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工艺葫芦代代相传 小葫芦闯出大市场

网易廊坊讯张泰源 刘磊 焦国远文图)葫芦与福禄谐音,象征着幸福与美好,一直受到民间手工艺人的追捧。清朝初年,民间的葫芦工艺传到宫内,供皇室赏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宫廷技艺也开始在廊坊大城县臧屯乡九间房村扎根,并代代相传。

深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来到九间房村,远远望去,一架架葫芦密密地遮盖了村民的院落。葫芦架上,悬垂着一个个胖嘟嘟的葫芦,它们正沐浴着阳光迎风飘摇,非常喜人。

葫芦在我国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浩瀚的民族文化宝库中葫芦也有“创世”“赐子”“祈福”“消灾去祸”等神话传说,是许多民族珍爱的吉祥之物。

九间房村的葫芦种植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清同治年间,由吕姓祖辈吕腾云在同辈一清宫太监手中得到工艺葫芦的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研发出许多新的造型,传给了吕氏后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第六代传承人吕炳为在父辈那里学到技术,并开始试着种植,从此该项技术才得到延续和发展。

目前,九间房村葫芦种植面积500余亩,从事该项技艺的人员有20余人。11月1日,记者探访了这个被誉为“河北工艺葫芦之乡”的九间房村。

吕炳为今年46岁,27岁开始学习、研究制作工艺葫芦,至今从事工艺葫芦制作已19年。

走进吕炳为家的后院,仿佛来到爱丽丝漫游的奇境。他辛苦种出的葫芦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大肚如弥勒佛的葫芦,有俏皮的亚腰葫芦,还有异形葫芦,个个金黄别致,情韵独特。田地间、院子里、房顶上晒了数千个葫芦。大雾天后,许多天鹅般的葫芦慵懒地晒着太阳。

房间里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为葫芦去皮、分拣、挂晒……每年10月底、11月初,是他们最忙碌、最幸福的时候。传承百年的葫芦种植技艺,在新时代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

吕炳为介绍,工艺葫芦主要分为种植、加工两个环节,为了在葫芦品相、花样上别具一格,在种植过程中吕炳为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取之精华融入自己对葫芦造型的独特构思,通过打结、布控、绳勒等手法,打造出理想的花样造型,样式独特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绝美享受。

“在葫芦开始长的时候,就要控制它们的形状。”他边说边在自己的葫芦地里整理着收获的“宝葫芦”。葫芦的生长周期一般是90天,在抛光去皮后,需要在太阳下晒至少两周。然而,要弄清楚什么时候开始控制葫芦的形状并不容易。

“很难说,我要等多久开始给葫芦做造型,这全凭我的观察以及当时不同的自然环境去把握。”吕炳为说。

吕炳为告诉记者,为了让葫芦按人的想法来生长,吕炳为每天都住在葫芦地,及时重调绳子。然而,只靠绳子并不能创造这些奇迹,他还必须用双手慢慢捏葫芦,时间一长就能做出一些特型,比如天鹅弯曲的脖子。

“做葫芦就像赌博一样,我永远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得到我想要的形状,有一点没做好,就会前功尽弃。平时我在正午到下午三点慢慢地捏葫芦,这个时间的温度和阳光使得葫芦比较软,更容易做造型。有时一个小时也捏不完一个,一不小心,葫芦就会捏坏。”吕炳为说。

如今,经过19年的经验积累和奋力打拼,吕炳为培育出了几十个新品种,研究出上百个花样,如:里长城、怀抱子、福禄相连、五子登科、大小天鹅、节节高升、二龙戏珠等多种造型。 现如今,吕炳为种植、加工的工艺葫芦销往沈阳、唐山、福建、厦门乃至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收藏者的好评。

每年到了葫芦收获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葫芦收藏爱好者云集到九间房村500余亩的葫芦地,挑选预定自己喜欢的葫芦造型。小葫芦,大市场,工艺葫芦的种植不仅将传统技艺继续发扬光大,还带动了九间房村的经济发展,让村民的钱袋更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型葫芦的种植与加工技术
河北大城:工艺葫芦助农增收
文房清供葫芦器
清宫佳作,景泰蓝配青金石,百宝嵌大吉大利清供图插屏
(转)工艺葫芦种植技术
种植、加工一体化,这个葫芦园有前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