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语成谶的巧合

   ——参阅百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本人元月31日发博文《意外的惊喜——记一次知青点活动》中写到:“五代后蜀主孟昶(音:chǎng)在寝室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副对联有一个一语成谶的故事,现补记如下。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这样看来,此联只不过是迎春祈福之辞,没有什么新意。严格说来,此联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对联,即首创春联,更不是因为它艺术水平高,而是宋朝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占领、统一了后蜀,将后蜀主孟昶等掳走,同时委任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后蜀都城)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已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难道孟昶亡国投降赵匡胤前一年就预见到吕余庆将做成都地方长官,方写春联“纳余庆”?难道孟昶预见到自己会被赵匡胤灭国而痛哭,方写春联“号长春”?——这种情况与对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呢?冥冥之中是一语成谶了吗?留下无限遐思,今已不可考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皇帝写了第一幅春联,竟蕴含亡国之兆,其中玄机你绝对想不到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话真的不能乱说?细思极恐!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那些一语成谶!
此联曾是现存最早的春联,却是一句谶言,预言了后蜀国的灭亡
成都对联最早是哪一副?
历史上一副神预言春联,上下联完全对应后面历史,神奇又可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