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仁宗永昭陵

             巩义宋陵之五 宋仁宗永昭陵


  永昭陵是唯一被巩义市规划成公园的一座宋皇陵。永昭陵位于巩义市郊,是一座开放式的“宋陵公园”,每天都有上千市民前来游园休闲。我们从宋陵公园东大门

进入,公园门前是一个热闹的农贸市场,卖小吃的、蔬果的、杂货的遍地都是。我

们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到园内。公园空地上东一摊,西一拨都是晨练的市民,还

有专供歌唱爱爱好者表演的舞台。


  我们无心观看表演,顺着路边指路的箭头走向皇后陵。皇后陵是一座六、七米高的黄土堆,土堆上长满了灌木,也有人爬到陵上去玩耍。陵前立有石人、石马、石

狮等石雕,顽皮的小孩爬到石马背上去戏闹。熙熙攘攘的,完全没有了皇后陵的威

严。皇后陵左前方有一座绛红色围墙围起来的建筑,有人说这就是永昭陵。我们绕着它走了半圈,看到西侧和朝南的大门都紧闭着。讯问路人,都说永昭陵暂不开放。问其原因,无人能答。我们只得在站在外面照相。

  永昭陵正面的甬道宽而又长,足有三片足球场那么大。两道三阙门楼,足显皇家


气派。然而,永昭陵前面的地形却是前高后低,视线不大开阔。这与陕西看到的汉、唐皇陵居高临下的地形正好相反,不知是何缘故?陵前石刻一应俱全,大都保

存完好。从永昭陵的形制,我们可以想象到其他宋陵,原本一定也是如此规模宏

大,城阙森森,殿宇高耸,气势雄伟。现在大多数宋陵孤零零的被农田包围起来了,确是成了孤家寡人。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但他的出生和当上皇帝还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情节,好多人都知道京剧《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则故事源于元代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民国初年,上海京戏班把它改编为京剧《狸猫换太子》。剧情描述宋真宗赵恒生的5个儿子先后夭折,第一个皇后又去世了,李妃、刘妃相继怀孕。这时,明摆着谁生了儿子就是皇后。刘妃勾结内监郭槐,在李妃临产时用剥了皮的狸猫将李妃生下的儿子换掉,宫女寇珠不忍将小孩掐死,交给宦官陈琳将小孩装在提盒中送到八贤王府扶养。真宗看到李妃生了个怪胎,便将李妃打入冷宫。后来,刘妃也生下个男孩,被立为皇后,不幸儿子长到6岁夭折。真宗只得将八贤王之子收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与李妃相见,母子天性,两人相见,泪痕涟涟。刘皇后得知,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于是,刘后在真宗面前再进谗言,将李后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一死,放李妃出逃陈州。到了陈州李妃历尽艰难,住破窑、讨乞食。后来包拯到陈州查处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得知真情,将李妃偷偷带入宫中与已经当了皇帝的赵祯相见,终于冤情大白。

  戏剧与现实总有差距,但宋真宗确有刘妃和李妃两位贵妃。老赵带我们在游览宋陵时,便在永定陵的右后侧看到一座李妃陵和一座刘妃陵。李妃陵的规模比皇帝陵


小,但石人、石狮、石马排列森然。刘妃陵地势较低,后来淤土逐年抬高,陵前石狮只露出一个头颅在地平线上了。当地人说,一个是刘娘娘的墓,一个是李娘娘的

墓,两个墓相隔不到300米。

  据《宋史》记载,宋仁宗赵祯的生母确是李宸妃,不过按宫中的规矩,李宸妃生下的这个儿子,要过继给刘皇后。赵祯出生前已有5个皇子夭折,李妃生下赵祯后,举宫欢庆。赵祯在9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不过,刘皇后确是一位比较专权的皇后。赵祯13岁登基,刘皇后垂帘听政了11年。赵祯即位之初,除了陪太后例行坐朝听政外,一门心思练习书法,以至后来他的“飞白书”颇有功力。随着年龄的渐长,赵祯开始对专权的刘太后不满。公元1029年,范仲淹上书,请太后撤帘归政,结果被太后出判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接着宋绶上书,被贬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来有林献可、刘涣等人上书,还是被刘太后远贬岭南。赵祯看在眼里,嘴里不说,心中却更加对太后专权不满。直到公元1033年春,刘太后病死,赵祯才真正做起了皇帝。

  宋仁宗时,西北的党项政权迅速崛起,党项首领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并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得西夏迅速强大,成为宋朝西部最大的隐患。公元1039年春,元昊派兵入侵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围攻承平寨,进攻边防重镇延州(今延安)。宋军组织抵抗,结果在延州之战中损失惨重。赵祯不得不起用主战的韩琦和范仲淹等人率兵攻打西夏,才得以收复失地。之后,又经过几次大的战役,消耗了宋朝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答应了西夏提出的“岁赐”,西北边境才罢兵息战。

  庆历三年四月,宋夏局势刚刚缓和,宋仁宗便将范仲淹调回东京,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道主持朝政。当时,北宋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行政效率却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对外作战却常常败绩;百姓负担日趋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大臣担心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在严重的危机面前,宋仁宗多次召见范仲淹等人,要求他们迅速提出改革方案。范仲淹一贯主张改革,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早在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就曾上书朝廷,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即:选择贤明的人作州郡长官,举荐有成绩的人当县令,排除社会上的游散懒惰势力,裁汰冗员并取缔过度侈费,严密选举制度,培育将帅加强边防等。看到仁宗皇帝迫切要求改革,范仲淹更觉责无旁贷,很快呈上了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立即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之后,范仲淹派出得力官员分赴各地考察新政执行情况,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虫被除名,一批真才实干的官员被提拔重用,官府办事效能得到提高,财政、漕运等有所改善,暮气沉沉的北宋政权开始有了起色。朝廷上许多正直的官员纷纷赋诗,赞扬新政。但是,这场改革直接触犯了贵族的既得利益,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对此恨之入骨。他们集结在一起攻击新政,诬蔑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结交朋党,串通宦官不断到宋仁宗面前散布范仲淹的谗言。曾作过西北统帅的夏疎,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指使府中使女天天临摹石介手迹,等到写得与石介的笔迹一模一样时,便伪造出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密信,信中说要废掉仁宗。夏疎到处张扬,诬陷改革派阴谋另立皇帝。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也开始动掏摇了。到庆历五年初,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范仲淹就是在邓县花洲书院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相继被逐出朝廷。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庆历新政终于在权贵的攻击下失败。

  公元1063年,赵祯病死,享年54岁,在位42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这位皇帝,不但受到本国人民的热爱,连邻国人民都热爱,不是唐太宗
北宋皇陵【永昭陵 厚陵】
被低估了的皇帝
永昭陵前看仁宗
探访宋陵之永昭陵:名臣辈出,满朝君子的仁宗时代,前无古人啊
宋仁宗为何能成为千古仁君第一?因他吸取了在位二十年的经验教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