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书五经基本词汇(五)

同“逊”,谨慎。《论语》229页:子曰:“邦有道,危(正)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同“逊”,反训释词法,傲慢。《论语》292页:(子贡回答)“恶徼(憎恶抄袭)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

同“逊”,恭顺。《礼记》828页:入学鼓箧(击鼓召集学生,打开书箧取书),孙其业也。

《礼记》864页:子(孔子)曰:“恭(以恭敬的态度)从莅(君临)之(民众),则民有孙心。”

同“逊”,顺应。《礼记》831页:大学之法(教育方法):禁于未发(不合仪理的事未发生之前)之谓豫(同“预”,预防),当其可(适当)之谓时(及时),不陵(超过)节(接受限制)而施之谓之孙。

[损]减少。《春秋左传》946页:(郑人)子产曰:“其所善,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而防(堵塞)怨。”

[所以]所作所为。《论语》75页: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兴趣)。”

[所由]经历。《论语》75页: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兴趣)。”

[所安]兴趣。《论语》75页: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怎么)瘦(隐瞒)哉?”

[所以立]担任职位的才能。《论语》103页:子曰:“……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被)可知也。”

[所敝]结果。《礼记》866页:子(孔子)曰:“故言(讲话)必虑所终(结果),而行必稽(考察)其所敝。”

[所伏]藏身之地、安身之处。《春秋左传》957页:(申包胥)对曰:“寡君越(流落)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索居]独居。《礼记》806页: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错)矣!吾过(错)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索绚]搓绳子。《诗经》729页:昼尔于(割取)茅,宵尔索绚。

                            T

[他志]别的用心。《春秋左传》951页:员(伍员)曰:“彼(公子光)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乡野)以待之。”

[泰]

①泰然自若。《论语》228页: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②同“太”,过分。《孟子》397页:彭更问曰:“以传食(住在诸侯的驿舍里接受饮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大姒]sì周文王之妻。《诗经》788页:大姒嗣(继承)徽音(美好的名声),则百(众多)斯男(子孙)。

[坦荡荡]襟怀坦荡。《论语》152页: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覃]tán蔓延、生长。《诗经》688页:葛之覃兮,施(蔓延)于中谷。

[陶]挖掘。《诗经》784页:自土(同“杜”,杜水)沮漆(水名),古公亶(dǎn)父。陶复(地下室)陶穴(地穴),未有家室(房屋)。

[韬]朝服的蔽膝。《诗经》727页:庶(有幸)见素韬兮,我心蕴结(心里郁郁放不开)兮,聊(甘愿)与子如一(一同结心)兮。

[慝]

①tè恶。《孟子》349页:(孟子)“涓涓(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胥(皆)谗,民乃作慝。”

②奸邪。《孟子》504页:(孟子)曰:“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③坏人。《春秋左传》908页:(周襄王)曰:“王(周王)谓叔父:‘敬(认真、谨慎)服王命,以绥(安抚)四国,纠(检举)逖(tì惩治)王慝。’”

[体]体质。《孟子》485页:孟子……喟然曰:“居(地位)移(改变)气(气度),养(奉养)移体,大(重要)哉居(地位)乎!”

[涕]眼泪。《春秋左传》947页: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惕]

①惧怕。《春秋左传》964页:胜(楚令尹子木之子,即白公)曰:“不为利谄(动心),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世。”去(离开)之。

②惕惕:心中忧虑的样子。《诗经》717页:中唐(庙和朝世门内的大路)有甓(pì砖瓦),邛(士兵)有旨(美好)翮(hé绶草)。谁侜(zhōu欺诳)予美?心焉惕惕。

[逖]tì惩治。《春秋左传》908页:(周襄王)曰:“王(周王)谓叔父:‘敬(认真、谨慎)服王命,以绥(安抚)四国,纠(检举)逖王慝。’”

[题]观看。《诗经》756页:题彼脊令(鸟名),载飞载鸣。我日斯迈(出门行),而月(每月)斯征(外奔)。

[天]

①顺应天理。《孟子》475页:孟子曰:“有天民(人)者,达(他的主张)可行于天下而后行(实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②天民:顺应天理的人。《孟子》475页:孟子曰:“有天民(人)者,达(他的主张)可行于天下而后行(实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天吏:顺从上天的执政者。《孟子》367页:孟子曰:“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天时:农时。《孟子》373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厉:天灾。《春秋左传》944页:(子产)对曰:“今铜鞯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公然横行),而天厉不戒(无法防备)。”

[田]

①同“畋”,打猎。《孟子》393页: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守猎场的小官)以旌(旌旗),不至,将杀之。”

《春秋左传》953页:齐侯(齐景公)至(回家)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特别)驰而造(往)焉。

②田畴:田地。《孟子》477页: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填]

①苦。《诗经》756页:交交(飞来飞去)桑扈(鸟名),率(沿着)场(禾场)喙粟。哀我填寡(无依无靠),宜(应该)岸(牢房)宜狱(官司)。

②填然:形容战鼓声气势非凡。《孟子》330页:孟子对曰:“填然鼓之,兵刃相接,弃甲曳兵(武器)而走……”

[殄]

①断绝。《诗经》784页:肆(遂)不殄厥愠(怨情),亦不陨(废除)厥问(聘问)。

②殄灭:灭绝。《春秋左传》925页:吕相绝秦曰:“(秦)迭(同“轶”,超过)我肴地,奸绝(断绝)我好,伐我保(同“堡”)城,殄灭我费滑(诸侯国名),离散我兄弟。”

殄瘁:困窘、艰危。《春秋左传》936页:(声子)对曰:“《诗》曰:‘人之云亡(贤能的人像云一样走了),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也。”

[洮]tiǎo轻佻。《诗经》738页:视民不洮,君子是则(榜样)是效(模仿)。

[条枚]树枝曰条,树叶曰枚。《诗经》698页:遵(沿着)彼汝坟(堤岸、堤坝),伐其条枚。

[梃]tǐng木棒。《孟子》333页: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烛。《春秋左传》944页:(子产)对曰:“(晋文公时)诸侯宾至,甸(甸人,管柴火的官)设庭燎,仆人巡宫(客舍),车马有所,宾从有代……”

[同]

①苟同。《论语》225页: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睦相处)。”

②会合。《诗经》727页:二之日(夏历十二月)其同,载缵(zuǎn继续)武功(打猎)。

③同科:同等。《论语》90页:子曰:“为面力不同科,古之道(规矩)也。”

同壤:同处一方、国土相连。《春秋左传》961页:伍员曰:“(越国)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土]田地。《论语》102页: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涂]同“途”,道路、路途。《孟子》330页:(孟子语)“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开仓赈济)……”

[徒]

①同伙。《诗经》759页:为(玩弄)犹将乡(诡计、阴谋),尔居徒几何?

②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桥。《孟子》416页:孟子曰:“惠(小恩小惠)而不知为政。岁大一月,徒杠成……”

徒兵:步兵。《春秋左传》947页:兴徒兵以攻萑苻(huánhú)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荼]白茅。《诗经》733页:予手桔据(手因操劳而不灵活),予所捋(lǚ)荼,予所蓄(储存)租(茅草),予口卒阗(因劳累而生病)。

[退]退缩。《论语》187页: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豚]乳猪。《论语》276页: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同“馈”)孔子豚。

[鸵]鸟急飞的样子。《诗经》750页:沔(水流满的样子)彼流水,朝宗于海。鸵彼飞隼,载飞载止。

                             W

[外]

①身外之物。《孟子》468页:孟子曰:“求之有道(方法),得之有命(天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②后。《春秋左传》961页:(伍员)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即灭亡)乎!”

[完]

①完备。《论语》218页:子谓卫公子荆:“少有(少量增加),曰:‘苟(差不多)完矣。’”

②同“院”,墙污。《春秋左传》944页:士文伯(晋人)让(责备)之(子产)曰:“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供给宾客所求)?”

[玩]轻视。《春秋左传》896页:晋侯(晋献公)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虞国贤臣)谏曰:“虢,虞之表(屏障)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助长),寇(外敌)不可玩,一之甚矣,其可再乎?”

[宛]小的样子。《诗经》756页:宛彼鸣鸠(班鸠),翰(高)飞戾(到)天。

[枉]

①不正直。《论语》81页:孔子对曰:“举(提拔)直(正直)错(同“厝”,放置)诸枉,则民服。”

②扭曲。《孟子》393页:孟子曰:“且子(王良,你)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正直)人者也。”

③枉道:不正直的态度。《论语》295页:(柳下惠)曰:“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离开)父母之邦。”

[望]

①比。《论语》113页:对曰:“赐也何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②望岁:盼望收成。《春秋左传》964页:(楚之叶公,即沈诸梁)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同“冀”,企盼)。”

[罔]

①不正直的。《论语》135页:子曰:“人之生(生存)也直(正直),罔之生也幸(侥幸)而免。”

②愚弄。《论语》138页: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通“折”,挫折)也,不可陷(陷害)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③同“网”,陷害。《孟子》345页:(孟子)曰:“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处罚)之,是罔民也。”

同“网”,尽得、全得。《孟子》381页:孟子曰:“有贱丈夫(男子)焉,必求龙(同“垄”)断(独立的高地)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④不合情理。《孟子》431页: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非其道。

⑤罔极:没有定准。《诗经》774页:营营青蝇,止于棘(酸枣树)。谗人罔极,构(离间)我二人。

[亡]

①同“无”,没有。《论语》195页: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同“无”,不。《论语》276页:孔子时其亡(不在家)也,(阳货)而往释之。

②去位、去职。《孟子》354页:孟子见齐宣王,曰:“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③埋葬在。《诗经》708页:葛生蒙(缠绕)棘(荆条),蔹蔓(liǎn蔹草蔓延)于城(坟地),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妄人]狂人。《孟子》427页:孟子曰:“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于禽兽奚择(区别)哉?’”

[王卒以旧]楚王亲兵都用贵族子弟。《春秋左传》930页:鹆()至曰:“楚有六间(缺陷),不可失也:其二卿(子重和子反)相惠,王卒以旧……”

[威]

①威严。《论语》61页:子曰:“君子不重(庄重)则不威。”

②畏惧。《诗经》740页:死丧之威,兄弟孔(十分、很、非常)念。原(原野)隰裒(xīpóu堆积)矣,死弟求(苦苦追求)矣。

[违]

①离开。《论语》98页:子曰:“富与贵……君子无终食(吃完一顿饭)之间违仁,造次(匆忙)。”

②冒犯。《论语》106页:子曰:“见忠不从,又敬又违,劳(劳累)而无怨。”

[韦韦]花色鲜艳的样子。《诗经》740页:棠棣之华(同“花”),鄂(同“萼”,花萼)不韦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位]

①官位。《论语》103页:子曰:“不患(担心)无位,患所以立(做事能力)。”

②职位。《论语》236页:曾子曰:“君子思(考虑)不出(超出)其位。”

③前来。《春秋左传》890页:陈人执之(州吁和石厚),而请位于卫。

[唯是]因此。《春秋左传》894页:楚子(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料到)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维]

①发语词,无实义。《诗经》699页:维鹊有巢,维鸠(布谷鸟)居之。

②维其:因为如此。《诗经》746页:物其多(应有尽有)矣,维其嘉(美味佳肴)矣。

[为]

①动词,欣赏。《论语》146页:曰:“不图(想不到)为乐之至于斯也。”

动词,学习。《论语》283页:子谓伯鱼曰:“女(同“汝”)为《周南》《召南》类乎?”

动词,做。《论语》316页:子贡曰:“无以(此)为也!仲尼不可毁(诽谤)也。”

动词,治理。《孟子》384页:孟子曰:“公明仪曰:‘……今滕,绝(取)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国。’”

②同“谓”,认为(第二个“为”)。《孟子》361页:孟子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不愿相比)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③连词,“与”。《孟子》379页:(孟子)曰:“得之为转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连词,因为。《孟子》438页: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④为水:被水吸引。《孟子》478页:孟子曰:“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为己:充实自己。《论语》216页: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沽名钓誉。《论语》236页: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书:记录国君的言行。《春秋左传》933页:(师旷)对曰:“史(太史)为书,瞽为诗,工(乐工)诵箴谏(用于规劝讽谏的文章),大夫规悔,士传言(话)……”

[谓]

①谈论。《论语》168页: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进取)也,未见其止(停止)也。”

②说。《诗经》705页:谁谓雀无角(嘴)?何以穿我屋?谁谓女(同“汝”)无家(没有婚配)?何以速(招致)我狱(打官司)?

[未知]弄不清。《论语》182页:(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可]很难说。《论语》226页:子质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未有处]没有出处,引申为“没有理由”。《孟子》377页:孟子曰:“……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未节]没有走上正轨。《春秋左传》964页:(胜,楚子木之子)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吾不忘也。”

[危]

①反训释词法,正。《论语》229页: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同“逊”,谨慎)。”

②危及、连累。《孟子》428页: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好勇斗很(同“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③多。《孟子》474页:孟子曰:“独(只有)孤(疏远)臣孽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其操心也危。”

[畏]

①威严。《孟子》335页:(孟子)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接近)之而不见所畏焉。”

②畏服。《孟子》473页:孟子曰:“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喜爱)之。”

[委]放弃。《孟子》373页:孟子曰:“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逃走)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伪]欺诈。《孟子》387页:从许子(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到)市,莫之或欺。

[微]

①求。《春秋左传》894页:(屈完,楚国大夫)对曰:“君(齐桓公)惠(表敬意)微福于敝邑之社稷,辱(忍辱)权(接纳)(我们)寡君,寡君之愿也。”

②要不是或同“无”(如果没有)。《春秋左传》964页:子高(楚之叶公沈诸梁的字)曰:“微二子(子西和子期)者,楚不国矣。”

③藏匿。《春秋左传》896页: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弃山而缢,其徒微之,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尸)焉。

④微行:小路。《诗经》727页:女执懿(深)筐,遵(沿着)彼微行。

[遗]wěi赠送。《春秋左传》916页:(灵辄,晋人)对曰:“宦(给人当奴仆)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赵盾见灵辄饿,使之食,灵辄“舍其半”予母)。”

[温]

①温和。《论语》62页: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②温:和蔼可亲。《论语》309页: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庄重),即(接近)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严厉)。”

③温克:蕴藉从容。《诗经》756页:人之齐(正直)圣(聪明),饮酒温克。

[文]

①文饰。《论语》134页:子曰:“文质(质朴)彬彬,然后君子。”

②同“纹”,修饰。《论语》232页:子曰:“冉求之艺(多才多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完人)矣。”

同“纹”,掩饰。《论语》308页: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③文学:古代文献。《论语》181页:文学:子游、子夏。(孔子评价学生的长处)

文献:古,通晓历史的贤才。今,重要的文章、文件汇编。《论语》88页:子曰:“文献不足故(缘故)也。足(足够的文献资料)则吾能征(同“证”)之矣。”

[闻]名声。《论语》206页: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我]代“人类”。《孟子》452页:(孟子)曰:“此天之所与(同“予”,赋予)我者。”

[沃]

①淋水。《春秋左传》903页:秦伯(穆公)纳(送)女五人(于重耳),怀嬴(穆公之女)与焉。(怀嬴)奉匝(盛水的器皿)沃盥,(重耳)既而挥之……

②鲜嫩光亮的样子。《诗经》777页:隰(洼地)桑有阿(同“婀”,美好),其叶有沃。

③沃沃:有光泽的样子。《诗经》727页:夭(肥嫩的样子)之沃沃,乐(羡慕)子之无知(知觉)。

[无]

①同“毋”,不要。《论语》61页: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②无邪:纯正。《论语》68页:子曰:“……《诗经》……曰:‘思无邪。’”

无耻:犯罪。《论语》69页:子曰:“道(同“导”,引导)之以政……民免而无耻。”

无耻:不知羞耻。《孟子》470页: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至)耻,无耻矣。”

无闻:默默无闻。《论语》170页: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无所措手足:无所适从。《论语》214页:子曰:“刑罚不中(得当),则民无所措手足。”

无得:不能。《论语》316页: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无乃:恐怕、大概。《春秋左传》890页:(卫庄公妻庄姜恶公子州吁)石碏谏曰:“……君人者(为人之君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无所:一无所得。《春秋左传》914页: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劳苦)而无所,必有悖心(违逆之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无时:没有定时。《春秋左传》944页:(子产)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勒索财物)无时,是以不敢守居,悉索(搜寻敌国全部)敝赋,以来会(朝会)时事(随时朝贡之事)。”

无子:没有好儿女。《春秋左传》949页:叔向(晋人)曰:“晋之公族(与国君同姓的子弟)尽(完全)类……肝(叔向自称)又无子,公室无度(法度),幸而得死(能善终便是万幸),岂其获祀(得到后代的祭祀)。”

无言:肃然起敬。《春秋左传》953页:(晏子,齐人。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对曰:“……故《诗》曰:‘亦有(还有)和羹,既戒(五味齐备)既平(调和适中)。翮(通“奏”,进献)嘏(通“假”,享用)无言,时靡有争。’”

无家:没有婚配。《诗经》705页:谁谓雀无角(嘴)?何以穿我屋?谁谓(同“畏”,畏惧)女(同“汝”)无家(没有婚配)?何以速(招致)我狱(打官司)?

[伍奢]伍举之子。《春秋左传》951页:及(楚平王)即位,使伍奢为之(太子建)师。

[务]

①致力于。《论语》137页: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明远之,可谓知(智)矣。”

②同“侮”,欺侮。《诗经》740页:兄弟阋(xì争吵)于墙(家),外御(抵抗)其务。每有良朋,丞(乃)也无戎(帮助)。

[巫]巫医、医生。《孟子》370页:孟子曰:“巫匠亦然。”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五音。《春秋左传》953页:(晏子,齐人。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对曰:“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物]

①规律。《孟子》478页: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坎)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达到一定程度或规模)不达(通达)。”

②万物。《孟子》491页: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爱惜)之而弗仁(仁爱);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爱)。”

③毛色。《诗经》754页:三十维物(几十种色彩的牛羊),尔牲则具(齐备)。

[圬人]泥水工匠。《春秋左传》944页:(子产)对曰:“……(晋文公时)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平整)道路,圬人以时冥(粉刷)馆宫室(房间)。”

                           X

[希]

①同“稀”,少。《论语》121页: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旧仇),怨是用(因此)希。”

同“稀”,很少。《孟子》423页: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抛弃)之,君子存(保留)之。”

②同“晞”,干、晒干。《诗经》710页:蒹葭凄凄(茂盛的样子),白露未希。

[奚]

①怎么。《论语》147页:子曰:“女(同“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②何,为什么。《论语》214页:子路曰:“卫君待(等待)子(孔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③为何、怎么。《论语》235页: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败亡?)”

④奚暇:怎么顾得上、哪里顾得上。《孟子》345页:(孟子)“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充足),奚暇治礼义哉?”

[戏]

①开玩笑。《论语》279页: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言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②较量的委婉说法。《春秋左传》908页:子玉(楚人)使斗勃(楚大夫)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武士)戏,君冯(同“凭”)轼而观之,得臣(子玉的字)与寓目(观看)焉。”

[习]

①教养。《论语》278页:子曰:“性相近,习(教养)相远也。”

②讲求。《礼记》874页:儒……过言(说过的话)不再(重复),流言(对待流言蜚语)不极(不追究其来源)。不断(丧失)其(自己的)威(尊严),不习其谋(成功的谋略)。

[系累]束缚、捆绑。《孟子》357页:孟子对曰:“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

[熄]平安无事。《孟子》395页:景春曰:“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息]

①生长。《孟子》466页:孟子曰:“……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滋润),非无萌蘖(新枝嫩芽)之生焉。”

②泯灭、消失。《礼记》852页:使其(乐歌)声足乐(足以令人快乐)而不流(放纵),使其(乐歌)文(文辞)足论(足以明晰)而不息……

[细]

①琐碎。《春秋左传》941页:为之(吴公子季礼)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指政令之喻),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②细人:小人、品行不端的人。《礼记》805页:曾子曰:“尔(曾元)之爱我也不如彼(指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迁就)。”

[隰]洼地。《诗经》722页:隰有苌楚(弥猴桃),猗傩(同“婀娜”,枝条柔美的样子)其枝。

[喜]请吃酒菜。《诗经》727页:同我妇子,盍(往田里送饭)彼南亩(南边的天地),田略(农官)至(致)喜。

[析]

①劈开。《春秋左传》919页:(宋人华元)曰:“寡君使元以病(困难)告:‘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àn烧火做饭),虽然,城下之盟(敌军兵临城下被迫订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

②砍。《诗经》772页:陂彼高冈,析其柞(zuò栎树)薪(当柴烧)。

[牺象]即牺尊、象尊,古时酒器,外形像兽形。《春秋左传》959页:孔丘谓梁丘据曰:“且牺、象不出门,家乐不野合。”

[翕]聚合。《诗经》741页:兄弟即翕,和乐且湛(长久)。

[熙]光明。《诗经》794页:维清(清明)缉(延续)熙,文王之典(法则)。肇(开始)肇(祭天)迄(直到)用有成(建立国家),维周(周朝)之祯(吉祥)。

[下学]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或研习社会方面错综复杂的事情。《论语》239页: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天命)。”

[下贤]小心谨慎地对待贤士。《礼记》861页:子曰:“……彰(彰显)人之善(善行)而美(赞美)人之功(功绩),以求下贤。”

[狎]

①亲近。《礼记》802页:贤者狎而敬(敬重)之,畏(敬畏)而爱(爱戴)之。

②轻视、轻忽。《春秋左传》947页: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夫烈火,民望而畏,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朋(多)……”

[狭]节奏急促。《礼记》848页:广(节奏缓慢)则容(包藏着)奸(邪恶),狭则思欲(刺激欲望)。

[辖]车轴头的拦铁。《春秋左传》944页:(子产回答晋之文士伯斥其毁垣)对曰:“(晋文公时)诸侯宾至,甸(甸人,管柴或的官)设庭燎,仆人巡宫(客舍),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

[瑕]

①玉上的斑点。《春秋左传》953页:(晏子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对曰:“……故《诗》曰:‘德音(本指美德,此指美好的音乐)不瑕。’”

②过、去,有痊愈之意。《诗经》788页:肆(因此)戎疾(大灾难)不(助词,无实义)殄(断绝),烈假(大病)不(助词,无实义)了瑕。

[遐不]为什么不。《诗经》777页:心乎爱矣,遐不谓(说、讲话)矣。

[暇]空闲。《诗经》782页: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夏]大。《诗经》713页:于(叹词)我乎,夏屋渠渠(深而大的样子),今也每食无余。

[先]

①使动用法,使……先,即推让。《礼记》878页:爵位相先(接受爵位能相互推让),患难(遇到灾祸)相死(争相献身)也。

②先生:长辈。《论语》74页:子夏问孝。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吃喝)。”

[鲜]

①xiǎn少。《论语》108页:子曰:“以约(严于律己、约束)失(犯错)之者鲜矣。”

②珍视、重视。《诗经》765页:四牡(马)彭彭(马跑的蹄声),王事(公事)傍傍(无穷无尽)。嘉(夸奖)我未老,鲜我方将(强壮)。

[陷]

①陷害。《论语》138页:子曰:“和为其然也?君子可逝(同“折”,挫折),不

可陷也。”

②过分、失实的地方或程度。《孟子》363页:(孟子)曰:“访辞(偏颇之辞)知其所蔽(片面),淫辞(过分之辞)知其所陷,邪辞(怪论)知其所离(离奇),遁辞(闪烁之辞)知其所穷(理亏)。”

③同“谄”,阿谀奉承。《礼记》876页:儒……上(君王)答(采纳其言)之,不敢有疑(怀疑、二心);上不答,(儒者)不敢以陷。

[闲]

①同“限”,法度。《论语》310页: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②闲暇:安定、稳定。《孟子》366页:孟子曰:“国家闲暇,乃是时,明(修明)其政刑(政治法律制度)。”

[显]

①名扬诸侯。《孟子》361页:(公孙丑)曰:“管仲以其君霸(称霸天下),晏子以其君显。”

②扬名。《礼记》860页:子(孔子)言之,归(不被任用就回去)乎!君子隐(隐退)而显心,不矜(自持)而庄(庄重),不厉(严厉)而威(有威望),不言(言语)而信(获得信任)。

③马背上的皮件。《春秋左传》908页:晋车七百乘,显、蚓、鞅、斗。

④显明、突出。《春秋左传》949页:叔向(晋大夫)曰:“……《馋鼎之铭》曰:‘昧旦(黎明)丕显(丕,大。即政绩显赫),后世犹怠(偷闲懈怠)。’”

[羡]增加。《孟子》397页:(孟子)曰:“子(彭更)不通功(交易成果)易事(交易物资),以羡补不足,则衣有余粟,女有余布。”

[险]

①指乐曲的变化多而繁复。《春秋左传》941页:为之(吴公子季礼)歌《魏》,曰:“美哉!砜砜(轻飘浮动)乎,大(粗犷)而婉(婉转),险而易行(流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②险易:偏义复词,平坦。《礼记》872页:儒……道涂(同“途”)不争险易之利(便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冷暖调和的地方)。

[县]同“悬”,悬挂、挂着。《春秋左传》906页:齐侯(孝公)曰:“室如县磬(百姓家里空荡荡的就像挂起来的磬),野无青草,何侍而不恐?”

[献]

①进言、指出。《春秋左传》953页:(晏子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对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1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②献体:脱光衣服。《春秋左传》955页:夏四月,光(公子光)伏甲(武士)于堀室而享(宴请)王……羞(同“馐”)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馐者坐行(双膝着地而行)而入。

[乡原]

①好好先生。《论语》285页:子曰:“乡原(同“愿”),德之贼(害)也。”

②原,同“愿”。乡原,即表面谨慎,实则欺世盗名的人。《孟子》504页:孟子曰:“……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为乡原乎!乡原,德之贼(害)也。’”

[乡]

①居。《孟子》446页:孟子曰:“……孔子曰:‘操(把握住)则守(存在),舍(放弃)则亡(失去);出入无时(没有一定的时候),莫知其乡。’”

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过去。《孟子》448页:孟子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同“德”,感激)而为之。”

同“向”,向往。《孟子》460页:孟子曰:“君不乡道(道德),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③同类(人)。《礼记》869页:子(孔子)曰:“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有共同的好恶)。”

④春秋时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春秋左传》892页: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国),公(鲁庄公)将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⑤不久之前。《春秋左传》892页:乡役之三月,郑伯(文公)如楚致其师(把军队交由楚人指挥)。

⑥乡者:乡,同“向”。即刚才。《礼记》819页:子贡先入(进去),阍人(守门人)曰:“乡者已告(通报)矣。”

[详]详尽地、仔细地。《孟子》421页:孟子曰:“博学而详说(解说)之,将以反(返归)说约(简约)也。”

[象]符合、吻合。《礼记》846页:然则先王之为乐(创制乐)也,以(当作)法(方法)治(治理民众)也,善(恰当地使用)则行(民众的行为)象德也。

[相]

①辅佐、辅助。《春秋左传》944页:公(鲁哀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郑简公)以如晋。

②担任傧相,负主持会议之责。《春秋左传》959页:夏,公(鲁定公)会齐侯(齐景公)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

③相恶:不和。《春秋左传》929页:鹆(yù)至(晋人)曰:“楚有六间(缺陷、弱点),不可失也:其二卿(子重和子反)相恶,王卒以旧;郑陈(同“阵”)而不整……”

[享]宴请。《春秋左传》955页:夏四月,光(吴公子光)伏甲(武士)于堀室而享王……

[小德]小节。《论语》310页: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同“限”,法度。),小德出入可也。”

[小道]各种知识和技能。《论语》306页: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可取之处)焉。”

[小体]次要部分。《孟子》451页:孟子曰:“从(注重)其大体(重要部分)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小功]服丧五个月的尽孝期。《孟子》492页:孟子曰:“不能三年之丧,而缌(sī细麻布,此处指三月之丧)小功之察(仔细讲求)。”

[效]奉献。《孟子》359页:孟子对曰:“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嚣]喧哗。《春秋左传》929页:楚子(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王曰:“骋(奔跑)而左右,何也?” (伯州犁)曰:“召军史也。”“皆集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恭(帐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同“撤”)幕矣。”曰:“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哓哓]xiāo由于恐怕而发出的惊叫声。《诗经》733页:予室翘翘(危急的样子),风雨所飘摇,予维音(心中的声音)哓哓。

[邪辟]奇谈怪论。《孟子》363页:(孟子)曰:“邪辟知其所离(离奇)。”

[挟]倚仗。《孟子》437页:孟子曰:“不挟长(年龄大),不挟贵(地位高),不挟兄弟而友。”

[亵]亲近。《礼记》811页:(杜蒉)曰:“调(李调)也,君之亵臣也。”

[谢]道歉。《礼记》817页:(黔敖)从(追赶)而谢焉,(饿者,齐人)终不食而死。

[携]游离。《春秋左传》941页:为之(吴公子季礼)歌《颂》,曰:“至矣哉!……迩(亲近)而不偏(逼迫),远而不携。”

[泄]减少。《春秋左传》953页:(晏子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对曰:“……济(增加)其不及,以泄其过(太重、太多)。”

[颉]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诗经》694页:采采苤苜,薄言(发语词)咭(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之。采采苤苜,薄言颉之。

[偕]

①品种齐全。《诗经》746页:物其旨(味道真美),维其(因为如此)偕矣。

②偕作:一起行动。《诗经》712页:王(国家)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信]

①信用、守信用。《论语》83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相信。《诗经》760页:君子屡盟(发誓),乱(祸乱)是用(因此)长(增长)。君子信盗(谗言者),乱是用暴(凶暴)。

②当真、确实。《论语》233页: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公叔文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获取)乎?”

③诚实。《论语》237页:子曰:“不逆(预先揣测)诈(欺诈),不亿(同“臆”,揣测)不信……”

④取得信任。《论语》309页: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使……劳累)其民,未信则以为厉(虐待)己也。”

⑤确实。《孟子》442页: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⑥同“伸”,使……伸直。《孟子》450页: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疼痛)害(妨碍)事(做事)也。”

同“伸”,伸张、付于实际行动。《礼记》876页:儒……虽危(身体遭到危害),起居(日常行动)竟信其志(志向),犹将不立百姓之病(痛苦)也。

⑦反训释词法,背离。《礼记》864页:子(孔子)曰:“……信(诚信)以结(团结、联系、影响)之(民众),则民不信。”

⑧诚信。《礼记》870页:子曰:“……故君子寡言(不必多讲空话)而行(多做实事),以成(成就)其信(诚信的美德),则民不得(不会)大(夸大)其美(美德)而小(掩盖)其恶(恶行)……”

《礼记》864页:子(孔子)曰:“……信以结(团结、联系、影响)之(民众),则民不信(反训释词法,背离)。”

⑨信:确实、可信。《春秋左传》944页:赵文子(秦人)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里之赢(同“迎”,接待)诸侯,使吾罪也。”

⑩信亡:同归于尽。《孟子》328页:孟子曰:“……民欲与之信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心]

①思考。《孟子》467页:孟子曰:“存(保持)其心,养(涵养)其性(本性)。”

②心灵。《孟子》481页:孟子曰:“人能无以饥渴之害(妨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③心术:内心情感。《礼记》847页:应感起物(人心受到外物刺激)而动(产生反应),然后心术形(表现出来)焉。

[薪]粗柴。《诗经》754页:尔牧(牧人)来(归来)思(衍字,无实义),以薪以蒸(细柴),以雌以雄(猎兽捉鸟)。

[行]

①动词,行事。《论语》102页: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怨恨)。”

动词,施展。《论语》145页: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动词,出走。《论语》296页:齐人归(同“馈”,馈赠)女乐(歌妓舞女),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动词,逃走。《礼记》803页:(公子重耳之兄申生)曰:“然则盖(通“盍”,何不)行乎?”

②行己:自我修养。《论语》118页: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行首:行道,行列之间的通道。《春秋左传》929页:范羟(qiǎng)趋进曰:“塞井夷灶,陈(同“阵”)于军中,吕疏(疏通)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行人:外交使节。《春秋左传》936页:(声子,楚人)对曰:“晋人与之(子灵,楚人)邢(晋国邑名),以为盟主,汗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教之乘车、射御、驱侵,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焉。”

行露:道路。《诗经》705页:厌渑(潮湿的样子)行露,岂不夙夜(早夜,天未亮时)?谓(同“畏”,害怕)行多露(露水多)。

行言:流言。《诗经》759页:荏染(软弱的样子)柔木,君子树(栽)之。往来行言,心焉数(有数,分得清)之。

[幸]

①侥幸。《论语》135页:子曰:“人之生(生存)也直,罔(不正直)之生也幸而免。”

②表希望语气。《礼记》805页:曾元曰:“夫子(曾子)之病萃(危急)矣,不可以变(移动),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性]

①人性。《论语》278页:子曰:“性相近,习(教养)相远也。”

②本性。《孟子》384页:孟子道(学说)性善,言必称尧舜。

③性术:内在的思想感情。《礼记》852页:声音动静(偏义复词,动,动作,即用动作来表现),性术之变,尽(全靠)于此矣。

[兴]

①激发情志。《论语》282页: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诗可以群(交往朋友)。”

②使动用法,使……恢复。《论语》318页: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隐逸的贤人)。

③发奋。《孟子》473页: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平庸之人)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形]

①情形、状况。《孟子》340页:(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②表现。《礼记》852页:乐(欢乐)必发(表达)于声音,形于动静(偏义复词,动,即动作。借动作来表现),人之道(常情)也。

[刑]

①典范。《礼记》822页:(孔子曰)“……以着(同“著”,表彰)其义,以考(成就)其信(信用),着(揭露)其过(过错),刑仁讲让(讲求礼让),示(昭示)民(百姓)有常(礼法的仪轨)。”

②成功。《礼记》830页:教之以刑,其此之由乎!

③同“型”,作榜样。《孟子》340页:(孟子)“……《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作榜样)于家邦’。”

④法度。《论语》102页:子曰:“君子怀德……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凶]

①年岁收成不好,闹饥荒。《孟子》330页:梁惠王曰:“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②歉收、饥荒。《孟子》444页:孟子曰:“京岁(丰收年),子弟多赖(同“懒”),凶岁,子弟多暴(横暴)。”

③凶矜:凶险。《诗经》775页:曷(为何)予靖(谋划)之(国事),居(置于)以凶矜。

[兄之子]侄儿。《孟子》443页:公都子(孟子的学生)曰:“有性善,有性不喜……以瞽膄(舜父,品行不善)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

[秀]

①庄稼吐穗扬花。《论语》169页: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②草木结籽。《诗经》728页:四月秀蕈(xùn草名),五月鸣蜩(知了)。

[修]

①修养。《论语》142页:子曰:“德之不修,学(学问)之不讲(探讨)……”

②补救。《礼记》831页:杂施(杂乱施教)而不孙(同“逊”,按顺序学习),则坏乱(头脑混乱)而不修。

③作、做。《春秋左传》941页:为之(吴公子季礼)歌《大夏》,曰:“美哉!勤(勤于民事)而不德(不自以为功)。非禹,其谁能修之!”

[朽蠹]腐烂长虫。《春秋左传》949页:晏子曰:“……公(国君)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羞者]羞,同“馐”。即进献食物的人。《春秋左传》955页:夏四月,光(吴国公子)伏甲于堀室而享王(吴王僚)……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

[休]完美。《诗经》735页:哀我人斯(可怜我们的从军者),亦孔(生还)之休。

[许]

①相信、同意。《孟子》340页:(孟子)曰:“吾力足以举百钧(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则王许之乎?”

②兴盛、复兴。《孟子》361页: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当政)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胥]

①皆。《孟子》349页:(孟子)“涓涓(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胥谗(说坏话),民乃作慝(恶)。”

②相。《孟子》408页:孟子曰:“……《诗》云:‘其何能淑(好、做得好),载(助词,无实义)胥友(与)溺(落水)。’此之谓也。”

③茂盛。《诗经》772页:析其柞(zuò栎树)薪(当柴烧),其叶胥兮。

④视察。《诗经》784页:爰及(带着)姜女(妃子姜氏女),聿(yù)来(选定)胥守(居处)。

[畜]

①留住、挽留。《礼记》873页:“儒……不祈(企盼)多积(积累财物),多义以为富(把博学多闻当作财富),难得(得到它们不容易)而易禄(得到俸禄却容易),易禄而难畜也。”

②畜聚:聚集。《礼记》850页:君子听竽、笙、管之声,则思(想到)畜聚(能聚集民众)之臣(下臣)。

[恤民]忧民。《春秋左传》936页:声子(楚人)对曰:“古之治民者,劝(喜欢)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吁]忧愁。《诗经》696页:陟(zhì登上)彼砠(jū有土的石山)矣,我马疲矣。我仆痨(病)矣,云何(多么)吁矣。

 [玄]

①凋零。《诗经》782页:何草不玄,何人不矜(鳏,老年无妻)。哀我征夫,独为匪民(人)。

②玄牡:黑色公牛。《论语》318页:(商汤)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祭祀)!”

[宣]开沟挖掘。《诗经》784页:乃疆(地界)乃理(整治土地),乃宣乃亩(耕种田地)。自西徂(cú到)东,周(周民)爰执事(忙忙碌碌建家园)。

[旋]充实。《孟子》476页:孟子曰:“见(同“现”)于面(脸面),盎(显露)于背(肩背),旋于数体,四体不言而喻(理解)。”

[选]杰出人物。《礼记》822页:孔子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血气]性格气质。《礼记》847页:夫民有血气心知(同“智”)之性(本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但哀乐喜怒并没有规律)。

[穴]打洞。《春秋左传》964页:白公欲以子闾(楚平王之子)为王,子闾不可,遂劫以兵。子闾曰:“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子闾的字)之愿也,敢不听从?……遂杀之(白公),而以王如高府(别府)。石乞尹门(看门)。圉(yǔ养马的地方)公阳穴宫,负王以如昭夫人(楚昭王之妻,惠王之母)之宫。”

[训]稽查。《孟子》351页:(齐宣王)对曰:“仕者世禄,关市(关卡、集市)训而不征。”

[寻]八尺为一寻。《孟子》393页:陈代曰:“且《志》曰:‘枉尺(弯曲着一尺长)而直寻(伸展开来有八尺长),宜若可为(以曲求伸)也。’”

[殉]

①捍卫。《孟子》489页: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②屈从。《孟子》489页:孟子曰:“……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勋劳]功劳。《孟子》489页:孟子曰:“挟(倚仗)贵(权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

[讯]

①灌输。《礼记》830页:今之教者,呻(诵读)其占(通“苫”,竹简)毕(竹简),多其讯言(知识),及于(急于)数(同“速”,快速)进而不顾其安(适应、接收的程度)。

②规劝。《诗经》716页:夫(那人)也不良(不是好东西),歌以讯之。

[熏]香草。《春秋左传》899页:卜人曰:“筮短(不灵验)龟长(灵验),不如从长。且其繇(zhòu)曰:专(专宠)之渝(改变),攘(夺去)公之榆(喜爱的),一熏一莸(yóu臭草),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

[询]商量。《春秋左传》925页:(晋人)吕相绝秦曰:“……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徇]巡行宣令。《春秋左传》933页:(师旷)对曰:“……遒人(宣令官)以木铎徇于路,官师(官员)相规。”

[循]同“盾”,驻扎。《春秋左传》961页: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隽李(越国地名。即报隽李战败之仇)也。遂入越。越子(勾践)以甲(兵士)循五千保于会稽。

                        Y

[晏晏]欢乐的样子。《礼记》862页:子(孔子)曰:“……《国风》曰:‘言笑(又说又笑)晏晏,信誓旦旦(山盟海誓很真诚的样子),不思其反(改变)。反是不思(不再提),亦已(不再空许愿)焉哉!’”

[宴乐]大吃大喝。《论语》267页:孔子曰:“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骄乐,乐佚(过分)游(游荡),乐宴乐,损矣。”

[燕]

①同“宴”,欢乐的样子。《诗经》738页:我有旨(美)酒,嘉宾式(衍字,无实义)燕以敖(同“遨”,游玩)。

《诗经》771页:虽无好友,式(衍字,无实义)燕(同“宴”)且喜(喜庆欢乐)。

②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礼记》831页:独学(独自学习)而无友(没有朋友商量),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违背)其师(老师的教导);燕辟(轻慢邪僻的言行)废(荒废)其学(学业)。

[厌]

①满足。《论语》142页: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孟子》327页:孟子对曰:“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夺取)不厌。”

《春秋左传》964页:子高(楚之叶公沈诸梁)曰:“吾闻之,以险(冒险)徼幸(获胜)者,其求(贪心)无厌,偏重(不公平)必离(离心)。”

②吃饱。《孟子》428页:其良人(丈夫)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

③厌渑:miǎn潮湿的样子。《诗经》705页:厌渑行露(道路),岂不夙夜(天未亮时,早晨)?谓(同“畏”,害怕)行多露(路上露水多)。

[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论语》170页: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将来)之不如今也?”

《论语》213页:(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偃]倒伏。《论语》205页:孔子对曰:“君子之德(品行)风(像风一样),小人之德草,草上加风,必偃。”

[言]

①动词,说话。《论语》229页:子曰:“邦有道,危(正)言危行;邦无道,危(正)行言孙(同“逊”,谨慎)。”

动词,进言。《孟子》378页:(孟子)曰:“……我无官守(官位),我无言责(责任)也。”

动词,商议。《孟子》407页: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②名词,言语。《孟子》473页: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名词,问题。《礼记》859页:孔子愀然(表情改变的样子)作色而对曰:“君子及(提出)此言也,百姓之德(福气)也!固(同“故”,所以)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治民之法)政为大。”

[俨]

①庄重、端庄。《诗经》720页:彼泽(池塘)之陂(水边的陆地),有蒲菡萏(hàndàn荷花)。有美一人,硕大(身材高大)且俨。

②俨然:庄重的样子。《论语》309页: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接近)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严厉)。”

[阉然]指像疗宫那样巴结奉迎之状。《孟子》504页:(孟子)曰:“阉然媚(讨好)于世(世人)也者,是乡原(同“愿”。即外貌忠诚谨慎,实际欺世盗名的人)也。”

[严]

①忙碌。《孟子》379页:充虞请曰:“……使虞敦(管理)匠事,严,虞不敢请。”

②尊敬。《礼记》834页: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淹]沉溺。《礼记》874页:儒有委(赠送)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喜爱的东西),见利不亏(损害)其义。

[衮]yǎn天子的礼服。《春秋左传》916页:将谏,(晋大夫)士季曰:“……又曰:‘衮职有阙(过失),惟仲山甫(周直王的贤臣)补之,能补过也。’”

[颜]

①脸皮。《诗经》761页:蛇蛇(轻率的样子)硕言(大话),出自口矣。巧舌如簧,颜(脸皮)之厚矣。

②使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诗经》763页:习习谷风(东风),维风及颜。将恐将惧,置予于怀。

[养]

①动词,培养。《孟子》417页:孟子曰:“中(品德好的)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动词,赡养。《孟子》428页: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有四支(同“肢”),不此父母之养。”

动词,孝敬父母。《孟子》428页:孟子曰:“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

动词,奉养。《孟子》485页:孟子喟然叹曰:“居(地位)移(改变)气(气度),养移体(体质)。”

②名词,培植。《孟子》467页:孟子曰:“存(保持)其心(思考),养其性(本性)。”

[洋洋]

①舒缓摇尾的样子。校人烹之,反命(复命)曰:“少者洋洋焉,悠然而逝(消失在水中)。”

②水流不息的样子。《诗经》714页:衡(同“横”,横木)门之下,可以栖迟(居住、歇息)。泌(泉水)之洋洋,可以疗饥。

[扬]举起。《礼记》811页:杜蒉洗而扬觯(zhì古代的酒器)。

[要]

①拦截。《孟子》374页:(孟仲子)使数人要于路,曰(转告孟子):“请必无归(回家),而造(赶快去)于朝。”

②同“邀”,求取。《孟子》453页:孟子曰:“今之人修(修养)其天爵,以要人爵。”

③配合。《礼记》852页:行(配合)其缀兆(舞蹈的行列和活动区域),要其节奏,行列得正(整齐)焉,进退得齐(协调统一)焉。

④要言:立下誓言。《春秋左传》908页: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周王)庭,要言曰:……

[窈纠]女子舒缓的姿态。《诗经》718页:月出皎(明亮)兮,佼人(美人)僚(美好的样子)兮。舒(姿态优美)窈纠兮,劳(忧)心悄(忧愁的样子)兮。

[肴]同“崤”,崤山。《春秋左传》914页: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我有之陵(大山)焉……”

[夭]

①肥嫩的样子。《诗经》722页:隰有苌楚(猕猴桃),猗傩(同“婀娜”,枝条柔美的样子)其华(花)。夭之沃沃(有光泽),乐(羡慕)子之无家(没有家拖累)。

②夭夭:桃花含苞欲放的样子。《诗经》693页:桃之夭夭,灼灼(花朵鲜艳的样子)其华(花)。

夭绍: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诗经》718页:月出照兮,佼人(美人)僚(美好的样子)兮。舒(漂亮)夭绍兮,劳(忧)心惨(忧愁烦恼的样子)兮。

[野]粗野。《论语》134页:子曰:“质(质朴)胜文(文饰)则野,文胜质则史(虚浮不实)。”

[叶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因食邑在叶,故称之为叶公。《春秋左传》964页:子西(楚令尹)欲召之(子木之子胜,即白公),叶公曰:“吴闻胜屯(一向)诈(狡诈)而乱(好作乱),无乃(恐怕)害(有害)乎?”

[业业]强壮的样子。《诗经》743页:戎车既架,四牡(马)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交战多次)。

[以]

①动词,给予。《论语》298页:(桀溺)曰:“滔滔者(动乱),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改变)之?”

动词,(被)重用。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同“弛”,疏远)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动词,率领、带领。《春秋左传》896页:弗从,(虞)许晋使(使者假道的要求)。宫之奇(虞国贤臣)以家族行……

动词,带着。《春秋左传》959页:孔丘以公(鲁定公)退,曰:“士兵之(冲上去)!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兵乱之,非齐君(齐景公)所以命诸侯也。”

②代词,此、这样。《论语》316页:子贡曰:“无(同“毋”,不要)以为(做)也!仲尼不可毁(同“诽”,诽谤)。”

③介词,按照、根据、依照。《春秋左传》892页:公(鲁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根据)情(处理)。”

[饴]获取。《孟子》501页:“士未可以言(不该说)而言,是以言饴之也。”

[移]改变、改善。《孟子》485页:孟子喟然叹曰:“居(地位)移气(气度),养移体(体质)。”

[抑]

①连词,或者。《论语》62页: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连词,却。《论语》237页:子曰:“不逆(预先揣度)诈,不亿(同“臆”,猜测)不信(诚实),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连词,还是。《孟子》340页:(孟子)“……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②动词,压抑、限制。《礼记》831页:故君子之教喻(启发诱导),道(同“导”)而弗牵(强行拔高),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遗]

①遗弃、抛弃。《孟子》327页:孟子对曰:“未有人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②留存。《孟子》431页:如以(拘泥)辞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非)有孑(一个)遗。”

③遗爱:流传下来的慈爱的人。《春秋左传》947页: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意]感受、体会。《孟子》431页:以意逆(揣测)志(本意),是为得之(指读诗)。

[彝]通常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孟子》443页:孟子曰:“……《诗》曰:‘天生(生育)蒸民(丞民。丞,众。即人类),有物(万事万物)有则(法则)。民之秉(掌握)彝,好(崇尚)是懿德(美好的德行)。’”

[懿]

①美好的。《孟子》443页:孟子曰:“……《诗》曰:‘天生(生育)蒸民(丞民。丞,众。即人类),有物(万事万物)有则(法则)。民之秉(掌握)彝,好(崇尚)是懿德(美好的德行)。’”

②有深度的。《诗经》727页:女(姑娘)执(提着)懿筐,遵(循着、沿着)彼微行(小路)。

[猗]攀折。《诗经》727页:以伐(攀折)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猗彼女柔(嫩桑枝)。

[役]驱使。《孟子》370页:孟子曰: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被动句)。

[易]

①铺张。《论语》87页:林放问礼之本。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②改变。《论语》298页:(桀溺)曰:“滔滔者(动乱),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③整治、耕种。《孟子》477页: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减轻)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④易行:简易行阵。《春秋左传》936页:(楚之声子)对曰:“……若塞井夷灶,成陈(同“阵”)以当之,栾枝、范羟易行以诱之。”

[沂然]沂,同“欣”。即欣然。《孟子》483页:(孟子)曰:“(舜)窃负(偷偷背着父亲)而逃,遵(沿着)海滨而处(居住),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

[义]

①思想内容。《论语》93页:子谓《韶》:“尽美矣,义尽善矣。”

②从道义上看该不该得的行为标准。《论语》271页: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忿思难(患难、后果),见得思义。”

③原则。《孟子》387页:“治于人者食人,冶人于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④道理。《孟子》437页:孟子曰:“……用(以)下敬上,谓之贵(尊敬)贵(贵人);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薄(接近)贤,具(同“俱”)义一也。”

《孟子》400页: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已]

①罢免。《论语》119页:子张问曰:“令尹文子(斗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②停止、撤职。《孟子》353页:王(齐宣王)曰:“(指“士师不能治士”)已之。”

《孟子》490页: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

 [益]增加。《论语》212页:子路问政。子曰:“先之(率先)劳之(使自己吃苦耐劳)。”请益,曰:“无倦(倦怠)。”

 [逸]

①隐逸。《论语》318页:兴(使动用法,使……恢复)灭国,继绝世,举逸民(隐逸的贤人),天下之民归心焉。

②奔跑。《春秋左传》922页:(晋人解张)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③放回。《春秋左传》936页:(楚之声子)对曰:“行(军队)归者(应返回家的老幼孤疾)而逸楚囚(战俘),楚师宵溃(夜里溃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道德的古语86句
古代经典名人名言
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对我们仍大有裨益
经典启蒙古诗句集锦 喜乐至人 辑
千古名句
收藏|语文课外名句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