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霜降丨霜叶烂漫,去看看最后的秋天

今日霜降

时光如白驹过隙,记忆里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今天在飘落的黄叶里,我们却只能看到残秋模糊的背影。

2017年10月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更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秋天已是尾声,冬天准备登场。

冬来之前,寒霜先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也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节气,气遇冷成露,露遇寒凝霜,天气由凉变冷。“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风刀霜剑严相逼”,随着霜降的来临,气候越发冷厉,更能体会到秋的严威和肃杀。

霜降,是深秋的最后一回眸,它为秋做最后一个静默的退隐仪式,为冬天的登场做好了预演。



霜降风物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丨“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以后,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以贮存能量,抵御寒冷。豺狼将捕获的猎物一只一只,整齐地摆成一个方形,然后对着天空,发出长长的嗥叫。在古人的观念看来,这种先陈列后食用,是野兽举行的一种祭天的仪式,感恩上天赐给食物,并祈祷山神容忍它对更为弱小的兽类的捕杀。

二候草木黄落丨霜降时节,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木叶飘零。无情的冷风将树叶吹拂得四处飞舞,满野色泽斑斓,一地落叶。林间的小道上,也铺满了落叶,走在上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使得每一脚步,都像在与大地窃窃私语。

三候蜇虫咸俯丨“蛰虫咸俯”,咸是皆,俯首帖耳的“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霜降后,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开始进入冬眠状态。霜降已到,冬天将临,对气候敏感的小虫小兽们,它们不愿意凌霜傲雪,跟严寒做什么争斗,它们只想把洞口堵起来,懒懒地睡上一觉,一觉醒来,又是温暖的春天。

霜降风俗

履霜坚冰至丨在古代,中国古人借助秋的肃杀之气,选择在秋天处决死囚、讨伐敌寇等,但是“止戈为武”,穷兵黩武会国破家亡,于是古人选择在霜降这一天举行阅兵仪式。霜降之日一早,一声炮响后,将士齐聚演武厅,先祭祀旗神,然后阅兵。

《周易》:“履霜,坚冰至。”寒霜满天之后,很快就要冰天雪地,所以要居安思危,而阅兵既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吓阻”手段,也是提醒自己,不可懈怠,横戈待旦,蓄势待发。受霜降日阅兵的影响,民间有了一种风俗,在霜降日的前一天晚上,人们会在枕头旁边,放几粒剥好的栗子,等到第二天凌晨听到炮响后,立即拿过来吃掉,据说这样可以变得更加有力。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霜降并不是只有悲凉和雄壮,还有很多雅事乐事:

红叶醉秋色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浪漫之境一直成为文人雅士的创作源泉。霜降时节,大地白霜,秋风萧瑟,然而漫山遍野的红叶却给这个清寂的世界带来了别样的生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寒秋的斑斓世界里,红叶成了最为明艳,最为亮丽,最为动人的色彩。秋叶胜春花,大家不妨放下手机,去到秋色最浓处,去领略秋日最后的风光。

霜降赏菊丨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也就成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赏菊饮酒,不亦快哉。

霜降吃柿丨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要吃柿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还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类似的说法,乍听不明所以,细细想来,却能体味出民众的淳朴可爱,流水般恬淡的日子充满了暖意。

霜降登高““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暮秋,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红红的枫叶层林尽染,此时,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补霜降丨中国人很重视节气进补,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亦有“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进补,各个地区进补的食品各不一样,闽台地区每到霜降时节要吃鸭子,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山东霜降有吃萝卜的习俗,“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萝卜清肺,正适宜深秋食用。



霜降养生

民间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该如何养生呢?

天气渐寒,宜保养卫气

霜降之后,天气渐寒,此时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多饮水。很多人主张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初秋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适当“秋冻”,但是到了秋末,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不宜“秋冻”,尤其要注意头、手、足等部位的保暖。此外,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冻”。这类病人,寒邪易趁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的发作或加重。

另外,霜降时节,秋风愈发急劲,秋风扫落叶,大有摧枯拉朽之势。此时就需要防止风邪入侵,引起咽炎、气管炎等。秋风往往在精神放松时入侵,也被称为“贼风”,保暖防风,重在小心。

饮食调养,重平补

霜降之时乃是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中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应以平补为原则。

秋季偏燥,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元代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冬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梨、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运动养生,霜降防病

由于天气变冷,气候干燥,霜降期间,对疾病的防护,不可疏忽。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应该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水果和蔬菜。此时,由于身体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会使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坚持医生的指导治疗。另外,人的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使疼痛加重。所以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值此暮秋,宜收神敛气

露结为霜,万物枯损之时,容易引起悲秋情绪,加上气候寒冷,有些旧病易复发,此时也被称为“多事之秋”。霜降期间,不仅要注意防寒、防秋燥,也要防秋郁,古人云“天下之物,纡徐柔和者多长,迫切急躁者多短”,我们当平和心态,放松心情,可以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羊肉等,还要注意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冬未至,寒霜先降,百木枯,心自悲凉。古人比较容易伤春悲秋,也正因此,才写出了情感至深的千古文章。秋,是一个容易引起人心底最柔软情感的季节,从满目金黄,到遍地枯黄,我们目送的是一个季节的流逝,迎来的是一段生命的成长。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可不必伤悲,冬要来了,想起大雪纷飞,又将是一阵悸动。暮秋,我们会感叹伤感,但更应珍惜当下易逝的美景。生命永远有惊喜,沉静的送走昨天,欣喜的迎接明天,不管季节如何更换,生命永远美好而温暖。

本文参考自《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霜降节气养生
当二十四节气遇到矿物晶体
爱看
贵阳银行·【爱莉说】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二十四节气 之 白露
霜降:凄凄凉意升,绝美秋止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