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情逸致】趣联共欣赏(二)

                                   趣联共欣赏(二)

    据传,宋朝名士、大文豪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一位知名才女,才学超群,聪慧过人,一点也不亚于乃兄。当时慕名前来求亲的人很多,小妹从阅看各人呈上的文字中相中了秦观(秦少游)。那秦少游亦是高才,属于满腹经纶、眼空一世的人物,他听说小妹的容貌不扬,便想找机会前去看个究竟。于是打听到小妹在某日要去岳庙进香,决定届时改换衣装,去庙里觑个分晓。是日,秦少游打扮成游方道人模样,一大早就走到庙中等候。果然见到了苏小妹,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悠闲,全无俗韵。放下心后,又想试探小妹才调。便跟踪而去,并故意与小妹相遇,打个问讯:“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意为向她化缘。苏小妹应声答曰:“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少游再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一边走,一边答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秦少游跟到轿前,又问讯云:“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苏小妹随口又答云:“风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如此应答如流,自然才情飞扬,这场亲事便水到渠成。新婚之夜,还传出“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一段佳话。

   这秦、苏二人相遇时的一番问答,三个回合,居然就是三副妙趣横生且符合联律的对联,两人均是信口而出,率性而为,却又合景合情,贴切自然,令人赞叹之余,分明感到有一种美的享受。其事情是否真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联在我国的确是一种非常普及而且特别大众化的文学形式,其应用相当广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作交往、交谈的一种工具;第二,对联的内容可雅可俗,可庄可谐,而且创作对联的具体方式常常是:一人出上联,一人或数人对下联,如果是“征联”的话,还可能是成百上千(万)的人应答下联。所以,人们见到的对联当中,就有不少是属于应答联,如根据内容的雅俗、庄谐而言,应答联中又有不少属于戏答联,归于谐谑类别。像上面苏小妹的回答虽然是一本正经,出自真心实情,但也应视为戏答联。

   谐谑类的对联无疑都属于趣联,因为此类对联的内容显得诙谐、戏谑,甚至表现出冷幽默、黑色幽默;如若是应答联,则大都属于戏答,即利用对联相互戏谑、讽刺、嘲笑或进行比试。当然,这种比试一般都在彼此不伤感情的原则之下,虽然常有炫耀自己或不甘示弱的用意,也未必非要争出个优劣高下不可,总之无伤大雅;而这种讽刺、嘲笑亦与前篇文章所讲的讽刺有本质的区别,那种讽刺是站在与所指对象根本对立的立场上,出于真正的愤怒和愤慨;这里的讽刺却不存在伤害对方的目的,是友好圈子里惯常有的善意嘲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体现出几分戏弄而已。但这样一来,比用一般语言表达得更充分、更形象,还平添许多趣味,从而其欣赏价值更大。这也就是人们特别喜爱这类对联的主要原因,更是大家特别喜爱这样做对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选录了若干他人的戏答类对联作品,以与各位一块进行赏析。

(一)、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明代一曹姓尚书与解缙对答。

(二)、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雄雌总姓乌。——清朝某地有一个鄔姓秀才与一位年轻翰林路遇,按规矩应该称对方为“老先生”,可鄔秀才只呼叫先生,翰林不悦,严加斥责。秀才见此,乃出上联讽之,年轻翰林知其姓鄔,遂以下联予以反击。“乌”谐“鄔”。

(三)、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宋朝苏东坡有一好友佛印和尚,与苏家关系非常密切。此联是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相互戏谑,佛印出句,苏小妹对句。

(四)、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孙中山留学归国,途经武昌,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送上“学者孙文拜见之洞兄”的名帖,张之洞随即写了上联,孙中山莞尔一笑,请门官呈上下联,张之洞见了暗暗吃惊,急令门官迎接这位不可小觑的读书人。

(五)、门外马嘶,嘶马腹中少料;堂前犬吠,吠犬眼内无珠。——旧时一游士去富豪家讲学,主人拒不开门,出上联想难住游士,游士见堂前犬吠,及时对出下联。此联拟可送给当今那些学问浅薄却又自命不凡、专好夸夸其谈之辈。

(六)、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明代著名文人、“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到江西就职督学,地方上的秀才均来拜会,其中一衣裳褴褛、蓬头垢面者竟与自己姓名相同。李梦阳出上联奚落之,将东周列国时期某小国丞相蔺相如和西汉蜀中风流才子司马相如拉在一起,以示比较。秀才不示弱,也借两位古人名答出下联,予以有力反击,令督学大失体面。

(七)、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成都市有一座望江楼,唐朝女诗人薛涛曾住此,出此上联;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名叫李吉玉的人在城北珠市坝散步,见到一口井,有石碑刻“古印月井”四字,触景生情,答出下联。

(八)、桥中有荞,风吹荞动桥不动;桑上加霜,日晒霜溶桑不溶。——某有钱人家出上联择女婿,某书生对出下联,成为乘龙快婿。

(九)、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乾隆皇帝在两名并列前茅的考生中出上联复试,联中五个字的偏旁分别为“金木水火土”,结果其中一考生对出下联,同样是“金木水火土”的偏旁,于是胜出。

(十)、座客何来,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莫问,借一管春风词笔,点染扬州。——清朝进士吴细麟到扬州讲学,因酒兴大发,进一酒店喝了几杯,付账时方知身无分文。店主亦雅士,出上联,乞以诗联付账,吴以下联付之。

(十一)、两碟豆;一瓯油。——某日,乾隆皇帝与文官纪晓岚进酒店饮酒,乾隆出上联,纪对下联。未几,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随即应道:“我念的是——一鴎游。”乾隆马上又改口:“我念的是——林间两蝶斗;”纪又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念的是——水上一鴎游。”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也就一笑了之。

(十二)、头上癞,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痒越抓,越抓越痒;世间人,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先生先死,先死先生。——某塾师出上联嘲笑头癞的人,王安石见到后不平,以下联讽之。

   再说一个民间传说:旧时有一先生在某人家作西席,学生较笨,却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姐姐,很让先生心仪。此先生比较懒惰,常常出联要学生对,一想几天,他便乐得四处逍遥。一日先生外出,给了学生一个上联: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学生怎么也对不出来,寝食不安。姐姐便代为对出:无人共枕,枉费一片痴心。先生回来后看到,知是姐姐所为,又出一联,想难住其姐:纸上画龙龙不动;姐姐又对下联:鬓边插凤凤难飞。先生见小姐几次代笔,并认为所写的下联似乎有某种含意。因从前结婚要彩色绫子,三尺给新郎,三尺给新娘,便再出上联进行试探:六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姐姐看后,又回下联:一床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先生以为小姐在暗暗表示爱意,很高兴,急于想见面商谈大事,立即写出上联: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小姐速回下联:山高水深,劝渔人及早回头。先生看后,回联解释:竹本无心,节外又生枝叶;小姐回联:藕虽有眼,心中不染垢尘。先生看后,以为还有争取的可能,又出一联:桃梅李杏,这鲜花缘何迟放?小姐见先生如此不知好歹,生气地回了下联:稻麦黍稷,此杂种哪是先生。至此,先生才彻底死心,不再纠缠。这个故事无啥意思,但其中的联语很有趣味,值得用心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楹联故事集锦
能让人脸红脖子粗的对联,且看苏小妹怎么应对
包含在对联里的有趣问答
经典趣味对联大全
才女上联“山洞里面一口水”,秀才下联精妙无比
千古绝对!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堪称精辟无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