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龙门镇多且各有缤纷韵色

  作者:董奇

  我国含有“龙”字的地名中,龙门镇这一地名重名率颇高,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沿海内陆均可见,一省多个、一市多个的现象十遍。这些龙门镇虽同为一名,却各有各的来头,无一重复。下面对小有知名度的几处龙门镇作以盘点。

 

  浙龙门镇被喻“富春江畔的明珠”川龙门镇被誉“川西北第一镇”陕龙门镇被称“华北入陕第一镇

 

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

  富阳市龙门镇又称龙门古镇,有“富春江畔的明珠”之美誉。该龙门镇地处浙江富春江南岸龙门山下,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曰“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富阳市龙门是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完整且极为罕见的山乡古镇。保存自明至民国时期不同风格的大小祠堂、厅堂、民居、古塔等,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龙门村历史上曾建有60余座厅堂,现尚存有30余座。古建筑群布局严密多变,是江南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反映。龙门村中90%以上人口姓孙。孙姓居富阳县孙、章、李、夏四大姓之首。据《孙氏宗谱》记载:宋初,三国吴大帝孙权二十六世孙、宋奉议大夫孙迁居龙门,到1939年,孙权后裔已历六十五世,距今1000多年。孙氏家族秉承先祖业绩,在此定居已逾千年。

 

四川省南充市龙门镇

   该镇是南充三大古城镇(阆中古城、龙门古镇、周子古镇)之一,位于嘉陵江边。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果州之北30里有龙门”,可知宋之前已有龙门地形和地名。此地宋代建镇,宋元丰年间(1078~1088年)为南充县18镇之一。千余年来,其称谓及辖区范围屡变。1950年3月,南充县人民政府迁往龙门镇,龙门成为嘉陵江畔继阆中之后的县治古镇。1956年撤县,改为龙门镇。1966年改名为红卫镇,1971年恢复原名。龙门镇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历来是交通要道、“充国雄关”。船只溯嘉陵江而上经广元可至陕西略阳,溯白水可至甘肃碧口,溯东河可至旺苍,南下可至合川、重庆,且飞舟如箭,畅通无阻。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令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并留下近百首吟颂龙门的千古佳句。2000年8月,国家邮政局在龙门镇首度发行《小鲤鱼跳龙门》小型张特种纪念邮票,承认龙门镇为“鲤鱼跳龙门”民间传说的源头。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

  河南省洛阳市区南部的龙门,古称伊阙。后因“古耿龙门”阙正对皇宫正大门,故而改称“龙门”,延用至今。

  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居龙门镇南端,这里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潺潺伊水穿流而过,两山对应而出。精湛的艺术、古老的文化、秀丽的山色、优美的环境,近年来,洛阳市“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建设洛南新城区,拉大城市框架”。如今,龙门大道和王城大道南北穿行而过,龙门桥、龙门北桥、东西飞跨伊河。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

  龙门镇地处新罗区西部近郊,因驻地有水口龙门石空为西入龙岩必经之门,故名。

  该龙门镇历来是闽西南和赣南、粤东交通要冲,是中国闽西交易城所在地,龙漳高速公路的出口,"319"国道和已经完工的赣龙铁路及龙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龙门塔是龙门的标志。龙门塔地处龙门镇湖洋村,又名魁星塔。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985年重修,为6角3层空心砖木楼式塔,高10米。塔之南北两座大山雄峙,狮象镇关,成为古时龙岩的一道重要门户。龙门桥以塔基为中心,横跨南北,与龙门塔相依相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门镇

  永新县龙门镇位于永新西北部,以源自禾山的龙门溪而得名。全镇总面积为87平方公里。该镇总的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境内最高峰为秋山顶峰,海拔1391米,为永新最高峰。本境东西最宽为8.7公里,南北最长为15公里。辖区内有山脉、平原、丘陵、盆地,主要有禾山和秋山等山脉,主要河流有龙溪河及禾山水。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

  因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明嘉靖《安溪县志》)而得名。安溪县之初,龙门属归善乡依仁里,宋、元、明、清明仍属依仁里。民国时先后属依新区、龙榜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龙城区、第二区、第六区、官桥区;1958年2月撤区改设龙门乡;1958年9月并入官桥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为龙门、湖山、仙地、桂瑶、榜头、寮山6个小公社,隶属官桥区;1965年撤区,6个小公社并为龙门公社;1984年改为龙门乡;1991年11月改为龙门镇至今。该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距县城23公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下党领导的革命老区之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

  四川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该龙门镇地处涪江上游,有“川西北第一镇”之称。是绵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川物资的重要集散的和中转站。108国道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且有被誉为“西南杨浦大桥”的互通式立交桥坐落场镇。这里最出名的是一座五世同堂的古牌坊。清道光年间,龙门乡人张仲奇寿高103岁,五世同堂,其子孙繁衍达115人,大家族和睦相处。经皇帝恩准,赐以白银,在古绵州通往古龙安(平武)的龙安古道上修建了这座五世同堂坊。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张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结构完好,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古牌坊见证了古绵州往北沿线发展的繁华烟云。

 

重庆市梁平县龙门镇

  龙门镇源于清朝时期,因场镇上有六个山包(即上山包,下山包),连接像一条龙,故名为“龙门”。该龙门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盛产水稻、黄豆、玉米等农副产品,梁山柚、笋竹两用竹、生猪、水禽等已具规模。龙门镇山清水秀,镇域内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森林面积25000亩,传统的黄裱纸、手工竹编席,已成为两大骨干产业,远销广东、福建等地。

 

 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

  龙门镇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23公里,东临黄河,西依梁山,自古是大西北通往华北的要冲,素有“华北入陕第一镇”之称,这里自称是“大禹凿山导河、鲤鱼竟跃龙门”的美丽传说之地。龙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是韩城市的工业重镇,矿产资源丰富,镇内的龙门冶金工业园被确定为陕西省“循环经济示范点”和我国西部首家生态工业园,也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和西北三大钢铁基地之一。

 

  除此,还有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龙门镇、海南省定安县龙门镇等,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

 

文章发表于《中国地名》2012年第05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5)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
富阳
龙门镇[海南省]
福建省安溪县的2座小镇将直接升为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106-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
富阳(浙江·杭州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