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隔千里兮共明月



(题图摄影:黄晓华)


上一篇说到,明月本是无情之物,经过从先秦到魏晋的诗人们的不断探索和积累,逐渐变得有情,形象越来越鲜明,内涵越来越丰富。到了南朝刘宋时期,一个最重大的突破终于到来了。


有一位在文学史上名气不大的诗人,叫做汤惠休,他在《怨诗行》中写道: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

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


这首诗是对曹植《七哀诗》的模仿与继承。“含君千里光”的意思大概是说,月光中包含有丈夫从千里以外投射来的光辉。此句深切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崇拜和思念。


汤惠休的朋友鲍照,名气就大多了。他的《玩月城西门廨中》写道: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此诗主旨是对月亮的赏玩,并非写相思,但是写十五、十六日满月时,光芒普照,千里同瞻,也同样指出了月光跨越巨大空间的能力。


与汤惠休、鲍照同时的谢庄,在其《月赋》中有一首楚辞体歌诗: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我心爱的美人啊,你是如此的遥远,音书断绝,芳尘难觅。我与你远隔千里,身边风物山川皆迥异,却共有这一轮明月,这真是你我的幸运。我在望着这轮明月,相信你也正在望着它吧?你我的目光,在明月上交汇了;你我相思的情意,在月光中纠缠、融合了。正如宋朝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所说:“月轮当空,天下之所共视,故谢庄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盖言人虽异处,而月则同瞻也。”




妙就妙在这个“共”字。在刘宋以前的诗人们,最多只是想象月光也能够照到对方的身上,却没有设想对方此时是否也在看着月亮,在作着同样的设想。谢庄用一个“共”字,将这最后一层壁垒也打穿了。双方不但共有这一轮明月,还共有望月的动作,共有千里的相思。在曹植那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明月虽然已经成为有情之物,却还只是起到陪伴相思之一方的作用。而到了谢庄这里,它已经成为相思双方情感交流的中介物。而互相思念的人呢,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被动地被月亮勾起情思,而是开始主动地向月亮发送感情的信息,希求这美好的、高悬的明月,能够跨越地理空间的阻隔,传递相思的情愫。


汤惠休、鲍照、谢庄三人的作品,在思路上有相近之处,或许互相之间有影响,但时间先后不好考证。无论如何,真正取得大突破的是谢庄。中国人依靠月亮来传情的思维方式,至此终于定型了。后来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千里共婵娟”,乃至近时的歌词“明月千里寄相思”,都由此生发而来。


一直到此时,明月寄托的思念,大都是男女室家之间的相思之情。接下来,慢慢开始扩散到了朋友之间。南齐谢朓《怀故人诗》: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


这是较早的见月怀友人的诗作。


其后南梁何逊的《与苏九德别》也是这类作品: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当然,男女相思仍然是主流。许多诗作中,都可以很明显地可以看到谢庄的影响。梁武帝萧衍《边戍诗》:


秋月出中天,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各怀离别思。


从诗题来看,应该是写边塞征人与家中妻子的互相思念的,但是在短短的四句中,并没有把边塞戍守的内容坐实。真正意义上的借月亮抒写边愁的诗,还得等到唐代了。


梁元帝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其四):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

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颺。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读曲歌》:


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


以上这些,也都是月下相思的佳句。





《读曲歌》中的这两句,犹可玩味。把明月与春风相比,显出它的优长之处。实际上,汉魏以来的诗人,在远地相思的寄托物上,是做了多种尝试的,并不仅限于明月。当时交通、通信都极不发达,区区几百里,就可以成为很大的地理阻隔,让相爱的人儿无法团聚,音信难通。于是人们把思念之情寄托在那些可以穿越地理阻隔的事物上,比如风,比如云,比如日光、月光。


徐干《室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写一位思妇,希望自由来去的浮云能够帮自己与丈夫接通音信。但是白云飘摇不定,太不靠谱,肯定不能完成寄信的任务,还是算了吧。


曹植在这方面的尝试是做得最多的。他的《杂诗六首》其三: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景”,是阳光的意思。思妇希望变成日光,向南飞驰,去照见自己从军九年不归的丈夫。这个想象很惊人,不过后继乏人。究其原因,大概日光太强,少有人对着太阳直视抒情。而且白天是人们为生活辛苦劳作奔波的时候,来不及搞那些幽婉缠绵的东西。夜晚才有闲工夫,更重要的是,睡觉前是人情欲最旺盛的时候,感情需要也最浓烈。月亮在此时登场,有些趁虚而入的意思,在天时上就远胜太阳。而月光的质地亦轻柔绰约,比强硬灼人的日光要温存体贴得多,用它作信封,来装思念的彩笺,那是再合适也没有了。日光竞争不过月光,自然毫无悬念。




曹植的《七哀诗》真是一首杰作,既用了明月意象: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又用了风的意象: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这个比喻是如此的新鲜,如此的情深一往,如此地具有想象力,使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后来许多诗人,都继续发扬了这个创意。


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白《长相思》: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李白《子夜吴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对啊,风与月一样,也是可以跨越万里关山传送情意的使者。但是《读曲歌》却将二者仔细作了一番比较:“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我们都知道,选择快递公司、外卖饭店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些能够按时送到、保质保量又保值的有信用的商家。春风虽比浮云要靠谱一些,但是终究行动不能完全预测,信用不能完全保证。相比之下,还是月亮的服务稳定可靠多了。所以,经过客户们长期观察、货比三家之后,明月公司稳稳地位居榜首,实现了对情感快递市场的垄断。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就是明月公司最自豪、最惊才绝艳的胜利宣言。


当然,从汉魏以来,明月意象得到了多方面的挖掘,不仅限于怀人与相思。如汉乐府民歌《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阮籍《咏怀》“薄帷照明月,清风吹我襟”;温子升《捣衣诗》“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阴铿《五洲夜发》“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等,都是咏月的名句。不过开发得最深入,艺术造诣最高的,仍然当属怀人相思这一路无疑。

 

 (本文中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朋友们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书生赵孟”,微信号:shushengzhaome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光下的思念
春风十里扬州梦
诗词闯关试卷
读月
唐锦禄:散文: 中秋说月
行吟丨月圆中秋,我们与诗共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