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文言虚词考题研读



 

华亭蔡宏伟

 

〖五年浙江高考题研读〗

 

【2013】《送丁琰序(宋)曾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皆可为材且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

C.人愚也,则愚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拒而莫之与也                                       恐年岁之不吾与

【答案】B

【解析】A选项,上句"""并且、而且"之意,下句就是"将要"的意思;B选项中,即使""字的意思不太清楚,这里很明显两句句式"……也……也"十分相似,且两句将""字去掉,意思并不会发生改变,就可猜测出来他们相同了,这里""仅表停顿;C选项中,第一个"",看到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就知道不可能是转折,而第二个句子中是课文中,表示转折;D选项,上一个为第三人称代词,看到句中""字就应该之后后面""字为宾语前置,既然是宾语肯定是名词或者代词,而下一个句中,"年岁"""都为名词,""绝不可能做名词或者代词,而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2014】《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               其身也,则耻师焉

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答案】C

【解析】C两个“于”,都是介词,表示“对于”;A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B第一个“者”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人”,第二个“者”是语气助词。D选项第一个“以”是“用来”,第二句 “以”表示“凭借”。

 

【2015】《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                        将有以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C

【解析】A都是语气词。前者表判断语气,后者表感叹语气。B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C都是修饰关系。D助词。前者是句中停顿,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016】《琅嬛福地记》(明)张岱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               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

【答案】B

【解析】B 项,如果/好像。A项,同,和;C 项,所+动词,构成名词结构短语;D 项表承接, 可翻译为“然后”。

 

【2017】《上池州李使君书》(唐)杜牧

15.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饰以温慎                  举以予人

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儿之成,则可待乎

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而恩念至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答案】B

【解析】A项“以”,前者是介词,“用,拿”;后者是目的连词,“来,用来”。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其”,前者是指示代词,“那,那些”;后者是语气副词,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还是”。D项“而”,均为连词,前者表递进关系,“并且”;后者表修饰关系,译为“地”。

 

〖研读心得交流〗

 

一、课内文言虚词的被考频率

 

3次   《逍遥游》

2次   《劝学》《师说》《报任安书》《六国论》

1次   《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离骚》《烛之武退秦师》《寡人之于国也》《阿房宫赋》《陈情表》《指南录后序》《项脊轩志》

 

二、18个文言虚词的被考频率

4次    

3次    

2次    则   也  

1次    其   于   与   者   且   所  

0次    何   乎   乃   为   因  

 

〖课内文言虚词强化演练〗

 

编辑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2011)复习大全(一) 技巧方法篇(一)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
(641)高考备考: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全案: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文言文实虚词怎么整理好?
【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推断“四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