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宁:新语文课标是语文老师实践经验的总结

王宁:新语文课标是语文老师实践经验的总结[1]——兼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

【摘要】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实质,归纳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结构做出了顶层设计,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规划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课程,并第一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问题和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方案。本文结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解读新课标,说明课标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是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多年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激励一线语文教师结合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切实投入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去。

【关键词】语文课标 教学经验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对10年前开始实施的课标(实验版)的修订。新课标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语文教改总的精神上有一些新的提法和建议。在课标进入实施阶段的时候,站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应当怎样理解和实践?正在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北京教育学会和北京四中,为了借鉴顾德希老师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语文教师理解新课标和迅速进入新课标的实施,举办了顾德希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顾老师的教学论文集《归元返本面向未来》也正在此时出版。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新课标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课标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建造具有中国传统、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课程,在教育改革中肩负着重任。在这个意义上,新课标的实施是带有指令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新课标不是远离教学实践的空泛条文,而是全国语文教师多年特别是近10年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这是课标具有的实践性基础。

课标经过三年的研制,征求过各个方面的意见,并且已经经过各级审查;但这并不等于课标已经成熟,因为它还没有经过全国语文教师的检验。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课堂的检验、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是不可缺少的。从老师们成功的教学实践中验证新课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新课标走向实践的一个重要工作。我想,这正是北京教育学会连续开了几位教学名师教育思想研讨会的意图所在。顾德希老师《归元返本面向未来》一书,对我启发很多,因此,我愿意借力给力,结合学习顾德希老师教学思想的体会从四个方面介绍新课标;同时,我想用顾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证明课标的可操作性,也用新课标来说明,顾老师从数十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思想,不但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同,也在很多地方符合新时代教育思想的精神。

一、 语文课程的本质

语文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是多年来大家都很关心又很难表述周全的问题。新课标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的本质,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说法表明了语文课属于母语教育课程,它涉及母语教育的方方面面,最终要落实到母语的运用上,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它不是理论课,更不是纯知识的课程。这一点,顾老师有深切的体会。他认为,“语文教学决不能脱离语文应用,必须分清专门知识和语文应用的区别、兼顾规范的约束和创造的可能、注意个人语感的局限、承认约定俗成的合理。解决了这些问题,语文教学就容易贴近语文应用的实际。”[2]在这段话里,顾老师明确了“应用”的重要内涵。语文课自然会涉及语理,但它不是高校中文专业文学理论和语言理论的复制和下放;语文课自然要具有规范意识,但它不是社会语言文字规范的简单响应和培训;语文课要培养正确的语感,关注个人语言的风格,但在基础教育里,它要面对的是全社会已经约定的母语,是数千年传承奠定的优秀文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积累的言语经验和内在品质,只能在应用里面产生,背教条、记规矩是不能产生的。这些说法都是课标的精神所在。但顾老师通过实践的经验说来,更熟悉亲切,与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加契合。

课标再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问题在实验版开始实施时有些老师想不通,现在虽然异议少了一些,但对“人文性”的提法也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顾老师在他的书里提到了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叶老针对语文课程职责过多、门径混乱、提法不一的现实,根据“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的命题,用“工具论”的思想来阐释语文课程的本质,这个说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各种说法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工具论”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解决语言运用问题,否定了“语文即是文学史加语言知识”的做法,至今仍对阐释语文课程本质具有指导作用。顾老师在他的书里用整整一节的篇幅谈到叶老的“工具论”思想,他复述叶老的工具论说:“叶老所说的工具,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而是指人们形成见解、演述真情、沟通心智、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研究学问、生存发展所须臾不可离开的语言中介。它活在口头上、书面中、思想里,负载着丰富的信息。它是构建语句、文段、文章、文学以及多种文化形态的有机元件。”[3]这是对叶老“工具论”很确切的复述和阐释。吕叔湘先生关于叶老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曾概括为:“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4]在谈到作文时,叶老说:首先要有充实的生活,“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5]这些都说明,叶老所说“工具性”的“工具”,是一种用来充实和发展内在素养、孳生和增长终身能力的工具。人文性就寓于这种工具性之中。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只是彰显了“工具性”中人文的一面,并不是又叠加了什么新的东西。这个提法是防备有些人把“工具”当成“器”,忽略了其中的“道”。防备有些人把“工具”看成手段和技术。“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要把它们对立起来,用“人文性”来否定“工具性”,或用“工具性”来取消“人文性”。在新课标实施开始的时候,回顾几代语文教学专家在寻求语文课程本质过程中所作的反思与探究,既要看到新课标对前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也要看到新课标在新时代进一步论证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概括

新课标在明确了语文课程本质的前提下,归纳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对于国家意志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为了说明语文这门课程在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上如何具体化。对于教与学的师生来说,所谓核心素养,就是要对学习者通过语文学习所能得到的必备品质、基本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更为明确的概括。既然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课是绝对不能西化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母语教育经验和课程教学理论。而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必须遵循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从而增强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经过调查和研究,吸取了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从语文课程出发提炼语文核心素养,将语文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和应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语言的建构和应用,这是语文课程的唯一本质,没有这一条,语文课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它可能是政治课,也可能是历史课,也可能是其他的艺术课。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不可分。训练语言一定是训练思维,从某种意义来说,语言不过是思维的外化表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听说读写后面必须要有想,不关注想,听说读写就变成了纯技术,不可能成为学生永远保留下来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同时也是其他课程例如数理化的任务,但是数理化也要用语言去表述,也是在语文的前提下培养思维。语文课审美鉴赏的对象是言语作品。美术、音乐等其他艺术也培养审美与鉴赏能力,但是这些艺术介绍时要用语言描述,在教学中也要用语言阐释,也是离不了语文的。语言不但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这四条最终都指向语言运用本身。

课标只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明确与概括,它们应该是一线老师已有的创造,也必然要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具体落实。这里选择思维和文化问题来阐释。

思维发展和提升,事实上与语言建构和运用是分不开的,但是在过去的有些语文教学中,时常以为只有逻辑知识才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顾老师的教学中,提出课文要“问题化处理”[6],“要从优化学生思考过程出发确定重点难点,即优化学生思考过程。”[7]这里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优化的是学生的思考,就是让学生在最好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就需要调动学生,让他们愿意想、有的想,想充分;第二,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顾老师提出:“要对学生整合加工的综合、分析过程给予高度重视,随时注意增进学生的知识积累。”[8]一个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去思考,不是要他们一定思考到老师预定的结论上,而是特别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本质上是让学生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加工、归纳分析,积累自己通过脑子运用语言的经验,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并非机械地写一写、练一练、读一读、看一看,而是过脑过心,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对于写作问题,顾老师特别提出要“学会想”。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归纳为:激活千头万绪的内容,使各种的积累纷至沓来,然后才能从凌乱的思绪中整合出清晰的思路。这就是要从生活情景出发,强调思考的过程,通过思维加工产生言语成品,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内容激活。这就是对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生动描述。

什么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理解、认同,然后才有传承;在这个基础上,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借鉴、有包容。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程要增进自己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传统文化进课堂和进教材的问题上,顾老师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传统文化”。他说:“必须端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中华文化的不朽价值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的共识”。[9]顾老师提出,可以设置以读人为主旨的专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当前有些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道德分解为一些要素,例如,爱国、正义、仁爱、诚信等,选择一些与之相应的诗文来引导阅读,这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好处是突出了今天的价值观,但也容易产生从概念出发、将文化精神割裂的弊病。以读人为主旨的专题,面对的是人——在人物身上突出品德和作为,将有特点、有个性的人格呈现在读者面前,是鲜活的、具体的。

传统文化进入教学,解决文言文阅读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自然应当包括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言是上层文化和正统教育使用的书面语言,它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方言的特性,因而也同时具有数千年记载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功能。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只有具有直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才能从古知今,以史为鉴。文言文阅读是产生汉语正确语感的一个重要源泉,会带给我们一些天然的汉语语感。文言文阅读还是从根本上理解现代汉语的重要条件。但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复制高校古代汉语的研究内容和教学方式所能解决的。顾老师将“字字落实古汉语专门知识”的教学方式批评为一种捆绑,“捆绑”两个字用得很确切。讲一篇文章,如果字字落实,无形中就将文章讲成了字典,割裂了文章的总体思想和精彩内容,掩盖了文章承载的思想和人格,阻塞了语感形成的途径。这哪里还是语文课?

多年来,教学第一线的一部分老师,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已经在语言的应用中尽量注意综合地体现语文素养,顾老师应是他们中间目标明确、效果突出的践行者。

三、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组织方式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语文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即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这次课标修订新提出的问题,不但实验版课标已经明确强调,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但是,这个问题仍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不少语文课堂里,老师照着教参用各种方法将自己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教学,仍然屡屡可见。在语文核心素养问题明确后,学生自主学习再次提出,这已经不是一个改变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

为了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结构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落实下来,新课标概括了很多老师教改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相关主题,这些主题涵盖学生生活、学习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希望能激发起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将学生组织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亲自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理解、应用话语系统。这种教学模式与以文本为纲、以知识为纲、以技能训练为纲是完全不同的。以文本为纲,是将一篇文章有关的思想性、艺术性按照教参提供的内容,加上老师自己的心得体会,细细嚼碎,灌输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主动的体验。以知识为纲,是脱离应用,将专业的语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拆成“知识点”,由点到面,步步为营,生怕遗漏,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对付考试。以技能训练为纲,即把听说读写拆成四条平行线,分别贯穿学期和单元,完全当成纯技巧来训练。“学习任务群”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为纲的。“学习任务群”所以称作“任务群”是因为把语文课的实施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真实情境下,在学生多样综合的语文活动驱动下,选择教学资源,安排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任务完成了,内在的能力和品质也发生了变化。

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顾老师进行了富有创建性的实践。在讲到实验教材的理念时,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学生程度不同,顾老师所说“最大限度发挥”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带到同一个水平上,而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高度尊重”。他指出,这是教改的“基本理念”,是“课程资源、方式、评价整体优化必须一以贯之的精神”。[11]

在阅读的问题上,顾老师提出“宜在较长时间,以多篇课文为凭借,对上述项目(按:让学生读懂的提升能力的项目)特别是基本要求经常有所覆盖。这样,学生自行阅读的效度便会明显改观。”[12]阅读文本时,学生不是见过一次就能彻底明白。下一次再读其他文本时,教师须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相关阅读经验,在一次一次阅读中促成学生进步。因此,他进一步提出以学生为主的“问题化”教学设计,也就是筛选“加工点”,为学生提出指令,该指令即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所搭的“阶梯”。比如,教师让学生上台发言,学生回去找成稿抄一遍照着念,这不是有效参与。讨论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发言而另一部分学生坐着听,听完后就遗忘了,对这部分没有参与的学生,就没有有效性。怎样达到有效,是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学习任务群”的主要精神就是要成功地设计出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并将这种设计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的处理。

什么是结构化、标准化的处理呢?首先,课标要对三年的高中教学做出一个顶层设计,将1到3年级分成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内容方法相互照应。以便在学校课程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环境下、由学校和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完成。其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个任务群要用学分控制比例,其中重要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要合理测算,任务群总体要形成结构,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总任务能够完成,防止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下面的表显示了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结构,学分表示时间比例,显示出三年横向的递进与各年的总体组合。

课标只是一个顶层的设计,它概括了此前老师们成功的教学经验,构建出一个高中三年以学生为主教学的总体安排,在课标实施过程中,这个安排应当有引领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学生水平、过往的基础,以及已有的现实情境和学习资源等条件,老师们是有很大的空间来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的。

四、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改革

学业质量的评价问题,是第一线优秀的语文老师多年关注、十分渴望解决的问题,关于怎样优化评价制度,很多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念和解决的办法。顾德希老师在谈到教材的设计理念时说:“从优化评价方面来说,如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局面得不到实现,依然沦于被教师‘牵’着走的被动境地,那么评价的优化就不可能大步前进。因为优化的评价,必须是对学生高尚人格、主动学习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而不是对学生被动接受能力的评价。”[13]他的说法,正是把学业评价的目的,建立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和提升的基点上。

学习质量标准是这一次的语文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是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既要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可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意义重大。过去的课程标准只是课程的内容标准,这次的质量标准转为学生学习的标准,也就是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业基本水平和程度。学业质量标准缺失引发的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不知道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考试评价工作不得不单独制定一套考试标准。结果,本来用于指导考试命题工作的《考试说明》却成了实际教学的依据,导致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学实施走向应试教育难以避免。

鉴于评价制度改革与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总目标的落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标对评价体系改革有这样一些内容:

1.再次强调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评价总体目标,但也要有一定的操作性。课标将学业质量标准分为5级进行了描述,并且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间全面考察、动态评价。

2.明确评价的多种功能。评价可以是检查性的,可以是诊断性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通过评价研究他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让他们自己明白),可以是反馈性质的(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估量和反馈),可以是激励性质的,还有甄别性质和选拔性质等,总之,评价功能不能仅仅是选拔,更不要去“排队”,只是自己看自己的收获。

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顾老师在谈到“阅读五要素”的时候,特别提出了“评价要素”,他说:“如果只有能力的培养,没有能力的评价,就构不成能力教学系统,语文能力评价问题,不是凭教师个人力量能够解决好的。”[14]他的话很有现实意义。评价需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品质,但能够看到的却只有外在表现。而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哪些是有必然联系的,哪些仅仅有或然联系,哪些不过是偶然联系,要想分清,殊非易事;因此,纸笔答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但绝不能只有这一种方式。

4.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也正是因为评价内在品质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够做到的,所以需要学生、家长、老师(语文老师和其他课程的老师)、社会上与学生有接触的部门,都能够构成一种学习评价的共同体,大家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内在品质。我想用下面一个图表来概括这次课标修订对学业质量评价的主导思想。

最后,我想谈谈高考的问题。应试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但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是不能取消的。多年以来,高考、特别是语文考试,题型及题面取材与教材并不直接挂钩,更加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从这些方面来看,高考的改革还是有进展的。所以。对于老师来讲,反对高考、彻底摒弃应试能力培养,这并不现实。教师要做的是有效地配合、引导学生提高素养,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让分数来证实自己的素养。

评价体系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评价体系也要经过大量科学实验,以及师生共同累积的经验,逐步走向完善。

我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盲点,这些盲点不是一次课标修改、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我们不必急躁,而是要明确道路和方向,不断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和学生健康成长。对于语文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吃透课标的精神是必要的,但实施新课标并不是从零开始,只要通过对既往教学的回顾,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从迈出一步做起,脚踏实地地前行,语文课程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独特影响,以及它应有的魅力,一定会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1]本文是在2018年5月29日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北京市第四中学联合主办的“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新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会”上的发言。会后又做了增补修改。

[2][3]顾德希.也谈语文教学的“病”根[M]//归元返本面向未来:语文专家顾德希教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61,159.

[4]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M]//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序1.

[5]叶圣陶.作文论[M]//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 文艺谈 创作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12.

[6][7][8][12]顾德希.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M]//归元返本面向未来:语文专家顾德希教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11,14,12 .

[9]顾德希.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语文教育[M]//归元返本面向未来:语文专家顾德希教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00-102.

[10]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该文件发布时说明:“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11][13]顾德希.京版语文实验教材的理念和特色[M]//归元返本面向未来:语文专家顾德希教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44-145,145.

[14]顾德希.语文教改与语文课程信息化[M]//归元返本面向未来:语文专家顾德希教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8.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所 100875)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 名家经典 - 溧水实验小学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钱梦龙:语文教学要走正道
语文课,把“根”留住
对2011版课标中几处重要增改的认识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