、第五代靖江王朱规裕就十分喜爱青花梅瓶,他曾得到一对宣德年间的青花梅瓶,生前嘱咐子孙,在他百年之后,要将这对青花梅瓶陪葬于地下。迄今为止,桂林博物馆和靖江王陵博物馆共收藏各式明

代青花梅瓶250多件,使桂林这座本不生产瓷器的城市成为我国“青花梅瓶之都”。

看过“祾恩殿”陈列品走到殿后,看到一座方形封土堆。土堆后面长满高大的松树,坟堆上的杂草经过整修,并无荒僻之感。有介绍说,靖江王陵为双室结构,青砖砌筑,船蓬式穹顶。每个墓室分为前室、后室,前室放墓志,后室置棺椁。墓


壁开九龛,头龛一个,左右墓壁各四龛,均置有随葬品。

封建王朝的藩王制度留给后世无尽的思考。朱元璋实行分封制的本意是“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但因诸王地大权重,弊端逐渐显现。朱元璋去世后,继位者朱允炆采纳齐秦、黄子澄的建议,“诏诸王母得节制文武吏士”,并废除有过失的周、齐、湘、代、岷五王,袭封的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被降为郡王。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反抗,并夺取了皇位。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诸王的爵位,提高了靖江王的待遇,但并没有恢复诸王的军事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诸王逐渐成了坐食俸禄的闲王,不问政事的看客。示棣为了防止诸王夺其皇位,专门制订了一系列藩禁。藩王军政权力全无,甚至连王府也不得随便迈出,只能到王宫后面的花园里散散步,透透空气。同样无所事事的王府官员则四处游玩,或游说王爷、王妃捐建寺庙,博取声名。宗室的地位和俸禄远不如靖江王,而且既不能经商务农,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居住于王府之外,不受不准出城的限制,整天游荡宴饮,以诗画结交朋友,无意间却促成了桂林山水名胜的开发和宣传。明朝灭亡后,靖江王室成员成了清朝的子民,绝大部分成员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其中有一位却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画圣”,他就是石涛和尚。石涛﹙1641—1707﹚,本名朱若极,是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嫡长子。朱亨嘉“监国”失败被杀,年幼的朱若极被人带出王府,逃到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法名元济,又叫苦瓜和尚、大涤子。成年后游历安徽敬亭山、黄山等名山大川,搜尽奇峰异树打草稿,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方面均有深厚造诣,成为清初画坛宗师,对后代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均有重要影响。假如明朝再延续下去,只会多一位靖江王,明代的灭亡却造就了一代声名远播的国画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前盛装美酒死后要它来陪葬 靖江王为何喜爱梅瓶?
2016桂林旅游攻略 篇一:桂林市区篇
桂林靖江王陵
桂林先后出土300多件明代梅瓶,瓶子主人是谁?从何而来?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府及王陵
桂林靖江王陵风水考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