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传(赵玉霞作品:11)

   李清照



李氏,名清照。礼部员外郎格非女(1),诸城翰林承旨赵明诚妻。幼有才藻,既长适明诚。结缡(2)未久,明诚即负笈(3)出游,清照书词锦帕送之。尝以所作词函致明诚,明诚叹息,愧弗逮。谢客忘寝食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清照词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称绝佳者,正清照作也。

其舅挺之(4)相徽宗,清照献诗,有云“炙手可热心可寒”。挺之排元祐党人(5)甚力,格非以党籍罢,清照上诗救格非,有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

明诚好储经籍及三代鼎彝(7)、书画、金石刻,连知莱、淄二州,竭俸禄以事铅椠(8),清照与共校勘。明诚作《金石录》(9),考据精确,多足正诗书之失,清照实助成之。靖康二年春,明诚奔母丧于建康,半弃所藏。其年十二月,金人陷青州,火其藏书十余屋。明诚诸城人,而家于青也。

建炎二年起,复知建康府。三年,召知湖州,至行在(10),病卒,清照自为文祭之。既葬,清照赴台州依其弟远。辗转避难于越、衢诸州。绍兴二年,又赴杭州,所携古器物以次失去,乃为《金石录后续》(11),自述流离状。

清照为词家大宗。尝谓:“词自唐、五代无合格者。宋柳永(12)虽协音律而语尘下,张子野(13)、宋子京兄弟(14)、沈唐(15)、元绛(16)、晁次膺(17)有妙语而颇碎,晏元献(18)、欧阳永叔(19)、苏子瞻(20)所作,似诗之句读不葺者。盖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晏叔原(21)、贺方回(22)、秦少游(23)、黄鲁直(24)能知之,晏苦无铺叙、贺少典重(25)、秦专主情致而少故实(26),黄尚故实而多疵病。”世以为名论。

(选自清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七列女·一》

(1)   格非: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文学家,官至礼部员外郎。宋徽宗崇宁元年,朝廷内排挤元祐旧臣,因名列“元祐党”而罢官。后虽复官,仅为“监庙”,是一空头职衔。终年61岁。

(2)   结缡: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即女子临嫁,母亲要给她结上佩巾。语出《诗经·东山》“亲结其缡”。后即以“结缡”指结婚。

(3)   负笈游学:背着书箱到远处求学。

(4)   挺之:赵挺之,字子夫。北宋密州诸城人,徽宗即位后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后因排斥“元祐党人”不遗余力,得宰相蔡京赏识,力荐其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后与蔡京争权,奏罢蔡京。宋徽宗大观元年一月,蔡京复相,罢赵挺之。后病逝于汴京,终年68岁。

(5)   元祐党人:北宋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年号“元祐”,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事,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前后历时九年。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的一派,则被称为“元祐党人”。

(6)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7)   鼎彝:古代祭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三足两耳;彝:古代酒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8)   铅椠:铅,铅粉笔;椠,木板片。皆为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指写作、校勘。

(9)   《金石录》:著录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2000种,为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是北宋以前传世钟鼎、碑、版等金石文字比较全面的集录和研究专著,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11)《金石录后序》:因赵明诚生前已写了《金石录》的序文,列于书首,李清照又作了这篇序,附于书后,故称“后序”。作此序时,其夫亡已六载,个人生活又几经曲折,故百感交集,情不能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后序。

(12)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代表作《雨霖铃》。

(13)张子野:即张先,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与柳永齐名。善作慢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14)宋子京兄弟:宋子京即宋祁,子京是其字。为北宋文学家、词人,更是著名史学家,曾修《新唐书》。其兄长名庠,天圣初年与其同举进士,时称“二宋”。

(15)沈唐:字公述,北宋词人。

(16)元绛:字厚之,北宋文学家、词人。五岁能诗,著有《玉堂集》。

(17)晁次膺:名元礼,一名端礼,字次膺。熙宁六年进士。受官职影响,其词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

(18)晏元献:即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北宋词坛并称“大晏”和“小晏”。其词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及悠闲情致,尤擅小令,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历任要职,曾为宰相,奖掖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去世后封“临淄公”,谥号“元献”,后人亦称“晏元献”。

(19)欧阳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著名散文家、词人。北宋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又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散文家”。曾继包拯为开封府尹,亦很有政声。其词婉丽,与晏殊较接近,但题材更广泛,语言流畅自然。

(20)苏子瞻: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与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词3900余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21)晏叔原:即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工小词。后人称其为“小晏”。

(22)贺方回:即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词人,能诗文,长于词。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善锤炼字句,以深婉浓丽为多。风格承袭温(庭筠)、李(煜),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23)秦少游:即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安居士。北宋词人、文学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24)黄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称黄豫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而庭坚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书法精妙,与苏、米(芾)、蔡并称“四家”。

(25)典重:典雅庄重。

(26)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

译文:

李氏,名叫清照,号易安居士,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飞的女儿,诸城翰林承旨赵明诚的妻子。从小就聪慧有才,成年后嫁给赵明诚。结婚不久,明诚就背上书箱外出求学,清照把词写在锦帕上赠送他。

她曾把所做的词用书信寄给明诚,明诚叹息,自愧不如,谢绝访客,不吃不睡三天三夜,(一口气)填了五十首词,又把李清照的词掺杂在里边,一起拿给友人陆德夫欣赏。陆德夫看后,称赞写得最好的词,恰恰是李清照所作。

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是宋徽宗的右相,清照曾献给公公诗,其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句子。赵挺之排挤“元祐党人”甚为卖力,李格飞因身在“元祐党”而被罢官,清照向官家献诗救李格非,诗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的句子,理解的人士对此表示同情。

明诚喜欢收藏经典古籍及三代时期的钟鼎祭器和书画、金石篆刻,他连续做莱、淄二州知州,把全部俸禄都用来买了典籍版本,清照与他共同校勘。赵明诚作《金石录》一书,考据精确,可以纠正史书上好多遗漏及讹误,幸有李清照帮助完成。

靖康二年春天,赵明诚到建康奔母丧,收藏就丢弃了一半。这年十二月,金人攻陷青州,放火烧了他十余屋的藏书。明诚是诸城人,但家安在青州。

建炎二年起,赵明诚又作建康知府;建炎三年,被召做湖州知州,到了皇上处,不幸生病去世,清照亲作祭文祭奠他。下葬以后,清照奔赴台州投靠其弟弟李远,后又辗转避难于越、衢各州。绍兴二年,又到杭州。身边携带的古器物,逐渐消失殆尽,于是写了《金石录后序》,自述颠沛流离的凄苦情况。

清照是词家的大擘。曾经有评论说:“谈到词人,自唐、五代没有合格的:北宋柳永虽音律准确而用语粗俗;张子野(先)、宋子京(祁)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词中有妙语却很碎;晏元献(殊)、欧阳永叔(修)、苏子瞻(轼)所做的词,好像句读不完善的诗。这全是因为词别是一体,真正懂得的少。晏叔原(几道)、贺方回(铸)、秦少游(观)、黄鲁直(庭坚)是真正懂词的人,可惜的是晏没有铺叙、贺缺少典雅庄重、秦专门注重情致而缺少写实,黄崇尚写实又有许多瑕疵。”世人认为这是有见解的名论


十首李清照的最美的诗词,清丽典雅,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倚剑听雨楼 2017-03-0113:41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性文学家,她写的词词风典雅,语言清丽,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现特辑其诗词十首,一窥才女风采。

01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刻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这首词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

02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03 《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卷上评: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

04《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梁启超所作批语:此词最得咽字诀,清真不及也;又: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05《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06《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07 《浣溪沙》:眼波才动被人猜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写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

清代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云: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08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09《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10《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写离愁,步步深人,层次井然。从语言上看,除了后片用了两个典故外,基本上是从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自然中节,一片宫商,富有凄婉哀怨的音乐色彩。前人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邹袛谟《远志斋词衷》),信不虚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词人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代词人·李清照】之《历代名家评论》
宋代一位知识渊博 才华出众的学者 艺术家(一) ——介绍“别是一家”词人——李清照
一代词宗——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课堂教学实录
青州.李清照 【原创 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