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地坛》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命、亲情的感悟。

2.把握散文的思想脉络。

3.揣摩语言的抒情风格。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二、作家介绍

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治疗,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曾独处地坛园中15年。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他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和咏叹。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

三、史铁生生活照片展示(幻灯片)

四、理解地坛

(一)展示关于地坛的照片(幻灯片)

(二)地坛介绍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祗(qí)所在。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15个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之天坛举行的,直到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13年(1534年),改叫地坛。

“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正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惟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深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史铁生

五、字词预习

宿sù命:预定的命运。               剥蚀:表面被风化而遭损。

沧桑:沧海桑田,喻世事变化大。     淡褪:(颜色)变淡退去。

亘gèn古:亘,时空上延续不断。     坍圮tānpǐ:倒塌。

坦荡:胸襟宽畅。/地势平旷。       撅juē:折。

捋lǚ:顺着抹过去。/捋luō袖。      蝉蜕tuì:蝉脱去的皮。

熨yù帖:(用字)贴切。/熨yùn斗。   窸窸窣窣xīsū:拟声词。

意蕴:内在意义。                   猝cù然:忽然。

恍惚:神志不清。                   狼藉jí:杂乱不堪。

隽juàn永:意味深长。              恪kè守:严格遵守。

焦灼zhuó:非常不安。

六、快速阅读,感知全文

1.快速阅读

2.思考:

①这样一篇散文是为谁而作的吟唱,其情感脉络是怎样的?

②这样一座地坛是因何而有了寄托,其思想内涵?

明确:这篇散文写自己,写母亲,写自己终为写母亲作出铺垫。

总体思路:寻找,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名家谈创作 ⎮ 杨海蒂:写作源于心灵的召唤
每日荐书20201231
史铁生散文论:面对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
书房 | 杨海蒂: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
史铁生:不幸的是命运,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解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