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的丈夫咋死的?苏轼、郑成功也是这么去世的,多数人不知道

炎炎夏日,当我们沐浴着室内空调的舒适冷气,会情不自禁地遥想当年,没有电器这种科技发展的产物,我们的老祖宗们是怎么样度过炎热夏季的?

当然,我们不能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不信你看:唐宋时期,夏季已经盛行“冰棍”和“冷饮”;唐代的“半袖装”,轻薄时尚,风靡一时。更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古代也是有“空调房”的。

看过《甄嬛传》的大家,肯定对冰块放入瓷缸放进房间以降低室温的场景并不陌生,那时候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作“窟室”,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每到酷夏时节,贵族们并在“窟室”这种考究的地下室里饮酒作乐。时至汉代,皇宫里就出现了冬季称为“温调殿”,夏季称为“清凉殿”的冬夏两用“空调房”。每到夏天,清凉殿内并如同寒霜,汉武帝刘彻可谓十分享受。

而唐代,长安地位较高的大臣 纷纷在自家搭建了“空调房”,他们称作“含凉殿”,殿内有相当于今日空调扇的“扇车”。基于机械原理的“扇车”,据传是东罗马帝国的舶来品,相当于那时从国外进口的“空调”。

到了明清时期,皇宫房间内已经出现了可移动的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便于排出冷气调温,中间还可以储存西瓜、冷饮等消暑食物。这种类似于冰箱的“冷柜”后来也风靡民间,还出现称为“洋桶”的进口货,真可谓是那个时代的“高档家电”啊!

在有冷气的室内里呆习惯了,人们越来越不乐意出门去迎接热浪,因为高温往往容易让人中暑。人说来也脆弱,中暑你别看是小病,在古代,很多知名的牛逼 人物,就是被“热”死的,小编随便说几个人物,大家都认识。

我们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就是大热天舟车劳顿,在暑热中离世的。当时苏轼在遥远的海南岛,刚好碰上宋徽宗上台,怜惜他的才华后批准苏轼北归。当时东坡先生已经垂垂老矣,身体不能抵挡旅途的暑热袭击,在无有效抢救措施之下抱憾而终。

被“热”死的不仅有一代文豪,也有大名鼎鼎的武将英雄。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在福建沿海三次出兵抗清取得胜利,并且收复了时为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然而这么一个战功卓著的武力超群的 将领,却在一年后英年早逝。

据当时李光地的《榕村语录续集》记载,郑成功的死是因为突发了不适。当时,一个叫马信的亲随找来医生为郑成功治疗,医生诊断为天热中暑,于是“投以凉剂,是晚而殂”。

郑成功去世时正是夏至前后,因此中暑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然而关于其死因,历史上颇多质疑与争论。此外,还有在加官仪式中暑身亡的伏湛、为养家糊口在赴任途中中暑病倒的李清照之夫赵明诚,都是死在小小的“暑热“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应该对夏天的暑热之患进行预防和有效救治。(文/慕枫歌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弃|古人避暑也分三六九等,富人避暑方法多,穷人热死也活该
乾道生活馆 | 三伏天到!看看古人避暑的黑科技,逆天啊!
揭秘古代如何避暑:女人竟穿袒胸装和开裆裤
图解:炎炎夏日,10个空调使用小窍门,省电又健康!
古人伏天战高温的手段
夏天最怕的不是暑热,不是湿气,而是这个!(理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