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人物长廊:于漪(下)(语文报社40周年)

20世纪后期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之典范

——《语文教学谈艺录》 1 与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兰保民

 

于漪老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语文教师。1951年,22岁的她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正式踏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那时,新中国还是一个婴儿,刚从羸弱的母体中诞生不久,一切都是新的;同时也一穷二白,不仅仅经济,即便教育,也是这样,而语文教育尤其如此。

于漪老师在《岁月如歌》中讲述了一件往事:刚从事语文教学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听老教研组长徐老师的课;但是,虽经百般努力,却终究没有获得许可。没承想突然徐老师来听她的课了。那一天,于漪老师教的是王愿坚的短篇小说《普通劳动者》。课后,徐老师一句“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犹如五雷轰顶,让于漪老师一下子就蒙了。“定了定神,我向他请教该怎么教,他金口难开,又不吭声了。从此再也不提课该怎么上的事。”  2]平心而论,徐老师的这种做法,除了其个性原因之外,也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大多数语文教师面对教学问题时的普遍窘境:尽管看别人横竖看不上,可是说到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可能自己还真说不明白!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于漪老师开始了她语文教学的探索寻觅之路。“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何处?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即使‘路曼曼其修远兮’,我也要寻找。不仅要找到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深味其中的奥妙。”[3]于漪老师的这句话,在她的语文教学艺术探索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意味着于漪老师专业自觉的深度觉醒,而且确立了她在语文教学探索中的基本姿态——“寻找”。她的“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名言,是一种“寻找”;她的不立门派,因材施教,随文立教,“多维立体无恒”的教学思想,说到底也是一种“寻找”,是她孜孜矻矻、上下求索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满足的“寻找”,让她成为语文教学领域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师范院校中文系开始设立语文教学法课程,这对增强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也不容否认,这些教材中很多抽象出来的概念、教条,究竟有多少可以让师范生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后得到切实的帮助,就很难说了。上海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谈到他对语文教学法的理解,说过这样的话:“上学时,老师讲语文教学法,用的是于漪老师的录像,说:这是活的教学法。这是真的教学法。”[4]其实,八九十年代读中文系的师范生,又有多少人没有观摩过于漪老师的教学录像呢?这里所谓“活的教学法”,就是说它来源于实践,是带着新鲜露水和生动细节的活生生的语文教学现场;所谓“真的教学法”,说的则是它的有效性,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正是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智慧结晶,是由实践升华而成的一部堪称“化碧之作”的语文教育学。本书初版于1997年,当时新课改虽还没有正式启动,却已是呼之欲出了,这样看来,《语文教学谈艺录》在语文教育史上多少有点像但丁的《神曲》,总结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

一、《语文教学谈艺录》与于漪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谈艺录》共12章,每章36 节不等,构成了一个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完整体系。该书内容结构图示如下:

 

上面的图示试图表达这样一种理解: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主体的论述,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它们相融相生,交相激发,让语文教学艺术的明灯熠熠生辉。这也恰好反映出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立体感和整体性。在于漪老师的视野中,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要素之间必然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仅从上述几个方面,就不同章节中有所侧重的内容简述如下:

(一)关于语文学科本体论

1995年,于漪老师发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旗帜鲜明地指出:“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5]在本书第1章《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中,于漪老师进一步指出,语文是交际工具,因此应该在符号的意义上把握语言的工具属性;但汉语言文字又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语文教学须牢牢把握语文工具的人文属性,把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现时代的要求出发,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勤学多练,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明事理,塑造自我心灵,培养完美人格,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同时还需借鉴国内外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和时代的清风,使语文教学有活泼泼的生命力。

(二)关于语文教学目的论

2章《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主要论述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它与第1章一起构建起于漪语文教学艺术大厦的理论基础。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因此语文教学须讲求综合效应,力求实现“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在教学中要以语文智育为核心,渗透德育和美育,在扎扎实实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真本领和会学习会思考的本领的同时,须充分彰显教材和教学的教育功能、审美价值、情感力量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一思想是于漪老师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认识的核心思想,并且不断发展。早在1986年,她发表《序列化和多功能》[6],以写作教学为例强调语文教学的多功能育人观;随后,她又先后发表两篇文章《素质·能力·智力》  7]、《立体化·多功能》 8],从提升教学效率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她的思考。2001年,其专著《追求综合效应》[9]正式出版,可以看作对这一思想的总其大成。

(三)关于教学境界

在《语文教学谈艺录》第3章《为课堂教学创设师生交融的佳境》中,于漪老师着重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主要方法,描绘了一幅师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美的熏陶和智慧共生快乐的美妙境界。于漪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作为本书的题记,于漪老师动情地写道:“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为了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于漪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树立“体”的观念,避免平面化的教学,把课上得立体化,熔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智力培养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这种“立体化”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抓住疑难问题而展开的网络式、辐射型的多边对话,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发光体”,都能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发挥聪明才智,获得求知的欢乐,这种教与学和谐互动的师生交融佳境,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美的光彩和艺术的魅力。

(四)关于教学主体

《语文教学谈艺录》第10章《熟读名诗佳作》和第12章《教海无涯学为舟》重点论述了语文教学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的素养及其修炼,可以看作于漪语文教学思想的“主体观”。

前面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充分发展思维力和创造力之外,还必须熟读名诗佳作,有丰富的积累才行,因此就要熟读精思,加强记忆。于漪老师设立专章论述积累和记忆,可见其对学生语文学习基本素质的重视。于漪老师认为,积累是良好素质的基石,因此要选择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品熟读背诵,让学生身上有文化气质。为此,于漪老师提供了诸多帮助学生发展记忆、提高效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如理清文章脉络,抓住记忆的支撑点,构成记忆的网络图;借住联想想象进行分类比较,增进知识的储存;设计提纲挈领的板书帮助学生记忆,运用口诀等形成人为的联想结构,巩固学生记忆;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记忆诀窍。记忆有法,但也要多角度训练,通过定势、激趣、重复、系统化和其他辅助手段训练学生熟读背诵名诗佳作,从而帮助他们积累文化知识和语言材料,促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学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归根结底还需要教师对语文对学生的满腔热爱之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教学本领。为此,教师就要通过有计划的深入广泛的学习和有意识的实践修炼、开拓创新,更新教学观念,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开阔学术视野,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自己作为教学中“教”的主体的基本素养。尤其要在锤炼教学语言方面下扎扎实实的功夫,力求教学语言清楚明白而不含糊其词,通俗易懂而不佶屈聱牙,优美生动而不枯燥干瘪,用能“粘”住学生的语言,上出使学生入迷的课。

(五)关于教学内容

于漪老师认为:“教课要一清如水。”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教学目标须明确,一堂课不能什么都教,糊成一片,而应“减头绪,削枝强干”。《语文教学谈艺录》的第4章《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和依据。于漪老师强调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只是备课时写在纸面上的,更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出来的,教学既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也不能被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所左右。于漪老师明确提出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依据:一是在学科总目标、学年总目标、学期总目标和单元目标的整体框架中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二是要研究教材,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中心内容与写作特色;而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个性,包括文章基本的情调及其表现形式、文章中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以及与同题材同类型文章的差异,只有抓住文章的个性,教课时才能让文章中的文字立起来、活起来、流动起来。三是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牢固树立“目中有人”的观念,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做到“因势利导”;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洞悉学生的个性,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还要疏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发现他们内心那根隐秘的“独特的琴弦”,进而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让教学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早在1994年,于漪老师就发表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10]一文,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于漪老师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字的艺术宝殿,从中发现宝藏,开掘宝藏,而最终目的则是让学生成为一个自己能够自觉觅宝、识宝、鉴宝的人,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深入探寻,获得真知。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材料所蕴含的情感、趣味与深刻含义;二是借助语言文字,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用充满情趣的方法如作图、手势、比较、续文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驰骋想象力的空间。于漪老师认为,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且有助于其发现新知,并使思维向理性阶段深化。

于漪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发生,学生要学好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同时提高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就要通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抓住矛盾激发思考、巧妙设疑相机启发等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其次要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和氛围,在调动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三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倡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在长知识增智慧的过程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鼓励他们的思维和探索不断向纵深发展,向课外拓展,满足其求知的欲望,使语言感受和运用能力、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对于写作教学,于漪老师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十分丰富的实践成果。除了发表诸如《破“怕”·攻“难”·激“趣”》  11]、《序列化和多功能》  12]、《视野·思路·表现力》[13]等大量相关论文之外,还先后出版了《作文讲评五十例》[14]、《教你写作文》[15]、《妙笔生辉》  16]、《教你学作文》  17]、《中学作文教学导论》  18]等多部作文教学专著。在本书第11章中,于漪老师系统而又要言不烦地阐述了她对于作文教学的实践体会和理论总结。她认为,要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须注意语言、思想双锤炼,而这两方面紧密结合,方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对于学生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难心理,于漪老师结合大量教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破解方法,帮助学生攻克难关,进而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在大语文观的宏观视野下,于漪老师特别注重语文教学,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观察、思考,锻炼眼力,锤炼思想,为学生打开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命价值的大门,在生活的大海中激扬起学生思想情感的浪花,让学生的作文走向鲜活和深刻。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方面,她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作文往往缺乏语言表现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选词炼句结段成篇是写作技法,教师手中有法,指导才能有效;但语言训练不能只停留在遣词造句方面,须与思想的磨炼同步进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忽视写作讲评环节,而于漪老师恰恰认为,这才是写作教学重中之重的关键环节。事实上,于漪老师写作教学的主要思想,也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她的习作讲评课中。除了作文指导思想和习作讲评具体方法之外,于漪老师对于习作讲评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于解决当前不少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写作教学缺少训练序列,百般尝试却苦不得法的困扰,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六)关于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谈艺录》第5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和第9章《荡漾起琅琅书声》可以看作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中有关语文教学“方法论”的论述。事实上,在除了第1章、第2章和最后一章的其他各个章节中,无不闪耀着于漪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富有创造性的光辉,单独把这两章作为教学方法,实在有挂一漏万的弊病。但为了论述上的方便,也只好因陋就简了。

于漪老师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这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9年,她就发表了《兴趣·感情·求知欲》[19]一文,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强调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面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操作策略。时隔十年后,她再次以同样的题目,从阅读教学艺术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教学中“趣引”“情讲”激发学生旺盛求知欲的思想和策略[20]。此后还发表了《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21]等文章。2006年,在《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营造‘磁力’效应”的语文学习兴趣说[22]。在本书中,于漪老师以丰富的课例现身说法,指导教师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把课上得有吸引力,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奥秘的过程中发现兴趣的源泉,从中感受到自我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到求知欲得到满足并获得成长的快乐。语文课要想吸引住学生,就不能固守某一个恒定的模式或程式,不能千课一面,而是要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文定法。其关键是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本个性和学生学习水平与兴趣点的基础上,把课上得有趣味,上得有质量,上得情趣盎然,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新知的乐趣、渴饮琼浆的喜悦、心灵世界得到熏陶的振奋感,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佳境而欲罢不能。

(七)关于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谈艺录》第8章可以看作本书对教学过程的专论,于漪老师名之为《精心安排教学节奏》,可见其对教学过程自觉的艺术追求。对此,她曾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予以阐述,如《教学要讲究艺术》[23]《机械操练何时休》[24]等,阐述语文教学的艺术追求,反对以机械操练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新世纪以来,她将语文课堂教学上升到师生生命活动的高度来进一步思考,发表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5]等文章。在本书中,于漪老师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堂课或连续几堂课)有起有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快慢强弱都有鲜明的节奏感,教和学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准确把握“有序”与“变序”的关系,既要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内容结构之序而逐渐推进,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能力而灵活变序,或顺势逆推,或纵横交错,目的在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教学步骤而言,要树立“分”的观念,视课的类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而分为几个阶段,进而分为几个环节,做到环节清楚,阶段分明,步步推进而又环环相扣。具体来说,起始阶段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务求有吸引力;而在全过程中,要像谱写名曲、创作名画那样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有起有伏,疏密相间,主旨突出,陪衬得当而又浑然一体。一堂课还要能够掀起高潮,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点,运用教学智慧点染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或引或放,以情激情,以课文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最强音激荡学生的胸怀。在结尾阶段,或者紧扣教材特点,反馈学习成果,强化教学目的;或者深化拓展,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或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或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思考,收余音绕梁之效,引发学生继续探求新知的热情。

二、《语文教学谈艺录》与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特色

20世纪后期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成果中,《语文教学谈艺录》堪称典范之作,它既有厚实稳健的理论内涵,又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因此,自1997年初版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师案头的必备书籍。无论是刚入职从事语文教学的新教师,还是卓有建树的语文名师,展读此书,都能从中获得不菲的教益。约而言之,它至少有如下三个特色:

(一)教文与育人相统一的鲜明价值取向

早在1978年,当时语文教育界“工具论”盛行,语文课堂中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而“人”却不见了,于漪老师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既教文,又育人”的语文教学思想,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26]主张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紧密结合,在二者的水乳交融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滴灌,智性得到启迪。因为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不只是一门简单的学习科目,而是人的生命基因。人一辈子都与语文相伴,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对生命的理解,还有他的生命价值之所在,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27]。

于漪老师教文与育人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绝不是简单的理论主张,而是渗透在她语文教学艺术的每一个环节。本书每一章,无论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这种教文育人鲜明的价值取向。比如,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她说:“教课要一清如水。达到怎样的目标,一个一个教学环节如何层层推进,要一清二楚。清晰,学生学起来头脑就清楚,不仅能学得知识,锻炼语文能力,而且在逻辑思维方面可获得良好的熏陶。”[28]关于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她说:“这种火花是思维进入最佳状态的结晶,教师敏捷地抓住这些火花,把它在全班学生心中点燃,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效果会大大加强。可以说是拨亮一盏灯,照得通屋明。”[29]她之所以极力倡导语文教学“兴趣说”,也是因为“如果教师把酷爱语文的火花移植到学生的心里,把酷爱思考的习惯传播到学生身上,教学状态就大为改观,学生会生龙活虎,兴味盎然”[30]。而教学过程之所以不能搞成机械模式的简单重复,而要讲究节奏感,也是为了“用鲜明的节奏促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注意合理调节,使之保持持续注意”[31]。

这种教文与育人相统一的鲜明价值取向背后,是于漪老师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性质的深刻认识,是她“目中有人”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呈现,是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一份使命感、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境界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必须遵循学科规律和教育规律;语文教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是教师、学生和教科书作者之间饱含着言语智慧的生命交流与心灵对话。而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境界,正是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和统一。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定远这样评价:“于老师的教学艺术主要表现在‘熏陶感染育心灵’。其目的是把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训练之中, 使同学们的思想水平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获得双提高。”  32]凡是听过于漪老师课的专家同行,无不对她那种运用教学艺术了然无痕的境界表示赞服,在她的课上,没有任何教学技巧的生硬留痕,只能感受到那种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浓郁的“美”的氛围,和那份在知识海洋中畅游、搏击的愉悦。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既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的准确性、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以及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本质理解,又表现为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则表现为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其外显特征是师生生命活力、思维活力、语言智慧和创造潜能的充分彰显,而其内在的要素则是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以语言为核心和载体的情感、兴趣、思维、想象等心理和智力因素的交融共生。

本书中的诸多章节,无论是具体课例,还是于漪老师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语文教学诸要素的理解把握,都体现了于漪老师语文教学所具有的那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高度。比如书中谈到“高潮的掀起”,以都德《最后一课》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掀起高潮。于漪老师充分把握学生在读到煞尾之句时的学习心理——“容易误解为主要内容已完,末尾不过是交代几句而已”;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读到“我真永远忘不了”很容易自我调节,思维松弛下来。为此,于漪老师用录音机播放出沉重、遥远而又响亮的敲钟声,使学生行将松弛下来的学习心理再一次进入“愤悱”状态,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引’,大胆地‘放’,聚意点‘睛’”,“发挥这部分课文的教育功能与训练价值,落实教学目的,在学生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3]。

如果没有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科学把握,教学技巧的运用就劳而无功;如果没有富有创造性的巧妙的教学技艺,尽管知道学生的学习障碍点在哪里,也不会激发起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的火花。可见,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世界中,“文”与“道”、“道”与“术”是高度统一的。

(三)“多维立体无恒”的课堂教学效率观

“多维立体无恒”是于漪老师自觉的课堂教学追求。她曾经说过:“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无论是哪种类型,往往以平推的居多,以平面展开为最常见,以单打一的传授知识最手熟。尽管这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也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从时代的要求和今天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考察,语文课的职能远没有发挥。”[34]因此,她主张把课上得立体化,熔知识、能力、智力、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她主张把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结合点;在研读教材上,她要求读出文章的个性,让文章里的每一个文字站立起来,成为“活的,流动的,立体的”[35],不仅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感受与运用的本领,还要感受到激荡思想、浸润心灵的快乐。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她追求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她著名的《晋祠》课例中,朗读、听写、比较、演示、赏析、讲授,各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在教学过程的安排和课堂节奏的把握上,也是力避呆板,着力破“局”,不拘模式,而是引领学生始终兴致勃勃,一步步进入佳境,领略语言文字的绝美胜境。她着力建立多向度、网络式、辐射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发问、学生回答的双边对话,转换为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边对话,使教学活动过程产生对话场效应,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训练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

“多维立体无恒”是于漪老师营造生命涌动的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提出的富有启示性的思想,其背后是“人的整体建设”的哲学思想,是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是对语文学科综合性的深刻理解的学科思想。当然,这种“多维立体无恒”的课堂建构,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还同于漪老师自身丰富的学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有关。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多维立体无恒”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当下语文教学话语语境中,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引发我们思考: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某种文体、某类写作,或者文学鉴赏,或者文化研究的专门家,还是应该正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包容的姿态、立体的格局,追求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文化的积累效能,让语文学科显示出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那种既独特又多样的功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语言、思维、情感、智慧的多层收获。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谈艺录》既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思想截至20世纪末的较为集中的体现,也是20世纪后期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典范之作。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界流派纷呈、模式翻新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于漪老师不立任何门派,不提任何口号,也没有提出任何教学模式,而是矢志追求一种“大象无形”的教学艺术境界。而对于别人硬贴给自己的什么“情感派”之类的标签,她说:“‘情感派’三字似乎并不能准确说明我教学风格的追求。因为,对学生充满感情,这是教师的职业天性。而我们的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满贮感情的学科。”确实如此,无论是“情感派”还是其他什么名头,哪里能够准确概括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全部呢?正如笔者在《如水于漪》一文中所说:“在这一点上,我说于漪老师同样如水,因为她唯真唯实唯善唯美,兼容并蓄,广采博收,遂至浩浩汤汤,无际无涯。古代哲人老子尚水,他说‘上善若水’,他所追求的‘道’就是无可名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如果以教育教学的真理为毕生追求,确实是无须什么名号和标签的。”  36]而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让她的语文教学艺术世界气象万千。

最后,请允许笔者引用邓彤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有读者这样感叹:为什么几十年前于漪们的实践与思考甚至比今天的新课标还要新课标?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笔者不敢擅做结论。但内心却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于漪的意义不仅在于她的教学艺术,更在于她以自己的整个人生诠释了教育,或者说,她将自己的生命与语文,与教育融为了一体。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于漪对语文所产生的影响绝不限于一招一式的技艺层面,而是深入到语文教育分子原子内部的质的改变。”[3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漪老师的教学与追求——一辈子学做教师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朗读——诗歌散文教学的灵魂
心得体会
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内涵解读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