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画魂”潘玉良的伤感人生


  ■潘玉良自画像。


  ■潘玉良在巴黎画室进行雕塑。




  中外的经传中,这个女子被誉为民国初的“一代画魂”。研究者说,她的油画作品融合中西,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用笔俊逸洒脱,气韵生动,赋色浓艳,雍容华贵,别有趣味。仔细看,她的画还有一种味道,是饮尽凉薄的爱之味。

  这个女子就是潘玉良,她对艺术的贡献,世所认同。

  然而, 对于潘玉良的人生经历,却历来评价不一。而由于种种因素,真正了解她的人也并不多。她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点燃了她的艺术灵性?些许文字,或许能告诉我们一切。

  □郄鸣

  沦落风尘,觅得真爱

  优秀的女人往往是历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难,才愈发显得光彩照人起来。潘玉良也不例外,关于她的出身是这样的: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死了。一下子失去两位至亲,玉良的妈妈无论怎样都难以承受,夜夜哭时时念。到了玉良8岁时,母亲也不幸郁郁离开了人世,失却了生存支柱,孤苦伶仃的她,被舅舅收养。

  在舅舅家过了六年,到了14岁。此时的潘玉良明眸皓齿粉面含春,似蓓蕾一朵,人见了都想注目一番。这时,穷怕了的舅舅起了歹心,偷偷哄着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妓。看到这些,就会想到“凉薄”二字,这凉薄的世间凉薄的情。

  还好,这时她遇到了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男人——潘赞化。

  这年,玉良17岁,正值妙龄,经过怡春院三年的技艺调养,已成为这里响当当的头牌。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政府及工商各界同仁为减免有关费用而举行了盛宴,为新任监督接风洗尘,商会会长特意让潘玉良献上弦歌助兴。只见她抚好旗袍坐定,纤手轻拨琵琶,朱唇慢启,双眉远山含黛间,一曲珠圆玉润的《卜算子》古调就在怡春院的金粉大厅内婉转回荡开来了: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这悲悲切切的曲,一声声,一字字,唱的是南宋天台营妓严蕊,也是她自己。弦歌落定,潘赞化即动了恻隐之心,想为她轻轻拂去眼里的忧伤。商会会长看得情真意切,当即附耳说道:“玉良姑娘只卖艺不卖身。”潘赞化当然明白这话的意思,但是他装作无所谓地只是“哦”了一声。

  夜幕四合,潘赞化准备睡下,仆人来报:“大人,有个商会会长送来的漂亮姑娘求见。”潘赞化马上明白了会长的意图,有心见上一面,但是想到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当即回绝道:“我睡了,叫她回去!”话刚出口,又觉得不妥,赶着补充道:“你告诉她,明天上午如有空,请她陪我看芜湖风景。”此时,潘赞化心里已明白了会长送来的姑娘,一定是白天弹琵琶唱曲的那个文静雅致的姑娘,他心里喜欢,但尚未做非分之想。

  这边,玉良碰了一鼻子灰,回到怡春院,劈头盖脸挨了一顿骂。

  那一晚,玉良睡得颇不踏实,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梳洗打扮停当,奉命陪潘赞化出游了。芜湖水湛蓝明净如晴空,置身其间,是诗人的话,应该诗情迸发,是凡人的话,应该驻足观望,可是,玉良竟像个木头人一样,只知道跟在潘赞化的身后,亦步亦趋,根本不能胜任导游的角色。然而潘赞化没有因此轻看她,也没有把她只当作一个伴游的烟花女子。他自己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对芜湖的风景名胜并不陌生,他反而耐心地给她讲述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潘赞化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平而缓,那一刻,玉良听得真切,几乎忘了自己身份的低微,更忘了世人的冷眼和歧视,她感到潘赞化有学识,平易近人,遂产生了爱慕之心。

  待夜幕降临时,潘赞化吩咐车夫:“送玉良姑娘回去!”玉良突然双膝跪地恳求道:“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吧!”泪水盈盈,浑身显得有些轻微的颤抖,死死跪着不起,潘赞化知道商会会长这是将计就计了,遂弯腰牵了玉良的双手,玉良执着不起,紧紧握着潘赞化的手,还就势把脸乖巧地趴在他手上。问她为什么要这样?玉良鼓足勇气说:“他们把我当鱼食,想钓你潘大人上钩,一旦你喜欢上我,就找你讨价还价,给他们货物过关行方便,否则就以你狎妓不务关务,败坏你的名声!你若赶我回去,他们就说我无能,找流氓来糟蹋我,我知道大人是正派人,留下我对你不利,但我无奈啊!”潘赞化急问:“他们是谁?”玉良答道:“商会马会长和干妈她们……”

  当晚,玉良留下来了,但潘赞化把床让给她,自己打了个地铺睡。

  钟情艺术,异国漂泊

  一个正直而有怜悯心的男人总是让女人欲罢不能的,况且他重情重义到不看低一个青楼女子,所以,潘玉良当即在心里认定了这个男人,哪怕做牛做马。

  次日,潘赞化一早就出门了,玉良多少有点失望,那感觉像是一个新娘盼郎归,不见心上人,她在房间里一个人低声唱曲:溪中春水清,岸上春花明。潘赞化是赞着“好好好”进来的,玉良羞红了脸,起身说了声“大人你回来了”来掩饰自己的表情。潘赞化坐下,拿了一套新编高级小学课本给玉良。从此,他教她学习,知识的力量,让玉良心底的艺术之梦复苏了。

  看她如此好学,潘赞化决定给她赎身回老家苏州,像要给她一双翅膀一样给她全新的人生,但是玉良不同意,“大人,你让我回苏州,那不等于让我从火海里往火坑里跳吗?舅舅还能容我吗?我宁愿守在大人身边,无怨无悔伺候你一辈子”。潘赞化不是不喜欢玉良,只是因为家有妻室的事实,有些却步。玉良再三表态不计名分,潘赞化也就无话可说了。惺惺相惜,最终潘玉良做了潘赞化的小妾。婚后,二人去了上海,过着相知相爱的生活。

  但是,幸福的生活很快被大夫人的到来打破了,潘赞化的大夫人,是一个裹着小脚的旧式女人,极为陈腐。对于这个突然闯入她的生活、与她争夺丈夫的女子,她睚眦必报,寸土必争。大尊小卑,是她坚信的原则。稍有不从,她就会给潘赞化难堪,弄得潘玉良又心疼又无助。

  不想继续闷闷不乐下去,在潘赞化的鼓励下,潘玉良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旅:先是以素描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毕业后,又考取安徽省公费津贴留法的资格,成为里昂中法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凭着绘画的天赋和努力,两年后她又成为巴黎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油画班的插班生,与大名鼎鼎的徐悲鸿同学……九年异国他乡的漂泊,潘玉良历尽艰辛,亦饮尽了相思的苦,带着学有所成的喜悦和对潘赞化的刻骨思念,她回国了。船到港口,当潘赞化像捧珍宝一样把她紧紧拥到怀里时,她泪如泉涌,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再也不离开你了,再也不。这是多么卑微的愿望,可是它仅仅是个愿望。

  潘赞化的大夫人却不是个省油的灯,你不惹她,她却惹你,总之,就是与潘玉良势不两立。这让潘玉良的精神压力很大。

  彼时,潘玉良刚好举办个人第五次美展。非常轰动,不料在收展时,有人却居心叵测在《人力壮士》那张画上,贴了一张恶毒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纸条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沉重地击痛了潘玉良的心。

  天涯永隔,魂落他乡

  

  潘玉良一个人是怎样在内心挣扎的,我们无从了解,但是我们看到,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伤害之下,潘玉良别无选择,又重新开始了孤身旅居巴黎的生活。其实,这时候,她已经感觉到爱的无能为力,但是就像她一直把嵌有同潘赞化合影的项链戴在脖子上一样,她固执地相信真爱。

  南京陷落后,潘玉良与潘赞化失去了联系,这让她痛苦万分。这时她的身边出现了另一个男人王守义,像潘赞化一样,他爱她的高贵灵魂。一次,她在塞纳河写生,王守义向她求爱,她抑制着泪水婉拒:“我不讳言,我有痛苦,但也有宽慰,那就是赞化和我真诚相爱,我虽然和他隔着异国他乡,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还要回他的身边。”王守义的眼泪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对玉良说:“好姐姐,你……原谅我吧!”玉良又说:“都怨我不好,惹你伤心,好兄弟,你恨我吧?”王守义,这个名如其人的男人,此后再也没和潘玉良言及婚姻。

  之后,潘玉良美术作品展在巴黎多尔赛画廊开幕。展出了她多年来珍藏的作品,展览未闭幕,展品除自藏未标价外,均订购一空。她成功了,于是写信让潘赞化分享这份喜悦,并一再表达思念之情和想回到国内的愿望,但是潘赞化因为考虑到时局等诸多因素而回绝了。

  事实上,潘玉良是永远回不去了。

  1960年,潘赞化在安徽病逝。闻此消息,潘玉良伏在沙发上哭得一塌糊涂,悲痛欲绝,就此染病,很少再提起画笔。潘赞化是潘玉良一生的至爱,他对她有再造之恩,而她却没能陪伴他,照顾他,哪怕是在他弥留之际。这凉薄的爱啊,像一朵花,一再错过花期,潘玉良的心为此苍老了。1977年,她在巴黎永远地安眠了。

  从孤儿,到雏妓,到小妾,再到画家,潘玉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伤感。

  摘编自《新疆都市报》


编辑: 张小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感人生:潘玉良与两个男人的情缘(图)
潘玉良:“一代画魂”的 凉薄之爱
他是华人收藏家,将183件珍品捐赠给美国,却以450万美元卖给祖国!
潘玉良:从青楼走向世界的画家,离国40年,去世后留下2件遗物
父母双亡沦落风尘,31岁成大学教授、画作售价千万:从青楼里走出一代画魂的奇迹人生
参观张玉良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