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12期《广西教育》发文:不能让孩子“补短抑长”



2017-12-25 14:49:43 广西教育·D版2017年12期

 

王营

近日,廣州15岁女孩陈颖妍因为玩自行车速降而成为圈内名人。她坦言自己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妈妈的批评,受到关注也很少。直到接触了这项运动,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才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何为自行车速降?百度的解释是“坠山”,即骑着自行车从陡坡高速骑下或直接跳下,是山地车族最激烈的骑行方式之一。这项运动因极具危险性和挑战性,对车手的体力、耐力、技术、胆量与信心都是一种考验。尽管只是一名初中生,但陈颖妍能在这项运动中取得成绩,说明她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并因这项长处而找回了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优势智能,如果能及早发现它,并创造条件发展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领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是,当前许多家长、老师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曾任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的唐纳德·克利夫顿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的是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就非常痛苦,但兔子爸爸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偏科。看见小兔子每天上学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老师问它是不是因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而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就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上述兔子爸爸、妈妈和老师对小兔子的要求,与时下流行的教育理念何其相似。很多时候,许多家长、老师其实都在让孩子“补短抑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练钢琴,一些家长也不惜重金买一架钢琴放在家里,强行要求孩子没日没夜地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画画,不少家长也想方设法让孩子上美术班,逼着孩子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奥数班”,许多家长也托关系、找门路,强迫孩子就范……

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情可以理解,而作为学校教师,还曲解全面发展的本意就不应该。若以片面的标准衡量,报道中的陈颖妍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挨老师和妈妈的批评,接触了自行车速降运动后,才发现自己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而这一优势与文化课学习关系并不大。但可喜的是,她有一位开明的爸爸,对于女儿的爱好,他不认为是不务正业,而是选择了包容和支持,这是陈颖妍坚持发展自己的长处并取得成绩的强大动力。

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各科平均发展,发展特长也不等于片面发展某一学科,否则就容易变成“补短抑长”。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扬长避短,精心呵护和培养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出成绩。这种因喜欢而产生的自信,往往会反过来促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这是对孩子天性的尊重,也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孩子的优势和特长?唐纳德·克里夫顿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当孩子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心里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他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当孩子在做某件事很少需要别人指点,甚至无师自通;当孩子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符合以上任一条件,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在这件事上具有特长。

很多人会有同感,有些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反复修正或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多想就本能地完成了,这或许就是孩子的优势,也是需要我们细心发现并精心呵护的。

(责编 欧金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经营你的优势
别再关注孩子缺点了,懂得优势教育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更闪耀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
请告诉孩子:这两个习惯,会让你越努力成绩越差
用心教育  以爱护航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