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大唐第一功臣刘文静

大唐第一功臣刘文静

东方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乘天下大乱之机起兵,不久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第二年五月十四日,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二十日,李渊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改元武德。从此,大唐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拉开了统治华夏近300年的历史大幕。

李渊从唐公到皇帝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主要得益于他身边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除了裴寂、李建成、李世民、柴绍、武士彟等人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人物,他就是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新塘书》里面记载说他祖上籍贯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后来居住在京兆武功县地区。他的父亲叫刘韶,在隋朝为国捐躯,朝廷赐官职上仪同三司,刘文静就袭承了这一官职。刘文静风流倜傥,器宇不凡,有定国之略,怀安邦之谋。在隋炀帝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他和晋阳离宫宫监裴寂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住在一起讨论时局,裴寂很佩服刘文静的见解与才华。有一天夜里裴寂看见城墙上的烽火,叹息着说:“百姓贫苦至此,又逢战乱,将何以生存!”刘文静听后,笑着说:“正如你所言,此乃是天下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机会。你我二人怎么可以终身侍奉大隋呢?你更不必担忧贫贱之事。”言外之意告诉裴寂,你我总会有发达的一天。

在李渊的谋臣当中,刘文静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他身上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几大优势。

首先,刘文静有识人之智。在生活中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往往要通过与之交往办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有很多人吃亏上当了,然后才认识了这个人。而刘文静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预先判断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与之交往。

李渊镇守太原的时候,刘文静一见李渊,就觉得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大事,于是就决定结交李渊。等他见到李世民的时候,也觉得他非同凡响,与他相交甚密,还对裴寂说:“世民可是非常之人,心胸豁达类似汉高祖,英武神勇如同魏武帝,年龄虽小,实乃济世之才。”而当时裴寂却并不认同,这就是二人的差距。

其次,刘文静能够洞察时局,有谋取天下之策。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为刘备确立了夺取天下的方略,刘文静也是如此。

刘文静因为和瓦岗军首领李密有婚姻关系而犯了连坐之罪,李世民就到监狱里面去探望他,其实是想听听刘文静对于时局的看法。刘文静就对李世民故意说:“方今天下大乱,没有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是不能平定天下的。”李世民一听,微微一笑,回答说:“您怎么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呢?只是没有觉察到罢了。我今天此来,并非表达私意,是想要和您共商大计。您有何高见,不必隐瞒。”刘文静一看时机已到,就侃侃而谈,说道:“如今皇帝在南方巡幸,李密率众围逼东都,四方盗贼数以万计。当此之际,如果有英主出现,夺取天下易如反掌。太原的百姓由于战乱避难城中,我为县令也有几年光景,对于城中的英雄豪杰也是颇有了解,一旦把他们集结起来,可得十万之众,再加上唐公所属军队数万,如果发布号令,谁敢不从!乘此机会西进入关,夺取长安,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帝业可成。”刘文静这番话,对时局分析的相当透彻,当时隋炀帝远游江淮地区,对于关中地区鞭长莫及;太原地区作为李渊的根据地,有兵有粮;当时是天下群雄蜂起,浑水摸鱼可以坐收渔人之利。李世民听后大喜,说道:“君言正合吾意。”李世民虽有造反的想法,但却不敢和李渊说。这当然难不倒刘文静,他自有办法来解决。

刘文静知道裴寂和李渊是老朋友,友谊深厚,而且两人还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有时通宵达旦。刘文静就想让李世民结交裴寂,然后通过裴寂把他们的想法说给李渊。怎么结交裴寂呢?刘文静就替李世民想了个办法。李世民拿出来很多钱,交给高斌廉,让他和裴寂赌博,条件是必须输。赌博的时候,刘文静就领着李世民在一旁观战,裴寂赢了钱自然很高兴。李世民他们几个几乎是天天去裴寂的家里,高斌廉也是天天输钱给裴寂,时间一长,裴寂也就把李世民当做很要好的朋友了,自然也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就问李世民:“公子有何吩咐,但与裴某说来。”于是李世民就把想要起兵造反的事告诉了裴寂,裴寂就答应下来。

当时突厥来犯,李渊就派高君雅和王仁恭去迎战,结果两人被打败,李渊担心受到朝廷治罪,内心很是忧虑。李世民就看准时机,旁敲侧击劝李渊起兵,李渊则是犹豫不决。刘文静和李世民就督促裴寂赶紧游说李渊。有一天裴寂和李渊饮酒,酒至正浓之时,裴寂从容说道:“二郎(世民)暗中招兵买马,想要聚众举义,如今我用宫女来侍奉您喝酒,这可是死罪一条。目下,诸事具备,就看您了。”李渊知道已经无路可走,只得说道:“我儿确有此谋,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只能依计行事。”李渊嘴里虽然这么说,但还是犹豫不决,迟迟不肯起兵。

刘文静对此非常着急,他就对裴寂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您为什么还不劝唐公起兵,而是一味地拖延耽误!再说您身为宫监,却使用宫女侍奉唐公,你这是死罪!你死就罢了,难道还要连累唐公不成!”刘文静的一番话,一下子说到裴寂的软肋上了。晋阳宫的宫女只能侍奉隋炀帝喝酒,而他擅自安排侍奉大臣,此乃杀身之祸,裴寂心里十分清楚,刘文静也是借此将了他一军。于是裴寂多次催促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可见,从方略谋划到提出起兵夺取天下,刘文静是首倡。

第三,刘文静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智”,而刘文静显然在这方面要高于其他人。李渊起兵后,刘文静就劝李渊要联合突厥。突厥是北方很有势力的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南下掳掠,对中原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如果李渊起兵向西直捣关中夺取长安,晋阳地区一定会守备空虚,作为李渊的后方基地,晋阳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假设李渊起兵失败,晋阳还足以安身立命。一旦晋阳丢失,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因此,刘文静对这一点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他建议李渊结纳突厥,以保证晋阳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借助突厥的力量来壮大自己的声威。李渊是完全同意,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突厥始毕可汗就问他:“唐公为何要起兵呢?” 刘文静说:“先帝杨坚废掉杨勇而把天下传给了后主杨广,所以天下大乱。唐公李渊,是国之近戚,害怕王室被毁,之所以起兵是想要废黜不当立者。很想与可汗共定京师,至于金币、子女,可汗随意挑选。”始毕可汗闻听大喜。随即刘文静又呈上了李渊写给始毕可汗的亲笔信,可汗览后当即派遣康鞘利带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匹跟随刘文静支援李渊。在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年)八月在龙门赶上了正处于困难状态下西进的李渊兵马,李渊大喜过望,高兴地对刘文静说: “我率军西行到了黄河,盼望已久的突厥援兵终于来了,兵少马多,正合我意,这都是将军的功劳啊!”

正是基于刘文静联合突厥的战略,使得李渊解除了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起兵。

刘文静还具备为将的“勇”。李渊在八月率军渡过黄河以后,进攻河东郡,隋朝大将屈突通闭门抵抗。后李渊在众人劝说下留一部分人围攻河东,他自己率领主力向长安进发。当时刘文静率领王长谐等数万人驻扎在永丰仓,以防备潼关东面的隋兵。屈突通听说李渊率众西入关中,就任命尧君素为河东通守,镇守蒲坂,他自己亲帅大军数万人直趋长安,没想到却被刘文静阻挡住了。刘文静当然清楚,他必须要阻挡住屈突通,如果屈突通闯过了自己这道防线,和长安里应外合,李渊的军队就会有覆灭的危险。所以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败屈突通。当时隋将刘纲镇守潼关,屈突通就想与之会合,刘文静识破了他的意图,就派王长谐出其不意袭占了南城,斩杀了刘纲,据城阻击屈突通。刘文静和屈突通在潼关相持了一个多月,屈突通一筹莫展,最后决定去偷袭刘文静营寨,就派手下桑显和乘夜里袭击刘文静大寨。刘文静与段志玄竭力苦战,战况异常激烈。交战了半天,刘文静估计桑显和的士兵已经很疲惫了,就暗中派一支军队从桑显和的后方掩杀过来。桑显和抵敌不过,仓皇败退回潼关,手下都做了刘文静的俘虏,屈突通的形势愈发 窘迫。不久桑显和交出潼关,投降了刘文静,屈突通是无路可走,又听说长安城已经被李渊占领,感到大势已去,随即投降了刘文静。而刘文静也趁此良机,率领人马向东攻城略地,占领了弘农郡,平定了新安以西。正是刘文静出色的阻击战,为李渊攻克长安赢得了时间,提供了战略支援,取得了政治优势,李渊达到了挟持恭帝、控制朝政的目的。刘文静也是经此一战,从大丞相府司马提升为光禄大夫、鲁国公。

第四,刘文静在关键时刻具备果敢决绝的能力。李渊奉命讨伐刘武周的时候,李世民就委派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招募士兵。刘文静知道打仗那是要耗费钱粮的,于是就和裴寂商量,假传诏令,把晋阳宫仓库里面的财物全都拿出来充作军资,这可都是隋炀帝的财产!面对李世民等人招兵买马,副将王威、高君雅就看出来李渊是要图谋不轨,就想逮捕长孙顺德、刘弘基来审讯,以便得知真情。刘文静知道后,觉得事关重大,如不及时处理,起兵的大事就会胎死腹中,他就想了一个除掉二人的办法。刘文静和刘政会就给李渊作书信一封,说二人要谋反,趁李渊和王威、高君雅在一起商量军情之际,刘文静急忙闯入,对李渊说:“有密报说有人造反。”李渊就示意让王威拆开信,但刘政会不却说:“所告之人乃是副留守,这信只能唐公亲自看。”李渊一听就明白了,假装很惊讶,说道:“真有此事吗?”读罢密报,李渊对王威说:“有人告你等谋反,可信吗?”高君雅忿忿地说:“这只不过是造反的人要杀我们罢了。”刘文静急忙下令左右拿下王威和高君雅,投入狱中,不久借口突厥进犯而将二人斩首示众。

正是刘文静的当机立断,才阻止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变故,从而帮助李渊顺利起兵。

李渊能够称帝,刘文静可以说是第一功臣,因为他做出了正确地战略决策,如同诸葛亮提出天下三分,在这一点上,确是无人能及。 刘文静虽然能够洞察世事,但他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功劳远远超过了裴寂,而裴寂只不过是凭借和李渊的交情反倒位居自己之上,他心里是忿忿不平。每当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他也不顾及裴寂的面子和感受,总是当着众人斥责贬低裴寂,二人之间的关系由此疏远,以至夹杂了怨恨之情。有一次刘文静和弟弟文起在一起喝酒,口出怨言,拔刀击柱,说:“应该把裴寂斩了!当时刘文静家里总发生怪事,刘文起就请巫师夜里披发拿刀来做法攘灾。

就是这件看起来不是什么事的事,却最终要了刘文静的命。刘文静有个小妾,平日里得不到宠幸,便怀恨在心,就把这件事通过她的哥哥上告朝廷说刘文静谋反,李渊就派裴寂和萧瑀负责审理。刘文静就说:“当年在大将军府,裴寂和我不分伯仲。而如今裴寂当了仆射,住着豪华的府邸,荣宠至极,而我则和众人没什么分别,这自然免不了有些怨恨。”李渊则说:“听他的话,这明显是有反状。”但萧瑀、李纲以及李世民等都不认同是谋反,纷纷求情。

最懂李渊心思的自然还是裴寂,他就乘机对李渊说:“刘文静多权谋谲诈,性情猜忌危险,常思一己之忿而不顾,其丑言怪行暴露无遗,方今天下尚未安定,留着此人,终是隐忧啊。”裴寂也够狠,直接来个借刀杀人,一番话说得李渊连连点头。在武德二年(619年)九月初六,刘文静被处死,时年52岁,他的弟弟刘文起也被杀,家产籍没充公。刘文静在临刑前叹息着说:“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刘文静一生阅人无数,可惜他没能读懂那个小妾,而那个小妾也扮演了如今很多“小三”的角色,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

明代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刘文静面对纷繁复杂的天下时局,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面对刀光剑影的无常战场,他都能泰然处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第一功臣唯独对于自己心中的“贼”----嫉妒,却无法战胜,以至身死,岂不悲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系列》群雄逐鹿一:李密包围东都与李渊密谋起兵
唐朝第一谋士刘文静为何死于非命
揭秘元谋功臣刘文静的真正死因,与李世民无关
武功历史人物之刘文静
唐纪三(三)--忠臣的困惑
刘文静——李世民的首席谋士,他被冤杀,拉开了玄武门之变的大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