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

                      游陕西唐乾陵

   


 离开苏武纪念馆,我们就来到乾陵。到乾陵,天气已经转晴。远远看去,乾陵象一个睡美人,主峰梁山是头,双乳峰如身,绵延数公里的山麓隐约似腿脚。双乳峰上各建有一座阙楼,高耸挺拔,遥遥相对。我们从南门开车上山,

到了阙楼下,再向山下看时,御道笔直一线,终达天边,乾陵气势,泱泱无

际。

 在八百里秦川的北部边沿,西起梁山,东至金粟山的百余里间,埋葬着唐代的19位皇帝,分布着气势恢弘的18座唐帝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18座唐陵的最西端,陵冢在海拔1047.5米的梁山主峰上。乾陵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埋葬两位皇帝的陵墓。史料记载,乾陵陵园仿长安城修建,陵园分为宫城和外城。墓葬设于宫城中心,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墓葬四周环山筑有城墙,四面均有城门,门上设观,门前筑阙。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皇门,西为西皇门。现在这些都已淹没在黄土荒草之中,难寻踪迹。地上还能看到的是,司马道南端立有华表一对,不过与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不大一样,倒与上次在丹阳看到


的南朝齐梁皇陵的华表差不多。路边立有翼马一对,马身饰以云纹双翼,垂尾、分鬃,腿部均已破残,用水泥修补。从华表向上是一条气势非凡的司马道,道宽二十

多米,全部用长方形花岗岩块石铺筑而成。道路两侧排列石兽和侍卫将军石像。石人像亦称中郎将或翁仲,是侍卫皇帝的将官。史载,“翁仲为阮姓,秦代人,身高丈三,气质威勇。始皇统一中国后,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振匈奴。翁仲死,遂以

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至,见之犹以为生,遂遁去。”后人将帝王陵之石人像称翁仲。

  司马道北端是朱雀门。朱雀门前有两块著名的墓碑。东侧一块是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碑石由七块青石垒叠而成,亦称“七节碑”。碑高6.5米,每边宽1.86米,据说由武则天撰碑文,中宗李显亲书。碑文大意叙述高宗李治的生平史略


和文治武功。西侧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镌成后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吨。碑额有八龙垂挂,碑侧各有升龙图一幅。“无字碑”碑体之大,雕刻之细,不失为历代碑石之巨制。“无字

碑”因其“无字”而著称。其实,我们看到的“无字碑”并非无字。历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多有题刻其上。主要的有:记述金代修复乾陵的题刻。“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响臣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竭陵下,绘象一新,迴廊四起,不胜欣怿。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四日。”还有明弘治进士王尚炯的题诗:无字碑,谁立竖?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结一杯土。唐家余子不足数,于阗(传说无字碑石料采自新疆于阗,今人考证为误传)此意晦终古。明代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王琼的《西征过奉天乾陵有感》:“乾陵世已远,官路雨初晴。碑断诗新刊,时移世自清。羽书呈祥里,黄钺雍车行。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史料记载,“无字碑”共刻有历代题词四十二段,起于北宋,终于明末。明末以后碑身倒地,至1957年维修时扶直,再也未有人题刻。

  在“述圣纪碑”和“无字碑”后面略高一点的台地上,立有不少断头石人。这就是乾陵有名的“六十一宾王石像”。西面32尊,东面29尊,两组石像相向而立。这


是武则天为炫耀盛唐威势,将六十一个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雕刻于朱雀门外,有些石像的背面还刻有国别和姓名。那么,这些石像的头是什么时候被敲掉的呢?有人考证了历代文人题写的与乾陵有关的诗词。明代还有人写“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可见,那时(1368年)石像还未被破坏。而清代(1623年)吴玉的《晚过乾陵》诗就是“鬼磷乱明灭,翁仲纷颠倒。”了。专家推测,乾陵石像很可能是毁于明清之间的战乱。

  六十一宾王石像后面是一排台阶,登上台阶便进入陵园内城。城墙已经荡然无存,唯有一只石狮立于道旁,不失威武雄壮。再向前是乾陵墓碑。墓碑共有两块,


一块是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唐高宗乾陵”。另一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

的“
乾陵——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看来,郭先生是不满意毕巡抚“重男

轻女”的做法,特此补上一碑。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字为善,公元628年生。封建社会皇帝的宝座是世袭制。但是,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他的儿子众多,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呢?皇后生的儿子叫“嫡”,只有嫡子才能优先继承皇位。长孙皇后生有三个儿子,李治的两个哥哥先后都被立为太子,但都因故被废,皇位继承人就轮到李治了。唐太宗起初认为李治生性懦弱,“恐不能守江山”。后来在李治的舅父太尉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时年17岁。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就教李治学习治国安邦的本领。首先教他骑马射箭,由于李治身体虚弱,对这些没有兴趣。太宗还在自己的宫殿旁建一宫苑,让太师、太傅教习他。每次临朝,让李治坐于其侧,目睹耳濡,学习治国安邦的本领。李世民亲征高丽失败,回来后身患重病。李治见状,痛哭不止,用嘴一口一口地把太宗腿上的浓血吸吮出来,日夜侍立床侧。太宗非常感动,说:“吾闻古之孝者,无过于文王,汝能孝爱如此,吾死而无憾。”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年仅23岁的李治当上了皇帝。高宗即位之初,尚能礼贤下士,诚心纳谏,国家一派升平景象。高宗即位不久便将原本是太宗的妃子,太宗去世后削发为尼的武媚娘接入宫中。武媚娘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很快升为昭仪。后来竟掐死自己亲生女儿,陷害王皇后,致王皇后被废,得宠高宗,被立为皇后。自显庆(656年)以后,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群臣奏事,有意让武后决断。武后生性聪慧机敏,又涉猎文史,处理政事使高宗很满意。这样她就逐渐拥有了朝政实权。武后有了实权,便提拔亲信,壮大自己的势力。以李义府为右相,许敬宗为太子少师。有这两个心腹为左右相,武后的权势日渐增长,对高宗形成威胁。高宗当然不愿受其威胁,借李义府与杜元纪微服出城,观古冢,望候气之事,以“阴有异图”之罪将其革职。李义府的被革增加了武后的怨恨,便加强了对高宗的控制。高宗颇多怨恨,与近臣上官仪商量对策,上官仪建议将武后废掉。高宗让上官仪起草诏书,不料此事被武后知道,上官仪被杀。从此以后,高宗临朝,武后垂帘于后。“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皆出后口,天子形同虚设。”群臣朝谒,万方奏表,呼为“二圣”,这就是唐史上的“二圣临朝”。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病逝于洛阳贞观殿,享年56岁。太子李显(武后子)在灵柩前即位,时年27岁,尊母后为“则天皇太后”。之后,中宗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实权依旧掌握在武后手里。从麟德元年(664年)到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从当皇后到独揽大权,已近二十个春秋。武则天杀太子弘,废太子贤,踏着李唐王族的尸体,已到皇位的边缘。高宗死后,武则天以李显无能,废中宗为庐陵王,让四子李旦即位。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朝廷大小事情皆由她亲自处理。武则天要扫除她登上皇位的一切障碍,便要更有力地打击政敌。于是大开告密之门。凡告密者,任何人都不能阻拦。外地人来京告密,官府给予马匹和住宿方便,沿途以五品官待遇供给。揭发属实,升官给职;揭发失实,不予追究。告密之门一开,大臣们人人自危。胡人索元礼,因告密有功,升为游击将军。武则天还命他审判制狱,胡极端残暴,审判一个必牵连几十或几百人。武则天几次召见并加以赏赐。因而有心地险恶之人,如周兴、来俊臣、万国俊、薛季昶、侯思止、王弘义之流向索元礼学习,居然个个都升了官。史载:酷吏“周兴、索元礼所杀各数千家,来俊臣破干家。”自武则天临朝称制以来。李唐宗室被诛戮者数百人。除李显、李旦和他们的子女尚能保全外,其余的被杀,或自杀,子孙和亲属流放岭南。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内侄武承嗣暗使人在石头上凿了“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宇,然后叫唐同泰奉表献上,称获之洛水。二月,武则天举行盛大的“拜洛受图”仪式,表示她“受命于天”。同时,给自己加了个“圣母神皇”尊号。天授元年(690年)洛阳魏国寺法明和尚,利用武则天要称帝的野心。作《大云经疏》献上。“经疏”中牵强附会地说武则天是净光天女下凡,佛让她代替李唐作皇帝。侍御史傅游艺带领关中900余人站在皇宫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武则天假装不同意,却又提升傅游艺为给事中。此后,文武百官及李唐宗室、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等各界人土6万余人签名请愿,要求皇帝改李姓为武姓,改唐为周。同年九月,武则天表示同意皇帝李旦和百官之请,穿上龙袍,登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尊号“圣神皇帝”,以李旦为继承人,赐武姓。从此,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时年67岁。

  武则天正式登基皇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注意选贤举能,    广开言路,用人不计门第,不欺无名,不避仇怨。武则天还效法唐太宗,让群臣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武则要宰相狄仁杰推荐将相人才。狄推荐张柬之。之后,武又要狄仁杰推荐贤才。狄说:“前次推荐的张柬之,还没见用呀!”武则天说“已经任命为司马了!”狄说:“张柬之可以当宰相。”之后,张柬之被提升为宰相。武则天当政时期,还用了不少有才能而正直的人,诸如郝处俊、杜景俭、徐有功、魏玄同、魏元忠、姚崇、裴行俭、娄师德、王孝杰、唐休、宋景、狄仁杰、王及善、朱敬则等,都是当时有才能的文武大臣,且不趋炎附势,为人正派,敢于直谏。史家评论说:“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用之。

   武则天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享受着人间一切的荣华和快乐。宫娥彩女,离宫别苑,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此外,还招纳多名男宠。而男宠常常仗着她的势力,威倾朝野,胡作非为。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叫冯小宝,曾削发为僧,法名“怀义”。因家境贫寒,武下令与自己的女婿薛绍合族,改名薛怀义。并命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后任命他为洛阳白马寺主持。万岁元年(695年),武则天又相中了御医沈南谬。后来,见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轻漂亮,招入宫中,成了日夜不离的男宠。昌宗任散骑常侍,易之任司卫少卿。每次宫中宴会,张氏兄弟都坐在武则天的左右。

   武则天到了耄耋之年,也想到了让位,让给谁呢?这是她晚年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宰相狄仁杰说:“高宗以二子托付陛下,陛下想把皇位交给他人,试问姑侄与母子哪个最亲?如果陛下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则陛下百年之后,还在李家庙内享受祭祀。”狄仁杰更劝武则天召卢陵王李显还朝。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以卢陵王有病为由,召卢陵王李显回京,立为太子,李旦仍为相王。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崔玄晾、桓彦范等率领羽林军至玄武门。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给李显。武则天退位以后,由长生殿搬进上阳宫,李显尊其为“则天大圣皇帝”。神龙元年(705年)11月,武则天病死在洛阳上阳宫,享年82岁。死前诏令去掉皇帝称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赦免前皇后王氏和淑妃萧氏家族,及褚遂良、韩瑗、郝处俊和柳奭等人的亲属。神龙二(706年)5月武则天灵枢由洛阳运至陕西乾陵,重新挖开地宫隧道,与高宗合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则天·无字碑·千秋功罪任评说(一)(二)
武则天:书法女王
武则天与无字碑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皇帝的合葬陵--乾陵
咸阳 乾陵【唐高宗李治.武则天】【高清大图】
唐朝高宗李治的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