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古典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2016古典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真题

1、(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题: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2、(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问题: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二、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概说

(一)表现手法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

1)描写手法:

白描、渲染、烘托、虚实结合、衬托、对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等

2)描写角度:

角度可以分为感官角度和方位角度两种。

①感官角度主要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②方位角度只要是指远、近、高、低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双关、互文、用典、设问、反问、象征

4)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2、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①以乐景衬哀情: ②以乐景衬乐情:③以哀景衬乐情: ④以哀景衬哀情: 

B、情景交融

3、托物言志

4、借古讽今

(二)常见提问方式

 1、提问常式: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②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XXX的角度进行赏析。

③对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赏析XXX

2、提问变式:

①请赏析XXX的写景艺术

②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果?

④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三)答题步骤

1)运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怎样运用这种手法

3)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塑造了什么形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等

【小结】1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2、注意点:

①有些表现手法变体的考查,要灵活对待,怎么问,怎么答,不要拘泥上述步骤。

②表现手法概述类题目,只需列举出手法,简单举例即可。

1、(2010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仍:又。

问题: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参考答案:①“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②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③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2010全国 I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①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②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③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3、(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中苏家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答案】

 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三、巩固练习

 

1、(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题: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答:                                                                        

                                                                                  

2、(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题: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答:                                                                        

                                                                                  

3、(2010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问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请概述?

答:                                                                        

                                                                                  

5、(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问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答:                                                                        

                                                                                  

6、(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题: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7、(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                                                                        

                                                                                   

8、(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问题: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                                                                        

                                                                                  

9、(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10、(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问题: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                                                                        

                                                                                  

1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                                                                        

                                                                                  

12、(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13、(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问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                                                                        

                                                                                  

14、(2013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  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问题: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答:                                                                        

                                                                                  

15、(2013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问题:“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6、(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问题: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答:                                                                        

                                                                                  

17、(2014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问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②听觉上,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视觉上,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 ③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2、【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4、【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5、【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6、【答案】①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②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7、【答案】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8、【答案】①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②将“桃李”作人来写,笑与愁对比。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 ③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9、【答案】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0、【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11、【答案】①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②写出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③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12、【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②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 ③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13、【答案】①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 ②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14、【答案】①本词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②“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③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15、【答案】①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②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16、【答案】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17、【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面高考】:诗词鉴赏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2
(1)高考备考:如何准确判断古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赏析,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
古诗词鉴赏训练
诗歌形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