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11特别策划】在古代当个快递小哥有多难?


古代快递业态:和快字没啥关系,重点是“递”    

— 业态 —

我国最早出现送信的说法是在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着边塞将领向天子报告军情的文本内容,里面有“来鼓”两个字,“来鼓”这个词类似今天的通讯侦察兵。据《周礼·秋官》记载,当时的周朝政府设置了一个官职叫“行夫”,并要求他们“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意思是虽然路老难走了,但慢慢走也得给我送到。这应该是快递行业较早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诗叫《出车》,里面有“王室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的句子,意思是难道我不想家吗?是因为有紧急的军书啊。这个军书,应该就是由当时的快递员传递的。

对于特别紧急的情报,还有相对比较快的传递方式——烽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结果美人“微微一笑很倾国”,大周朝百年基业,就这么被周幽王这熊孩子给整倒闭了。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更好地方便信息传递、统治人民,秦始皇设立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覆盖全国的驿站网络。秦汉时设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亭和驿的负责人干的活儿有点像村长:平时给大家评评理,管管事儿,组织村民巡个逻。但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和“驿”又承担了快递接收、转运站的功能,比如刘邦,在秦朝的官职就是“亭长”。

在没有火车的时代,朝廷的文书由快递员快马加鞭地递出或送回,中途经过驿站,下马休息,补充食物和草料或更换马匹,再向下一个驿站进发。到了唐玄宗时,据说全国大约有1600个驿站,其中水驿200多个,陆驿约1300个,水陆相兼驿近百个,快递小哥约两万人,景象已经非常壮观了。

古代快递小哥:不可描述的职业        

— 职业 —

1.最方便的快递员——你的鲤鱼到了!

上面说的驿站,多为官府文书传递使用。在古代,你要是写封家书,给家里寄点稻香村点心什么的,只能靠民间的土办法传递,有点儿像今天的代购,就是你家亲戚朋友邻居正好要去个什么地方,你要给那个地方的某个人带东西,就托这些人帮忙给捎过去。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里面有几句诗,是这么写的: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人,可能不太明白,一个帮忙捎信的客人从远方来了,给了我两条鲤鱼?让儿子煮鱼,鱼肚子里怎么还有书信?古代人用鲤鱼放书信,那得多腥?也是重口味啊!

先等等,此鲤鱼非彼鲤鱼。这里的“鲤鱼”是指鲤鱼形的木匣子,有底有盖,而当时的信就放在这样有创意的木匣子里。这种木匣子既可以为信的内容保密,又能保护信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比现在的信封可奢华多了。

“烹鲤鱼”也是作者很可爱的一种写法,意思是把这个木匣子打开,上下一分,感觉就像是把活鲤鱼剖腹一样。信里写了点啥呢?前面说“记得饭要多吃点啊”,后面说“我好想你”。如此朴素的文字却有最直白热烈的感情,谁说古人不懂浪漫呢?

这个带信的“客人”应该就是丈夫的朋友或乡亲,正好从丈夫所在的地方,回到或路过妻子所在的地方,因而承担了帮带东西的任务。《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唐代诗人岑参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都点明了这种民间快递员的传信方式。

2.最极速的快递员——皇上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任务

前面说了,大部分古代老百姓是享受不到专业的古代快递服务的。在古代,能享受到现代这样坐在家里下单,没几天快递员上门送货的便利生活的,只有皇帝或皇室成员。他们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动用驿站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满足他们的私欲。而需要快马加鞭传递的货物,大部分是生鲜、水果之类极难储存的东西。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爱吃荔枝,“必欲生致之”,意思是一定要吃新鲜的。荔枝的主要产地在四川、广州,离当时的首都西安很远,而荔枝又极难储存,“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宠爱杨贵妃的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他“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也就是说,新鲜的荔枝在四五日之内,就送到数千里之外的贵妃面前了。动用最便利的驿路,最快的驿马,让当时的快递员承受最大强度的旅途奔波,只为让妃子吃上一口鲜荔枝,真可谓作天又作地,当然,唐玄宗这个皇帝也快“作”到头了。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无讽刺之意。

韩愈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孔戣写的的《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也记载了当时皇帝为了吃鲜货劳民伤财的一件事儿,墓志铭里说“明州岁贡海虫、淡菜、蛤蚶可食之属,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其中的“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递夫”就是指当时的快递员。宁波出产的海货送到西安,每年差不多要用到四十三万六千多个快递员,可见皇上的喜好会给下层人民带来多大的辛苦。幸好孔戣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他“奏疏罢之”,劝皇上中止了这个行为。

3.最倒霉的快递员——我送的快递,没有一件能平安到的

《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里,有很多人曾经承担过快递任务。比如神行太保戴宗,传递紧急军情的时候,把两个甲马拴在腿上,能日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能日行八百里。宋代有为战争专设的军邮制度“急递铺”,就是最快档“金牌急递铺”,也不过日行五百里。戴宗可以抵得上宋江的重要军事武器。

而另一个快递出身的人,是杨志。他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倒霉的快递员。

他刚出场的时候就挺衰的。当时的道君皇帝,也就是宋徽宗特别喜欢那些奇花异石,各地官员就想尽办法帮皇帝搜罗,组成“花石纲”(“纲”是一种编组的名称,比如五十匹运载货物的马称为“一纲”),派专业快递员给运到京城去,杨志就是那些快递员中的一个。本来挺靠谱的,谁知道中间倒霉,遇到天灾,“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走任,逃去他处避难”。后来幸而得到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做了提辖使,本来前途一片光明。

谁知道梁中书又派他送快递。

这次的货物是梁中书巴结自己的老丈人蔡京,为他准备的生日惊喜“生辰纲”,价值十万贯。启程那天,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防身的家伙很齐备。路上“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跟快递小哥平时上下班的时间差不多。由于他为人严苛、不知变通,也由于晁盖等人细密筹划,太过狡猾,他的运输团队惨被忽悠,都吃了蒙汗药,生辰纲被梁山泊好汉劫掠一空。

因为怕蔡京给差评,杨志逃跑了。古代快递员真难做啊。

4.最牛的快递员——从快递到皇帝

由于快递这一行业对于时效的要求比较高,古代的交通条件又非常有限,时间全部是由快递小哥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地长途奔波、争分夺秒地赶出来的。快递员生存艰难啊!

唐律规定,如果文书晚到一天,快递员就要被杖责八十下,晚到两天,杖责数目更要加倍。私裁驿员驿马要罚,快递员到驿站不换马要罚,文书误投、私拆书信等,都要罚得很重。这种种压迫,导致了唐武宗时期甘肃的驿丁起义。由于驿卒们平时掌握着国家的通信命脉,他们一起义,就等于西部的通信渠道断了,驿卒的速度又很快,千里奔袭,造成了封建统治阶层很大的慌乱。

据《明史》记载,明朝末年,边患四起,朝廷需要用钱,当时的兵科给事中刘懋给崇祯皇帝出了个昏招:“议裁驿卒”,想把体制内的快递员的数量减一减,崇祯愉快地同意了。

不久以后,在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宁夏银川,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快递员,因此而丢掉了工作,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失去了收入来源,他无力偿还之前欠下的债务,被债主告到官府,被判戴着镣铐游街,又差点丢了性命。逃出来之后,他杀了债主,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建立了名叫“大顺”的新王朝,一度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皇帝,自立为帝。

从驿卒到皇帝,李自成的成名史在很多“草根”出身的皇帝里面也算传奇。如果早知今日……

崇祯皇帝当年说什么也要先把刘懋打一顿再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递”在古代早就有,不但日行五百里,而且还是个易掉脑袋的活
中国古代最神秘的行业,个个身怀绝技,有人因失业推翻整个王朝,有人因此当上皇帝
李自成当过四年快递小哥:在古代当个快递员有多难
【古今中外】不只有驿站,还有民营快递,古代快递哪家强?
杨贵妃吃一次荔枝,快递费要花多少钱?
由杨贵妃吃荔枝引发的一件小事:唐代的快递有多发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