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遂墓

     寻访毛遂墓


 看过薛国故城遗址,听说成语“毛遂自荐”的毛遂墓就在附近。于是,我们便再去寻访毛遂墓。

据介绍,毛遂墓原葬薛国故城北门外。光绪三十四年因修筑津浦铁路,毛遂墓正处铁路线上,于是将墓冢墓碑迁往铁路西侧。1996年,因明代墓碑受风雨剥蚀,几近湮灭,为保护历史文物,滕州市文管局对毛遂墓进行重新修理。我们一路驱车,穿过铁路地道,一路上由阿旺下车问询,几经老乡指点,终于循着一条小路找到了毛遂墓。

我们见毛墓被砖墙围在一个小院中。小院铁门虚掩,无人值守。进入院中,但见毛遂墓由一圈花岗岩石块围起一个圆坟,墓碑上刻的“毛遂之墓”四个大字由中国


书协副主席滕州籍书法家王学仲先生题写。墓前建有一座花岗岩高台,台上立有一枚状如炮弹的雕塑,上面刻有“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几个大字,还有司马迁

《史记》中关于毛遂自荐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的一段记载。开始我们看着这件炮弹状的雕塑疑惑不解,后来看着雕塑上刻的“脱颖而出”几个大字,突然想到,这件

雕塑上细下粗,就是代表铁锥。是最能反映毛遂性格的一件雕塑品。可见雕塑家立意深邃,构思精巧。

毛遂墓园面积不大,化钱不多,但墓、碑俱全,意境深远。使文物得到保护,后世得到教益,是一处不错的历史遗迹。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同往)。平原君曰:“使(假定)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逼着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签订抗秦盟约)。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胜,平原君之名)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气,譬若锥之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竞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中午)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踏着台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说明利害二字就能定啊)。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训斥)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以楚国之众(楚国人多)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商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士兵)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秦将),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楚国都),再战而烧夷陵(楚王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是!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能这样定吗?)”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平原君),次者遂(毛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一位平时寂寂无声,默默无闻的门下客,当国家处于存亡危急关头却能自告奋勇,理直气壮,说服楚王,联合抗秦。这可能是千百年来“毛遂自荐”这则成语广为流传,毛遂其人被世人怀念的主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原君虞卿列传(一)
品读史记(卷76-1):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
M 毛遂自荐
辩士之辩(四)——辩词一泻千里的毛遂
《典谜谭薮》之九
读《史记》: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回怼楚王,歃血定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