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洪建:我的世界因你而灿烂

梅洪建,现任教于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知名班主任工作者,“培育-发展”教育理念首倡与践行者,“苏派班主任”年度人物获得者。为《班主任》《教师博览》《教师月刊》等15家杂志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师报》等22家媒体推介名师,《河南教育》《福建教育》等报刊专栏作者。出版《非常语文非常课》《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特立独行做教师》《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等专著六部。


“我生命中的关键人物”,想都没想,就决定去写你——我的女儿。

因为是你,让我这个爸爸深深浅浅却稳稳地走在了教育的路上,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我的世界因你而灿烂。


那是12年前,你还没有出生,妈妈摸着自己的肚皮幸福地对我说:“老公,你要当爸爸了,要学习当个好爸爸啊!”是的,我和你的妈妈十分相爱,她娇小玲珑的样子每每都能触动我的心弦,自然,她的每一句话,我都愿意去听。


后来很多人问我:梅老师,你最初是如何爱上教育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个好爸爸。


你知道吗?就在你出生地无锡的一个学校的报告厅里,我和你妈妈并肩而坐,聆听一个专家的讲座。突然,你的小脚踢了一下妈妈的肚皮。忘记了偌大的报告厅里周围有众多的人,你妈妈脱口而出:“老公,宝宝踢我了!”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我还是把手伸到了你妈妈的肚皮上,第一次,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


从那天开始,不太爱看教育书籍的我,开始了儿童教育书籍的阅读。现在你也能看到,咱家有一个柜子,是专门放家庭教育书籍的,里面有卡尔威特、蒙台梭利、切斯特菲尔德、朴英淑、孙瑞雪、孙云晓、尹建莉、李跃儿、凌志军、李坤珊等人的书。这些书籍让我明白了婴幼儿生命的伟大与成长的神圣。尤其是蒙台梭利的成长圆环理论,让我第一次对生命有了敬畏。蒙台梭利认为,人的成长有四个区域。最里面的是红色区域,代表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是理想人格所指向的区域。红色区域外面是蓝色区域,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外界影响的婴幼儿所处的区域,也是一个可以自发地向红色区域靠拢的区域。也就是说,孩子,是自发地趋向真善美的。而蓝色区域的外围,则是白色区域,是正常的成人所处的区域。与蓝色自发地向红色区域靠拢相反,白色区域的人是自发地向外靠拢。而白色区域的外围是深红色区域,是由各种罪犯和神经不正常的人组成的区域。也就是说,成人是趋向于“坏”的,而孩子却趋向于“好”。倘若我要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强加在你身上,那将是多么悲哀。


这个理论,让我明白了要敬畏孩子。


而后来的一件事情,更是印证了蒙台梭利的观点,也成了我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当然你可能不会记得,因为那时你才三岁。


那天,因为你的调皮,爸爸对你发火了。当时你的泪花在眼眶里闪烁,但没有流出来。过了没多大会儿,我还在生气,你却拿了一盒牛奶对我说:“爸爸,喝牛奶,我原谅你了。”


“我原谅你了。”还用追究错在谁吗?不需要。女儿,你用行动证明了我的渺小。我还会不发自内心地敬畏孩子吗?


正因为懂得了敬畏孩子,我才在构建自己的“培育-发展”教育理念的时候,把教师(成人)放在了很低的位置,把教师的工作本位定位为“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动起来的舞台”,而不是以一个先知的形象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或者引导甚至强令孩子该如何做。我甚至说,如果孩子愿意选择欺骗,我就愿意选择相信。这点被很多人批评,说纵容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出于爸爸对孩子的相信,坚定不移的相信。不仅是因为蒙台梭利的观点,还因为你的行为的印证。


如果不是因为你而去阅读,我不会构建起这个听起来有些“叛逆”的理论。张万祥老先生也说,是我的“培育-发展”理念,让班主任的“不瞎忙”成为了一面猎猎的旗帜。


当然,我也不想滥用自己的谦虚,让你误以为爸爸的理论就是“叛逆”。毕竟不少人说:“你哪里是叛逆,你是教育最真实的信徒。”是非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爸爸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帮助了很多大哥哥和大姐姐,也逐渐影响着更多的老师。


下面这件事情,发生在你出生前。


“很遗憾,胎儿身上有现在很少见的弓形虫。出生后要么有智力缺陷,要么出现身体缺陷。”医生用充满歉意的手势和语气告诉我们夫妻俩。



那是2004年12月,在无锡一个传染病研究所里医生说的话。


无数个日子我的头贴近你妈妈凸起的腹部,幸福地喊着 “宝贝”。难道我的宝贝会有某种缺陷吗?我和你的妈妈木木地走出研究所的大门。就在即将跨出门口的刹那,你妈妈的眼睛里透出一股狠狠的坚毅:“老公,无论孩子有没有缺陷,我都要把她生下来,因为她是一条生命,她是我们的孩子。”我紧紧地握住你妈妈的手。“如果她有缺陷,我们就十倍百倍地去爱她,因为她是个可怜的孩子;如果没有缺陷,我们就千倍万倍地去爱她,因为她是上帝对我们最大的恩赐。”你妈妈是一个伟大而坚强的女子,所以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妈妈更爱你。


2005年5月,你的健康到来让我的世界里阳光一片。也让我深刻地明白:一个孩子能够出生是一种奇迹,能够健健康康地出生更是一种奇迹,而能够在生命的旅途中与我相遇,则是更大的奇迹。

正是因为爱你,爸爸懂得了也要去爱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知道,别人家孩子也重要,也是生命的奇迹。是你的出生

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你从网络上看到的那封信——《未来,美好》,是我写给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妈妈的。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里让所有的花朵绽放,总是会有差异的。因为有差异,所以需要耐心。作为老师,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生命是奇迹,相遇是奇迹。你也从爸爸的书里读过关于杰的故事,关于邰的故事……你总是说爸爸爱别人比爱你多一点。爸爸无法去比较爱的多少,只知道,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和我相处的三年,我都会去珍惜。所以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最好的舞台,让他们都最大化地成为他们自己。


是的,这是爸爸对于教育最深刻的认知之一——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


最大化,需要爸爸的清醒认知和努力付出,需要我设想各种方案,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尽可能的动力。


为了让每个人都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我在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以满足人的归属需要、存在需要、自由和快乐的需要为基本工作立足点,在“金字塔结构”和“班级自主结构”之外,创造了第三种班级生态。在这种生态中,没有班规,没有班干部,有的是人人独立又极为重要的舞台。为了让成长进一步优化,我努力构建孩子们之间的信息互赖、情感互赖、情境互赖、评价互赖等结构形式,让这些互赖凝聚力量、凝聚智慧,进而让温暖和存在呈现,让自由和快乐在教育中被感知。


现在,爸爸每次出去讲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个。


而在每一届孩子离开的时候,我总能舒一口气:孩子们,祝你们未来走好。但女儿你知道吗?只有你,不会只相遇三年,我们是一生的相伴。所以,就注定了,你是我最爱的孩子。


因为爱你,我才懂得去爱别人,去成全别人。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在自己的班级里不安排班干部,不设立班规?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教育,也是管理出效率,没有管理就是一盘散沙。或许我无法说服别人怎么做,但我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


这也是因为你,我的宝贝女儿。


你刚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好。你记得你的第一次转学,但你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告诉过你。那是你小学一年级,还不到一个学期,你的某个老师就对我和你妈妈说:“要好好给你的孩子补课啊,不然赶不上优秀的学生。”当时我和你妈妈的心就凉了,才上学多久啊,就给孩子下如此结论。后来,仔细观察你回家后的神情,我明显感觉你不快乐。你告诉我你的老师总是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你。你知道吗?爸爸好心疼。但我明白了,如果在一间教室里没有真正的平等,是会伤害到很多人的。而平等,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不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是在一个教室里心理上的平等。设立了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一系列职位的班级,孩子们心理上会平等吗?不会。不平等就会产生问题。所以,爸爸就开始摸索取消班干部的班级生态,也就是爸爸前面提到的第三种班级生态。让每个学生在我的班级生态中处于平等的位置,让平等消释矛盾,让平等消释教育中因不平等带来的种种问题。


现实中,我看到了很多因为不平等导致一部分人得到老师的重视,而另一部分人被忽略的情况。尤其是后来,我发现问题学生有三种类型:立场对立型、自暴自弃型、黯然神伤型。他们或和老师对着干,或者自暴自弃,或者躲在一个角落里黯然神伤,甚至因此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些,都源于不平等。


所以,我的女儿,是你让我有了构建平等班级生态的想法,我要让我的学生在与我相遇的美好年华里充满美好。



关于不设班规,也和你有莫大的关系。


有一段时间你是否感觉爸爸特别的烦人?因为爸爸管你太多了。

后来我发现,我管你越多,你就越烦我。如果哪一个阶段我不大管你,你就像只快乐的小鸟,我一进门就伸出两臂:爸爸,抱抱!在爸爸拥抱之后,幸福就会爬上你的脸颊。


不知不觉我的丫头长大了,你开始叛逆,开始讨厌爸爸的管教。但是,如果我给你的是拥抱,你又会对我那么的亲近。那么,我又何必去硬生生地管你,而不给你拥抱呢?就像弹簧,你压得越紧,它的反弹力就越大。


是不是我把学生管得越紧,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呢?由你,我引发了这样的思考。应该是吧。正如渔网和鱼,如果没有渔网,鱼是不会碰到网的。渔网的孔越细密,鱼触碰渔网的概率也就越大。是不是一个班级班规越多,学生触犯班规的概率就越大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现实的教育,就是教师先制定了一系列班规让学生遵守。有班规自然就会有学生触犯班规;有触犯,班主任就要处理学生的问题。处理的问题越多,就证明班级事故越多;为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教师就会强化班规,增加班规的条目。自然,班规条目越多,学生触犯的概率就越大,那么老师就会越忙,师生产生冲突的概率也会增加。


如果不制定班规呢?正如我放松了对你的管理,而给予拥抱一样,或许你真的就不再叛逆了;不用数不清的班规去约束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也不再违纪了呢?


基于此种思考,爸爸开始摸索无班规运行的策略。在不断的求索中,我明白了“无事生非”的道理;同时,也就明白了“有事不生非”的道理。如果我可以给每一个学生一个位置,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停地有事做,那么,不用班规,也不会出事吧。


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班级实践,给每个孩子一个角色。在给予他们动力和尊严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各自舞蹈。没想到,效果极好,不但没有出现任何大的事故,班级还迸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是当下很多教室里看不到的气象。


在外面讲学的时候,很多人会问我:怎么听起来你的班级像神话,不真实?当我一一解释之后,大家又会感觉真的就这么回事儿。


你知道吗?别人言说的“神话”里还包含着这样一些信息——我的学生创造力无限、综合素养极高。


其实,都是源于做事。不是吗?做了事才有能力,才有创造力,才有真正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源于与你12年的相处,爸爸获得了很多荣誉。15年杂志的封面人物,20多家杂志推介的名师,30多个省市的讲学足迹,出了好几本畅销的教育专著,以及其他。不敢多写,是因为你总是说:“爸爸,能不能谦虚点儿?”然后一副不耐烦的假表情。说你假表情,是因为每次爸爸外出,你总是念叨着:“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知道,你内心里也在为爸爸骄傲。


你给了我许多,也不知道将来你还会给我多少启示和多大惊喜。我想说,孩子,你是我人生、事业的重要人物。我的世界因你而灿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学生谋划幸福人生——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班...
未知的未来--「逸鸣冲天」之如何做父亲(4)
班主任工作感受
班规在班级中的作用
【班级管理】严禁与外班学生接触的班规不能定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四)运筹帷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