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生是一种缘分

李叔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奇人。

年轻时,他是浊世翩翩佳公子,广交名流。再往后,他是艺术教育的名师,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学生。后来,他出家,成为弘一法师,是律宗的最后一位大师。

李叔同是位好老师。他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金石、诗词诸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直为当时和后世所称道。

自1912年入校至1918年出家的7年时间里,李叔同在浙江第一师范弟子甚众。许多学生因受他的影响,走上了文学艺术的道路,这其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刘质平、丰子恺两大弟子外,还有潘天寿、吴梦非、李梁鸿、曹聚仁等等。

众多弟子中,李叔同与刘质平最为亲近。

刘质平喜欢音乐。1912年严冬的一天,刘质平作了一首曲子,持谱去李叔同宿舍求正,老师接过曲谱审视良久不语,而后悄声告诉他,晚上8时半到教室来。是夜正值寒流降温,刘质平冒雪前往。走到教室门口时尚提前5分钟,但见室内漆黑一片,不敢贸然进入,只好在寒风中立候。待到8点半整时,室内灯光突然亮起,李叔同肃然而出,手掏怀表对刘质平说:“时间无误,知道你已饱尝风雪之味,你可以走了!”刘质平事后感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考验。

为了帮助学生成才,李叔同决定资助留学日本深造。当时,留学日本除了学费以外,还有每月20元的生活费,对于家境贫寒的刘质平来讲,是不可能有这笔钱的。李叔同当时在杭州收入每月105元,天津、杭州两个家各用40元,自己用5元,还有20元资助刘上学。

李叔同在书信中要求刘质平不要把资助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也不要因为接受资助而惴惴不安,过于勤奋提前完成学业,以减轻老师负担。他只要求学生好好读书,快快乐乐,以健康生活方式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即可。

在资助刘质平读书期间,李叔同已经有了出家的念头。但是,如果出家,没有了固定收入,学生的生活就没有着落。所以,李叔同没有立即出家,而是一面继续教书,一面筹钱。直至凑齐了1000元,足够刘质平完成学业,李叔同这才出家。

完成学业后的刘质平,在国内许多学校担任音乐老师,培养了不少音乐家,其中在音乐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有钱君陶、邱望湘、沈秉廉、萧而化、何笑明(铭)、徐希一、缪天瑞、王云阶、钱仁康、谭抒真、江定仙、喻宜喧、唐学咏和俞绂棠等。

事业成功的刘质平对老师充满感恩之情,决定供养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弘一法师云游四方,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刘质平总能找到老师,寒暑假就去侍奉老师,平时经常书信往来。李叔同先后寄给刘质平的书信就有上千件。这些书信,刘质平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弘一法师曾经三次大病,每次都是刘质平出钱求医问药,榻前侍候。弘一法师圆寂的时候,留下两首偈语给刘质平。其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其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在此后的日子里,保护老师留下的笔墨成为刘质平最重要的使命。

抗战爆发后,刘质平为保护弘一的这些墨宝,避难蛰居于老家海宁。日机轰炸海宁时,刘质平将这些墨宝择其要者捆成数大箱,冒着生命危险带出,未带出者全都化为灰烬。

日本人被打跑了,孔祥熙派人拿着大笔黄金要求购买弘一法师的遗墨,假意说放在美国博物馆保管。刘质平严词拒绝说:中国的文物怎么能够保存到美国的博物馆?对方只好灰溜溜跑了。

文革期间,红卫兵以暴力胁迫被打成右派的刘质平交出弘一法师的书信和作品。刘质平受尽磨难,宁死都不肯交出来。他在“认罪书”上写道:“生命虽小,遗墨事大!我国有七亿人口,死我一人,不过丢掉黄河一粒砂尘,而李叔同遗墨却是国家艺术至宝,若有闪失,将无法复原。”

1973年,刘质平年迈体弱,且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自知来日无多,向有关部门表示:将李叔同墨宝呈献给国家珍藏,结束个人保管。1980年12月,这批墨宝运往北京法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李叔同诞生百周年书画金石音乐展》展出,受到中外人士一致称道。

那个时候,老师是好老师,学生也是好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午看了书法展,其中李叔同遗墨只有七组。...
弘一法师的书信手札
桃 李 成 蹊
弘一法师(李叔同)《华严集联三百》(下)
弘一法师(李叔同)《心经》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