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茶联丰富了茶文化   

   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楹联,古往今来,已渗透进我们文明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紧贴社会生活,以其诗的语言、歌的旋律、画的意境、书法的神韵和篆刻的魅力精巧结合,引茶入联,在茶馆、茶楼、茶室、茶艺馆、茶乡、风景名胜地……放射出绚丽奇异的光彩。

 

一、从古代诗词演变的咏茶楹联丰富了茶文化的载体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史上,不乏诗人的咏茶诗作。这些诗作对仗工整,极富音韵。还有用联句来咏茶的,其手法有:三字联,描写联,比喻联,集句联,联句联,警句联。诗因茶而诗韵浓郁,茶因诗而茶味芬香,茶诗交融,相得益彰,咏诗品茗令人心醉。

 咏茶诗中的联对绝句,很有韵律。后人从前人的诗词文赋中选出名言警句,按楹联的要求组成新的一联,口口相传。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今人摘其“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名名为联,真是百读不厌,口传至今。唐朝颜真卿等六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诗:“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清言。”(唐·陆士修)首联句由诗人大书法家颜真卿为茶馆写对联,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其一):“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后人摘句成对,悬挂于茶室书斋。“候火亲烹顾渚茶,焚香细读斜川集。”“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这两联宋人诗句,很有音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宋代杜耒《寒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之联句与宋代文同《北斋雨后》诗:“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之句,都是堪称联对佳句。苏轼《次韵曹辅叡源试焙新茶》诗:“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句,有人把它与他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组成一副绝妙的佳对,悬挂于杭州藕香居茶室。清人郑清之诗:“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今人摘为一联,为浙江杭州西子湖畔“茶人之家”正门两旁的一副楹联。诗人所写联句,意境深邃,写饮茶的情趣,甚至夸张到可以使人进入神仙的境界。

 曹雪芹以茶入联,诗景为之增色,在《红楼梦》一书中,多处可见。第十六回的潇湘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用茶闲烟绿,幽窗棋罢的妙联来点衬翠竹景色,衬托出高傲孤洁,多愁善感的潇湘妃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第五十回芦雪庭十一美争联即景诗,宝琴上联为“烹茶水渐沸”,湘云下联为“煮酒叶难烧”。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黛玉和湘云联诗玩到天快亮了,不觉困倦,未见作过诗的妙玉亦兴致勃勃,邀了她俩到栊翠庵煮茗祛睡清脑提神,使妙玉灵感顿涌,续联了十三韵,最后是“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这两句把凹晶馆通宵联诗,借助茶的醒脑提神功能以尽其兴,突出地表现出来。

 这正缘于诗歌文赋的咏茶之联,意味含蓄,音韵协调,诗情浓郁,意境优美,构思奇妙,对偶工整,平仄交替,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奇珍,丰富了茶文化的载体。

二、多姿多彩的茶楹联美化了品茶氛围,点缀了生活艺术

 在浩如烟海的楹联中,咏茶之联不乏佳作,从所描写和表现的内容来看,可谓多姿多彩。举凡茶事,茶趣,茶性,茶色,茶香,茶味,茶形,以茶入联,以茶喻人,以茶喻景等,在楹联中都有反映和表现。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唐·齐已)写茶汤色泽带红;“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宋·苏轼)写茶比药丸更能医治疾病;“春眠不觉晓”(唐·孟浩然),“破睡见茶功”(唐·白居易)组成的两句茶诗,表现茶性的功效;“青岭翠欲滴,绿茗盖春山”,写龙井茶的产地梅家坞,茶景耐人寻味;“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七律诗《和柳亚子诗》)“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1941年柳亚子诗)两首律诗都涉及了茶事;老舍与溥仪交往甚密,在一次品茶中,老舍问溥仪当皇上喝的是什么茶?溥仪说:“清宫的生活习惯,夏季常饮龙井茶,冬季则多饮普洱茶。”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尝普洱“头贡茶”的良机,如获“一盏浇诗畅,清风两腋生”的乐趣。

“客抱琴来聊瀹茗,吏封印去又哦诗。”(陆游《岁晚怀故人》)表现了他品茶写诗的闲适心情;另一联“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初夏喜事》)反映乡村四月采茶的田园风光;“香浮鼻观煎茶趣,喜动眉间炼句成。”(陆游《登北榭》)令人感到茶香提神醒脑,助人诗兴,洋溢着一种茶熟诗成的快感。陆游在《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中的末联:“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盛赞四川蒙顶茶好。还有一字三读的妙联,以香入茶联,转品,联曰:“一盏香茶,解解解解元之渴;三分熟地,种种种种子的瓜。”表现茶叶形状的有,孙观《李茂嘉寄茶》律诗。

清代“咸丰五年何绍基将离任成都时,与友人茶憩于薛涛井畔吟诗楼(今望江公园内)撰写一联:“花笺茗捥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撰联赞景,颂扬女诗人薛涛创制诗笺的才气,点化极实在又极活妙,真是兴到神来。

 反映饮茶情趣的茶联脍炙人口,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皇帝有爱茶的佳趣,曾有一老臣对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答:“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一问一答,也可组成一副佳对茶联。乾隆86岁退位后3年里,在花园中有他专门饮茶的亭阁“古华轩”,轩的两边题着他亲笔的对联:“明月秋风无尽藏,长楸古柏是佳朋。”在皎洁的月光下,清爽的秋风里,挺拔的长楸树边,苍劲的古柏枝前,乾隆皇帝坐在那里,静听潺潺流水,悠闲煮泉烹茗,细细品味,可谓是情趣无穷心旷神怡了。

表现饮茶意境的有:欧阳修的“喜与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小石泠泉留早味,紫泯新品泛春华。”这两副咏茶联对的意思是说,上好的茶具,配上好茶,饮后留下清爽之气。这些咏茶诗对和茶联,以茶入联分外香,联苑中入赘了“茶”字,有韵有味。

三、茶联在茶馆、茶楼的流传,增添了饮茶的意境和情趣

 茶馆是大众化的品茶活动场所,既是品茶休息之地,也是供人们消受茶点食品、观看曲艺、欣赏书画文物、赏花玩鸟的地方。早期称茶寮、茶坊、茶肆、茶铺,近代多称茶馆、茶室、茶厅、茶楼等。四川茶馆有甲天下之说,成都茶馆又甲四川,具有典型的川西茶馆特色。人称四川茶馆有茶、有座、有趣,川味、川风、川情。

 茶馆里,茶联随处可见,饶有风趣。成都园林茶馆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有副对联:“竹桌儿竹椅,坐客常满;瓷碟儿瓷碗,茶香飘散。”这副茶联,生动形象地勾画了川西茶馆用竹椅,盖碗茶具的特色。成都茶馆于1986年10月在法国巴黎首次展示,从选茉莉花茶、茶碗到竹椅都是从成都运去的,清一色的川西茶馆格调。茶招迎面飘垂,浅绿色的绸帘上,挂着一副写意中国画怒放的梅花,两旁一副对联:“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成都茶馆在艺术之都巴黎开张了。

根据老舍剧作拍成电影《茶馆》中的茶馆有副对联:“裕如大雅畅饮甘露,泰然我心神游六合。”在茶馆里品尝一杯芬芳的名茶,欣赏一副副佳联,从中可享受到高雅的艺术情趣。

 广州有名的“天然居”茶馆,门上有副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巧妙点化出茶楼品茗的飘逸之境,令人回味无穷。

浙江杭州“茶人之家”对联更是把你引入茶的世界,接待宾客的“迎客轩”廊柱上是一副杭州知名书法家朱关田的草书楹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道出了茶饮的世界性。陈列室,匾额题为“茗家世珍”,名书法家陈叔亮书,柱上楹联是杭州书法高手俞建华的隶书:“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这些茶联是与名人书法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乡间茶馆随处可见通俗易懂的茶对,题大路边茶亭柱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像这样的茶对在各地茶馆、亭榭比比皆是。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小镇上的茶馆、茶楼,大都张挂这副流水对联。有的茶社、茶馆也挂起类似的茶联,但都不如赞“蒙顶茶”这副对联妙。

 四、寺庙宫观、名胜古迹处处悬挂题咏茶联,堪称寺庙文化的珍宝

 我国寺庙宫观、名胜古迹悬挂的茶联,包含深邃的佛教、道教哲理,其茶联对仗工稳,音韵铿锵,意味深长,语言优美,其内容和书法皆古朴含蓄,或刻制于柱石上,或镌雕于木板上,悬挂于寺庙宫观、名胜古迹的大门、殿堂、客堂两边对称的楹柱,留存至今。

 青城山为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山上常道观有一茶联,联曰:“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此联赞美了修炼道士和隐士们清贫而高尚的生活,且对应贴切,书法上乘。

 清·涂中辙《龙藏寺十笏禅房联》:“十笏间,下榻款高人,烹茶活火还烧笋;半窗外,忘中娱老衲,洗砚余波又浇花。”联文称赞龙藏寺方丈坞长老清贫好客的情操。他常用十笏禅房简陋榻凳,煮茶炉火烧笋宴请客人。

 成都望江楼为四川的名胜古迹之地、唐女诗人薛涛居处。顽仙女史《望江楼浣笺亭联》:“幽境忽诗来,十样名笺供叶句;余甘留井洌,一瓯春茗正花时。”联文说,清澄甘例的古井水,像昔日一样香甜,品尝一杯春茶,陶醉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

 都江堰市于1989年在青城后山建起王小波李顺陈列馆,迎面正门有副对联,联曰:“日暖味江休岭白,旗开川峡阵云红。”王小波是北宋青城味江茶农,为茶乡起义第一人。这副对联为歌颂他的功绩而作。

 丰都鬼城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它的各种历史传说,中外遐迩闻名,生动的民俗知识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奈何桥后有一“迷魂茶楼”,配茶联,曰:“多喝点迷魂汤听不进鬼话;走几次奈何桥遇事多留心。“据《阎王经》载,亡魂在地府各殿依次受审之后,最后押解到第十殿交转轮王发往阳世投生,殿王爷担心投生人泄露地狱真相,在路上盖了迷魂茶亭,并令年近八旬的梦婆当老板娘,专向转世鬼施迷魂汤,使之忘却在阴间所遭遇的一切。这一动人的传说,使得众多去丰都的旅游者,必购和品尝“梦婆茶”。

 我国宋朝曾有一趣闻:苏东坡初到杭州为官,去某寺游玩,方丈不知底细,把他当一般客人对待,说“坐”,叫小沙弥:“茶”;小和尚端出一把茶壶斟出一般茶。稍事寒暄,方丈感到来人谈叶不凡,非等闲之辈,便改口:“请坐”,重叫小沙弥:“泡茶”,小和尚马上泡了一碗茶送上;最后,方丈知道来人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情不自禁,起座高叫:“请上坐”,转身叫小沙弥:“泡好茶”。临别时,方丈乞字留念,苏学士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为:“坐,请坐,请上坐”;下联为:“茶,泡茶,泡好茶”。方丈满面通红,羞愧难言。

  四川蒙顶山天盖寺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这里以盛产蒙顶茶享誉中外,宋朝文同写有蜀茶诗一首,诗曰:“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这两句诗联文,不仅有书法家写在蒙顶山上,而且在多处茶馆等地,作为茶联书写或雕刻在楹柱上,百读不厌,吟咏悠长。

五、茶联在茶事等活动中的发展和创造,深化了茶文化

 茶之所以成为文化,有其特殊的因素,这就是在品茗对饮之中,茶事群饮之时,可以吟诗作对,题咏作联,创作许多生动有趣的茶联。1984年四川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在蒙顶山品茶,题唐朝白居易诗句为联:“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同年4月,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率《小木屋》剧组进藏拍片,在蒙山拍摄小木屋镜头时,品茗“仙茶”后,为蒙山题词:“仙茶沁心助尔攀峰,玉女多情伴我入藏。”泰国经济师陈仁苹题咏:“蒙山玉女天上第一美人,蒙山花茶天下第一名茶。”这些品茗题咏,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副绝妙的茶楹联。作为文学作品的传播,为更多人提供了美的欣赏。

1991年4月成都市锦江区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成都茶馆”文化节,创作了不少咏茶佳联作品。文化节期间,悬挂在锦江剧场悦来茶社的茶楹联有:“茶中有文文中有茶茶文交辉传千古;香里藏趣趣里藏香香趣并茂乐万家。”这副对联,对仗工整,音韵协调,耐人寻味。“雪芽甘露竹叶青集茶谱妙品香座客,水浒三国红楼梦汇艺苑精绝醉散仙。”这又是一副将我国名茶与我国文学名著相比喻的茶艺妙联。

 用茶联来讴歌时代和英雄模范人物,更是一种出新。新都文管所冯修齐赠雅安市饮食服务公司经理马志平一副对联:“雅鱼味美喜见公司添活力;蒙茗香浓盛传经理有良方。”联对比喻贴切。

在多如繁星的楹联中,以茶入联分外香。联苑中入赘了“茶”字,使茶联充满了茶文化的氛围和内涵;使生活中的饮茶,品茶,更具有联谊、礼德、愉悦、教化的作用。茶联的创造,为更深层次的茶文化发展拓宽了新的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简说茶文化(4)
茶馆趣联赏析
趣谈茶文化中的对联
饮茶吟诗撰联,让人妙趣横生
茶文化的雅俗共赏,是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
余德泉《对联通》第一章 对联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