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文化断层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经过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大约五百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先秦七子,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秦国统一以后,秦始皇继续奉行法家思想“焚书坑儒”,对传统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次“文化断层”。

到了汉朝,汉武帝尊儒表面上是推崇儒家,实际上正由于董仲舒之流利用了儒家文化,罢黜了百家,才有了两千年的封建专制文化,应该是第二次“文化断层”时期。

第三次文化断层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间,主要在北方,大批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而原来的正统王朝南迁,使得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次断层,但是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又回归到了原点。

到宋朝,公元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集释、道入儒,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以这前的王朝都有所区别,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对孔孟思想起了变异的作用,这便是第四次“文化断层”。

第五次文化断层出现在清初,也就是“剃发易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固步自封”的孔儒文化,是后来阻碍中国文化发展的真凶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
孝道[261]-现实社会下中国孝道文化有什么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断裂期,儒家通过五经来维系中国文化血脉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