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著名诗人“走后门”轶事


 


 

唐代科举制度不完备,录用官员主要靠官府和权贵举荐;哪怕是很有才华的诗人,要想求得一官半职,都不得不拜求权贵名流门下,投赠“干谒”。 所谓“干谒”,也就是现在说的“走后门”。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我们不妨拈几个顶级大腕“走后门”的事说说。

 


李白求“韩荆州”不得,就找道士吴筠推荐、结识玉真公主的故事人们大多知道。杜甫也是在长安奔走十年,因为找不到“后门”而“举进士不中第”
 ,直到四十四岁才得到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职。安史之乱后经四川节度使严武推荐他在工部挂了个侍郎的头衔,后来人们就称他“杜工部”。


大诗人白居易托人引荐到老诗人顾况的故事也是流传很广的。当时顾况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啊”。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老先生忍不住叫好,才说既然这样,你当然很容易住在帝都啰。

 


不过当时顾况把“居易”说成居住容易是不对的。白居易的名字是从《中庸》里“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而来,是安居乐业的意思。

 


要知道,白居易虽然
16岁就有了诗名,可他还是奔走了十几年,二十九岁才求得一纸“公卿书”中了进士。为此他感叹道:“袖里新诗十首余,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白居易发出如此感叹,可他还是地方小官的子弟。他的祖父白锽、父亲白季庚都出身明经科。白锽当过河南巩县县令,白季庚估计也是个小官,只是名声不大好。根据罗振玉和陈寅恪的考证,白居易的父母是亲舅舅与外甥女的关系,结婚时分别是四十一岁和十五岁,白母后来因为社会礼法的压力,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而坠井自杀身亡。这在唐代是犯忌讳的,让白居易为此感到很压头,他想当大官就只好跑路“走后门”。

 


可是大诗人王维出生于大官宦人家,也是靠“走后门”才考上状元的。王维的父亲王处廉做过汾州司马,虽然早逝,但太原王家及其母亲崔氏出身于博陵崔家都是望族,有两大望族的支持,王维就直接找到了岐王门下。这位岐王,就是杜甫诗里说的“
岐王宅里寻常见”的那个岐王李范,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旧唐书·王维传》里说:“维将应举,岐王谓曰:‘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座曰:‘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意思是说,岐王一看王维一表人才,就让他打扮得漂
亮亮,直接带入了九公主府邸。九公主也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无上真)是她学道修行取的道号,李白也和她拉过关系。岐王看机会,让王维弹奏了一首琵琶曲《郁轮袍》,然后又给公主看了他的诗作。于是公主就被他的美貌和才学所迷倒,“力荐之”(古代史家用笔是很有意味的),王维就这样中了状元。

 


据说,他这个状元还是抢的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张九龄可也是了不得的大官人,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他弟弟
张九皋也文才不错,而且还懂音乐,有艺术特长,可以加分的。但在王爷和公主面前,他也只能委屈一下了。

 


再说后来的著名诗人杜牧。杜牧的家庭也是很显贵,他祖父杜佑是宰相,同时其父杜从郁是左补阙,是个谏官。当时有朝臣说,这样不好吧,儿子没法在朝堂上给父亲进谏呀,于是改为秘书丞、员外郎。杜牧家里世代为高官,“走后门”方便一点,找的人是太学博士吴武陵。自荐的文章就是至今如雷贯耳的《阿房宫赋》,是杜牧
23岁时写的。

 


那吴博士一看,这文章简直是盖了帽啊!高兴得不得了,当即骑着毛驴去找分管招生考试的礼部侍郎崔郾。崔郾正在家里请客喝酒,吴武陵就现场朗诵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那声音当然是许多古韵诗词家所坚持的平水韵,具体怎么唸,现在谁也不会)。听者赞不绝口,都说这真是好文章。

 


吴武陵张口就要把杜牧选为状元,这可让崔郾为难了。因为前来托人的已经很多了啊,他顶多能把杜牧排到第五名进士。吴武陵不干,觉得亏了,要拿着《阿房宫赋》走人,崔郾好说歹说,最后他才同意。等到发榜一看,杜牧果然是第五名进士。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说是:“第进士,复举贤良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唐代诗人考科举都需要走后门?
文曲星下凡也是含着眼泪走的,唐代科举高中不在于考试
诗人的阴暗面:王勃是杀人犯,王维走后门,最荒唐竟是白居易
唐朝顶级诗人的科举之路:屡战屡败的、走后门的、炒作的
唐朝诗人的天花板是谁?盘点20位著名诗人后,我认为杜甫堪称第一
古诗接龙 61-70首 教案设计(第二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