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黄冈市201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19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显然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兰、菊这五种不同科目的植物了,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系统,也是一片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当我们打开这座巨大的宝库,向这座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输入更多新的精神营养,相信在我们面前,将会展开一片更为壮观的莽莽苍苍的文化绿原景象。
(选自201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待传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亘古不变”错,原文“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和“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
2.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论述,先分析中国文人喜爱松竹梅的原因,然后分析这类自然事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风骨,接着阐释中国现代社会对风骨的继承与发展。)
3.B(“古人对松、竹、梅的内在品格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与人的主体性也有关系,“个体的人格或个性”所提炼和概括的品质也会有差别。这是根据文意可推知的结论。)
4.A(唱词是表现秦腔的戏剧内容的,“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不是唱词“直接”表现的,文中主要是通过观众“镇愣”“呆立”的情态描写侧面烘托的。)
5.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台下哭闹的小心肝咋猛地乖巧巧的”“镇楞了”,“口一直大张,山羊须上直掉满了口水”,用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化语言烘托秦腔的感染力。
句式整齐,富有韵律。如“我眉飞色舞、你咬牙切齿、他捶胸顿足。”“拉拉二胡板胡,敲敲铜锣梆子,打打铜钹牛皮鼓……高兴甚哉!”以颇有节奏感的语言表现秦腔的独特表演形式和热闹场景。
善用修辞,形象生动。比喻句“日头暴晒下已经表皮干涸、僵硬,还布满了村妇冻疮一样四分五裂的口子”,以及引用苏轼的《江城子》,表现了戏台坍塌后,作者内心的感伤。
(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山村绝唱”,概括了秦腔表演因时代变迁而逐步退出山村人们生活的现实。(标题含义)
开篇写村民对秦腔的热爱,全民修戏台,到最后戏台悄无声息地倒塌,秦腔遂成绝唱。文章在对比中凸显出悲凉的意味。(标题与文章内容)
本文借山村秦腔表演在光阴流变中日渐湮灭,表达了作者对秦腔无处可寻的惋惜之情。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让人感叹,发人深思。(标题与情感态度及主题)(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C(“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上均与国际水平有较大”以偏概全,材料中说的是“应用技术已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基础元器件、底层算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且“难以参与国际竞争”也不合文意,是底层技术薄弱不利于竞争。)
8.D(结论错误,“要阻止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无中生有,材料中说的是“事关战争的重大问题决不能轻易交由机器做抉择”,材料强调树立人类是人机关系主导者的思想,让其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服务,而不是尽可能阻止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9.特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好。
主要问题: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基础薄弱,长远竞争力受到限制。
解决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基础技术领域投融资,培育基础技术领域科技巨头,重视科技创新成果。(每点2分,大意对酌情给分。)
10.C(在基本读懂语句大意基础上,可借助排除法答题。“便佞”,奸佞之人;“窥伺”作其谓语;断开则句意不通。可排除B与D两项。根据句式,前句“近则……”,后句“久则……”,推知“久”应放“则”之前,不能断开。可排除A、D两项。)
11.C(“古代以坐南朝北为尊位”错,应为“坐北朝南”;故“皆在南面坐”也应为“面向南面”)
12.B(根据原文,遭到了张宪臣弹劾的并不是王治,而是中官崔敏)
13.(1)王治建议临阵有斩寇俘敌的,按次序记录将士们的军功;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搏杀的停止给以赏赐。(“斩获”,“第”,“赐赉”各1分,句意2分)
(2)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称南海子的名胜,皇帝将去游览。(“明年”,“胜”,“幸”,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偷犯边境,守边境的臣子大都隐瞒着不上奏;取得小胜利,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建议临阵有斩寇俘敌,按次序记录将士们的军功;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搏杀的停止给以赏赐。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又升任礼科左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与御史王好问共同核查内府各监局每年的开支。宦官崔敏请求停止核查,被给事中张宪臣弹劾。得到圣旨:“诏书上所写的,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开始,听任王治等人详细核查。诏书没有提及的,予以终止。”王治等人尽力谏诤,没有被同意。事情办完了,弹劾宦官赵廷玉、马尹侵吞财物的罪行,诏令司礼监负责审问。不久,他上疏陈述四件事:“一,确定宗庙的礼仪以使圣朝孝制隆盛。献皇虽然贵为天子的父亲,但是未曾登基做过皇帝;虽然亲密到是武宗的叔父,但曾经面向北替武宗办事。现在竟然与各祖宗先帝并列,在武宗右方设立牌位,根据古代诸多典制来衡量,终究是不和洽的。我认为献皇入祀太庙,不免要按顺次迁入。如果专程入祀世庙,就永世不做更改。请求敕令朝廷大臣广泛地讨论,务必要将此事办得最为妥当。二,谨慎退朝而处的礼仪,以澄清教化之源。皇帝深居禁宫,左右奸佞之人就会窥伺时机百般讨好,有的通过宴饮声乐,有的通过游戏骑射。近些来说损耗精神,疾病由此产生。长久看就妨害政事,危害与祸乱由此兴起。近来众人议论纷纷,说陛下闲居时的举动,有不是天子居丧时所适宜的。我私下替陛下忧虑。”其他两件事,请求皇帝勤于朝讲、亲近辅佐者。奏疏呈入宫中,皇帝批复知道了。升迁为吏科都给事中。弹劾蓟、辽总督都御史刘焘、南京督储都御史曾于拱不称职,曾于拱于是被罢免官职。山西与蓟镇同时受敌寇侵扰,王治将此归罪于兵部尚书郭乾、侍郎迟凤翔,与同任给事中的欧阳一敬等人弹劾他们。皇帝下诏书罢免了郭乾,将迟凤翔贬降三级处理政事。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称南海子的名胜,皇帝将去游览。王治率领同僚劝阻。大学士徐阶、尚书杨博、御史郝杰等人同时阻止。皇帝全然不听。到了那里眼见一片低湿荒凉苍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不久被提升为太仆少卿,调到大理寺,升任太仆卿。因守孝归家,后去世。
14.D(对句意理解错误。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字词“自”字。原句是说,先前和你一同采莲的地方,而现在却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风月还在,斯人不见,物是人非,令人肝肠寸断。是今昔对比,不是以乐景写哀情。)
15.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片前三句描写了一幅萧瑟苍凉的图景:浓云遮蔽水面,大雁飞回汀州,芳草一片凄迷。词人触景生情,引发心中无限离愁别绪。以景结情。下片末两句写景:昔日和你一起采莲的地方,如今已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斯人不在,风月如故,物是人非,让词人伤心断肠。以景结情,余味无穷。对比。末两句写景:昔日共采莲花的美好往事回忆与分离后“风自凄凄月自明”之景形成对比,使离愁别绪更突出。(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6.(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2)初为《霓裳》后《六幺》  四弦一声如裂帛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7.B(原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一是“湖泊、林地、湿地、草原”应为“湖泊、湿地、草原、林地”;二是“多样性”位置问题,从文段意思来看应直接放在“生态系统”之前,放在前面语序不当,还存在歧义;三是“综合性”的位置问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专用名,“综合性”是指它既保护珍稀鸟类又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属特点,所以正确语序应是“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D(“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第一处,达里诺尔的自然景观不是建筑、雕塑,不能用“鬼斧神工”。“流连忘返”,比喻喜欢、迷醉美好的事物、美丽的景色而不愿或忘记离开。“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第二处强调的是沉迷于景色,而非新环境;是忘记了“返回”,不是“不想返回”。“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第三处,根据前面的“亘古不移”,可知后一词语在于强调变化,“瞬息万变”更合适。“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览无遗”,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第四处,根据前面的“极尽复杂”,所填词语应强调对事物的原委看清楚,看透彻,而不是仅仅看见本身。应用“一目了然”。)
19.A(根据语境,括号前谈“达里湖”,括号后说“人工”,并且陈述的对象应是“造化和人工的区别”,故选A。)
20.“不一般”改为“超群”“卓越”;“垂青”改为“仰慕”;“杠杠”改为“一流”;“名噪一时”改为“久负盛名”;“拔冗”改为“冒昧”。
21.(1)攻克贫困难关,走上致富之路。(3分)(意思相近即可,根据语言表达酌情给分)
(2)漫画一强调不等不靠,埋头实干,用汗水砸碎贫困顽石;漫画二强调兴办产业,引进技术,用巧干撬走贫困障碍。(3分)(意思相近即可,根据语言表达酌情给分)
22.根据2018年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写作提示】中国精神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内容极为丰富。材料以画面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精神的一些具体表现,如高伯龙的矢志报国、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生活简朴,王淑芳的坚守梦想、默默奉献、淡泊名利,林安露的从容淡定、顽强执着、积极乐观等等,写作时可立足材料进行提炼。行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所论述的“中国精神”的内涵要进行必要的具体阐述,避免大而空的泛泛而谈;二是要结合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感悟,把“中国精神”置于当代社会中联想和分析,避免“名人开会”式的套作;三是所论述的“中国精神”的内涵要注意与所供材料的关联。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2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2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 论据充足 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文句有表现力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五)建议起评分为44分。
命题:蕲春县命题组  凌勐  胡善国  龚有志  王辉
审题:黄冈市高中语文命题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的风骨
岁寒三友的中国风骨
引用 有一种美丽叫自信
高贵,是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情感美文: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诗话》: 痴儿轻解诗音词韵集锦(91-1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