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评荐读8

 给发呆正名,为人生减压

斯涵涵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倡导每天发呆5分钟。(1019日北京晨报)

“呆相”“呆头呆脑”“呆若木鸡”,长期以来,人们对发呆存在误读,认为是无聊、无所事事甚至是傻的代名词,发呆也被人们打上浪费时间等不良标签。堂堂卫计委居然号召大家发呆,被一些网友嘲讽为不务正业。

实际上,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能让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可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忘掉烦忧,创造轻松、快乐、纯净的自我空间。换言之,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有利于健康。

“每天发呆5分钟”是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的一小部分,需要联系起来全面理解。针对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卫计委建议市民膳食多样、勤于运动,同时管理情绪,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每天发呆5分钟,可称最为简便易行的放松方式。

的确,在这个竞争激烈、突飞猛进的年代,忙是人们的口头禅,匆忙的奔跑让人们无暇休息,焦虑的重压之下也往往忘记了健康,更不用说享受发呆的乐趣了。还有一些人缺乏健康理念,恣意透支自己的体力、健康和睡眠,导致慢性病、老年病悄无声息地逼近,近年来爆出的过度劳累、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原因导致的伤亡事例层出不穷。而小小的发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属于便于操作的自我保健活动。

要让民众领会到每天发呆5分钟的建议初衷,体验到发呆的益处,有关部门显然还需要多加努力:不断完善退休、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使民众病有所医,老有所依,为民众减少后顾之忧,营造减压减负的社会空间;加大健康宣传,扩建公共运动场地,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帮助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法律监督,保证劳动者的工作权及休假权,加大人文关怀,扶弱济贫,公平公正,建立社会良性循环,使每个公民都能有时间、有能力“慢下来”,发发呆,排解不良情绪,享受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正确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长途,风雨波折不可避免,压力重重,更要爱护身体,平衡心态、消减郁闷,适当发呆,放空身心,不要把愤懑等郁积于心;同时合理膳食、多多运动,摒弃熬夜、暴饮暴食、嗜好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当大众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公共理念及生活方式,“每天发呆5分钟”从官方建议变为人们的健康共识,误解与讥讽自会烟消云散。(选自“中国青年网”2016年10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卫计委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每天发呆5分钟
国家卫计委倡导:每天发呆5分钟
【热点导写】“建议每天发呆5分钟”,这真的很好笑吗?!
每天“发呆”5分钟 利己利人利社会
国家卫计委倡导“每天发呆5分钟” 心理专家: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
【看点】没开玩笑!国家卫计委喊你每天发呆5分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