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话成语:连中三元

【释义】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亦泛指接连三次得中头名。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摘下文曲星君与冯商为子,连中三元,官封五世。”

【例句】科举取士历经千余年,可获得“连中三元”称号的不过十几人,可谓凤毛麟角。

◎“连中三元”中的“三元”具体指的是什么?

先说乡试,乡试是由科举生员参加的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主考官由皇帝钦派,乡试录取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再说会试和殿试,这两场考试属于中央考试,在乡试的次年举行。会试考三场,每场三天,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会试后贡士再参加由皇帝亲临的殿试,试期一天,殿试取三甲,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为状元。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图解“科举”(仅供参考)

◎唐诗里的科举百态

【备考】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举前将自己的诗作《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呈现给张籍,这类诗被称为“行卷诗”。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可见其用心良苦。

【中举】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广为后人传诵。诗作写于孟郊第三次赴京科考,这年他已46岁,放榜之日,他终于榜上有名,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平生第一首快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落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可有谁知道这是他科举落榜之后写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伤感和凄苦。从长安到苏州,千里路程也消散不尽他的落第之悲。

因祸得福的包谊

唐末举子包谊才学不错,因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发誓不让包谊考中,第一场考试过后,刘太真想第二场考试再将包谊黜退,让他多高兴会儿。第二场考试后,刘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场,想让他再高兴一会儿。第三场考试后刘太真没再录取包谊,他拿着录取的名单去找宰相。时值“朱泚(cǐ)之乱”不久,名单中有个姓朱的,宰相不高兴,让刘太真换人。惊惶之下,刘太真已经想不起其他举子的名字,只记得包谊,结果包谊高中。

这次编者不多说了,请大家看图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中三元”的由来
连中三元
古代名人的科举故事,...
古代考试趣闻
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2020年高考来了,细数与古代“高考”相关的俗语,祝“金榜题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