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园诗

田园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田园诗简说

   田园诗是描写田园风光、田园生活及情趣的诗歌,其重心在于表现诗人对田园的情感。乡村田园中的景物,上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亲自参加农业生产的过程及心理感受,目睹农民生活而引发的感慨,等等,都属于田园诗的范畴。

   我国从《诗经》的时代就有了农事诗,如《七月》、《十亩之间》等。但农事诗不同于田园诗,田园诗写的是土人对田园的观察和体悟,所表现的是人对田园之情;而农事诗是对农民生活的客观临摹,它所反映的内容更接近于人对社会之情。

   陶渊明描绘田园风光、表现田园生活之诗作的出现标志着田园诗的成熟。在这些诗歌中,有诗人对未来田园生活的展望;有对乡村风光的描绘;有力耕自养的欣喜;有与友人的欢聚,或饮酒,或赋诗;也有独处的乐趣;也有意与景会、心与道冥的忘我之境。这些,只是田园生活的一个方面。归田后的生活绝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罗曼蒂克,晚年的陶渊明陷人衣食无继。穷困潦倒的窘境。对这种生活的描写也是田园诗的一个组成部分。

   陶诗的问世一下把田园诗推向了一个巅峰。但是,田园诗在陶渊明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产生应有的回应。从南朝到初唐时代,只有两位诗人仿作过两首诗,一是鲍照的《学陶彭泽体》,一是江淹的《拟陶徵君田居》。这倒并不是由于陶诗起点太高,成为一种无法企及的典范,而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无人能理解田园,无人能理解陶渊明。而且,即使在唐宋以降,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景仰陶渊明的士人诗人,但古代的大诗人中,再找不出第二位走向田园,走入贫民生活之中,自觉自愿地去承受“柏槁”生活的人。

   到了唐代,随着士族势力的衰微,庶族力量的上升,诗人的成分有了较大的变化,伴着诗歌的大繁荣,田园诗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初唐诗人王绩继承了陶诗的传统,写作了大量田园诗,侧重抒写庄园中的林泉之美,成为田园诗史上承前启后的诗人。盛唐时代王维、孟浩然、储光表、裴迪、钱起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田园诗派。较之于陶诗,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对农村的描写是一种远景式的观察,他们没有像陶渊明那样深入田间地头,没有体验到陶渊明后期的柏槁生活,所以他们的田园诗中更多地透露出文人士大夫的闲逸情趣。农村在他们的笔下是一幅幅优美的油画,而不是立体的农村。储光羲的乐府体诗歌为田园诗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开中唐新乐府之先河。不过,以“悯农”为主体的新乐府和讽喻诗一样属于社会诸,不在田园诗的讨论范围之内。

   田园诗的第三次高潮出现在南来,以范成大、杨万里、陆游为代表。范成大的田园诗“纤悉毕登,鄙俚尽录,曲尽田家况味。”(宋长白《柳亭诗话》引王载南语)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和《腊月村田乐府十首》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田园生活的面貌,表现了宋代士大夫儒道合一的人生情趣,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农家的景物、岁时、风俗、劳动、困难、忧患和灾难,再一次开拓了田园诗的疆界,是古代田园诗的另一种范本。杨万里的大部分田园诗如同他的风景诗一样,观察精细,表现活泼。陆游在田园的描写中融进很深的生活感受,情味显得分外醇厚。

   元初吴调组织了一个“月泉吟社”,所编的《月泉吟社诗》是古比第一部田园诗专集。明代田园诗虽多却缺少创新精神。清代田园寺有了较大发展,描写更加细致,与生活更加贴近,作者队伍更加庞大。钱澄之、吴嘉纪、屈大均、黎简诸人是其中的伎饮者。

   田园诗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古代乡村的全貌。其中有文人士大夫面对乡村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关注、喜爱、安乐之情,也有禾苗炊烟、草屋篱笆、牛羊鸡犬、青山绿树、场围桑麻等乡间的风光景致;也有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农村风俗的醇美与质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诗意地劳作
四时田园杂兴:“农民诗人”范成大的乡土情怀
浅说田园诗
陶渊明
陶渊明悬案揭秘 二
国画研究 | 田园诗对田园山水画起源之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