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红楼人物以典故入名透书香

作者:文哲的博客

 

 

 中国人取名爱用典,或取自文献典籍,或取自诗文韵语,或取自风俗传说,这样取出的名字既典雅别致,又厚重凝练,透着浓郁的书香气。因此,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命名都是用了典的,所不同的是,有些用典的出处,书中直接告诉了我们,有些则是经专家考证出来的。


    先说直接点明出处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直接点明出处的有三位:即袭人、宝玉和宝钗。

    袭人:  典出宋·陆游七言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句。第三回:在介绍袭人时说道:袭人姓花,本名珍珠。“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第二十三回:宝玉在回答贾政问话时解释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经查该句出自陆游《村居书喜》诗:“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曹公改“骤”为“昼”,多有不解,有人认为是依据陆诗其它版本的,有人认为是记忆错误,其实,我到认为这是曹公有意改之,是言袭人“温柔和顺”,知冷知热,会体贴人之意。读《红楼》者,多有责备袭人“奸”“猾”的,其实,她亦有“贤”的一面,故曹公称其为“贤袭人”。“知昼暖”,还不贤吗?

    宝玉:  典出唐·岑嘉州五言律“此乡多宝玉”句。第六十二回: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你怎么倒忘了?”岑嘉州即唐·岑参,其诗名《送杨瑗(一作“张子”)尉南海》:“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远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纵观全诗,与宝玉似无明显的联系,但最后一句“慎莫厌清贫”倒像是谶语,预示了宝玉最终从繁华富贵走向败落清贫的结局。

    宝钗:  典出唐·李义山七绝诗“宝钗无日不生尘”句。第六十二回,香菱道:“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的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李义山即李商隐,其诗名《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此诗中“残花啼露”,“掩关”“独梦”,“宝钗”“生尘”,倒像“金玉”完婚、宝玉出走后之景象。“金簪雪里埋”,与“宝钗无日不生尘”是一样的结局。此名出处由香菱说出,香菱乃薛家之婢女,与宝钗友善,香菱之名乃宝钗所取,宝钗之名的出处又借香菱之口说出,真是巧妙!

    上面说的三位,都是由书中直接点出姓名出处的,下面再说说书中未点明出处,而是由专家“考证”出来出处的。

    甄士隐:  第一回说他“姓甄,名费,字士隐。”此名典出《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句。通常人们总是望文生义,认为此名是废掉入世想法走归隐之路的意思。其实,我倒觉得它另有深意存焉。在这里“费”,并非“废掉之意”,原意指君子之道“用之广也”,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隐”也非退隐之意,而是指君子之道“体之微也”,即“不见不闻之谓也。”《中庸》进一步解释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意思是说,君子之道,近自夫妇居室之间,远则充塞天地宇宙,其理深邃,非耳目所能及,只有通过体悟,才能得其所以然。甄士隐其名其字其号连出于此,是不是暗含着他由小悟大,由家庭变故等屑小之事,悟到世事无常,最终归入空门的意思呢?

    贾雨村:  第一回介绍他说:“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典出《孟子·尽心下》:“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句。古人注曰:“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贾雨村名、字、号皆出于此,表明了他渴望及时之雨的滋润,能够迅速飞黄腾达的迫切心情。这与甄士隐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一回中贾雨村写有一幅对子,其下联是:“钗于奁内待时飞。”有专家认为这里“钗”指宝钗,“时飞”乃雨村之号,对联暗示着二人后来的一段姻缘。这种猜测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且先不管它,但宝钗与雨村在抱负上确实有相似之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心态与贾雨村多么一样啊。

    黛玉  《红楼梦》第三回,写黛玉初入贾府,宝玉为其取字曰:“颦颦”,并说取典于《古今人物通考》中:“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句。经专家考证,此书确如探春所云,乃宝玉杜撰。那么,黛玉之名取典于何处呢?清·周春认为取自白香山的咏新柳句:“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麴尘。”今人胡文彬先生则认为取自晏几道的《虞美人》词:“飞花自有牵情处,不向枝边坠。随风飘荡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楼中翠黛含春怨,闲以栏杆见。远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中“楼中翠黛含春怨”句。但我感觉与其说黛玉的名字取于此,倒不如说此词所表达的情调与意境与黛玉的境况更神似。

    李纨  有人认为它典出唐·李白《拟古诗十二首》诗:“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摇不言归。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中“闺人理纨素”句,依据是“理纨”,恰谐“李纨”音;我倒觉得李纨的名字,更似从班婕妤的《怨歌行》中化来,其诗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李纨,字宫裁,丫鬟名素月,均出于此。

    湘云  有人认为此名典出唐·张籍《相和歌辞·楚妃叹》的首句,其诗曰:“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江南雨多旌旗暗,台下朝朝春水深。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终无极。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继筋力。西江若翻云梦中,麋鹿死尽应还宫。”诗中的某些句子和所传递出的意境,与《红楼梦》第五回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确有相近之处;学者陈邦炎先生则认为,湘云之名出自南宋著名词人史达祖《梅溪词·寿楼春·寻春服感念》一词中:“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句,理由是作者与史湘云同姓,并且诗句中隐有“卫若兰”的“兰”字。

    元春  典出《隋书·音乐志》北齐元会大亨歌皇夏辞:“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句。

    迎春  典出唐·刘希夷《晚春》诗:“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中的末句。

    探春  典出唐·郑谷《巴江时僖宗省方南梁》诗:“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于江徼人。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商苦辛。鬓秃又惊逢献岁,眼前浑不见交亲”中“一枝两枝梅探春”句。

    惜春  典出唐·裴 《裴给事宅白牡丹》诗:“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中首句。

    以上这些以典故入名的,除去宝玉、宝钗和袭人三位是书中直接告诉我们出处的,其余均属猜测。中国历史长,典籍韵语浩如烟海,给某个名字找个出处,只要下工夫,都不会落空。尤其是在今天网络的时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专家们考证出的这些出处,与曹雪芹的原意相符否?可能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即曹公家学渊源深厚,他常年浸淫于中华文化之中,对中国的典籍诗文、掌故传说等十分熟悉,在创作过程中,他能根据故事和人物的需要,信手拈来地以典故为人物命名,使得这些名字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红蚂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首白海棠 ,红楼儿女说尽百种情意
“精读红楼”第三十七回(下):海棠真一梦
竹,在潇湘馆的雨中呜咽哭泣
红楼梦知识揭秘80题100问
歪评红楼之十五——乐天派湘云的人格魅力
林黛玉和薛宝钗竟是同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