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漪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史中的意义

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  徐林祥

201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于漪全集》。全集分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8卷21册,收录了于漪自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写作的论文、论著、序跋、书信等,全方位地展现了于漪的学术造诣、教育思想、教学成效和成长历程。阅读《于漪全集》,梳理于漪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做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于漪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贡献

首先,于漪准确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1949年以来语文教育界反复讨论的话题。经过1959年和1961年《文汇报》组织的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问题”的讨论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首次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革”结束后,教育部1978、1980、1986、1990、1992、1996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一直是其基本内容。

于漪肯定并坚持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她在1997年出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首页即明确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与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的表述相比,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均丢失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的表述,使得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显得模糊不清。

2008年,于漪撰文指出:“语文的定位。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就把‘文革’中语文课名存实亡,或与政治课拼成政文课、与唱样板戏拼成革命文艺课的怪现象从根本上廓清,还语文学科‘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来面目。”

直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类似“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的表达,才重新回到国家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文件中来。

其次,于漪辩证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同样是语文教育界反复讨论的话题。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第一次确认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其肯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无疑是正确的,但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有可能忽略语文育人的大目标。

于漪赞同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征,但她认为,“语文仅仅作为一门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早在1979年,于漪就辩证地阐述了语文学科“既教文,又教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训练之中,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获得双提高”的教学理念,并指出:“要有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而在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后,再从语言和内容的结合上体察文字运用的奥妙与匠心,牢牢捉住作者倾注思想感情的传神之笔。”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碰撞,延伸到语文学科,引发了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1987年陈钟梁发表《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一文,率先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问题。1990年程红兵发表《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与魏书生同志商榷》,1993年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张扬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旗帜。

1995年,于漪发表《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同时辩证地指出:“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于漪重申了这样的观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地加以割裂。”“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应沟通交融,互渗互透。”“只有弄清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把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在他们心中撒播做人的良种。”

于漪反对片面强调工具性,也反对片面强调人文性。2006年,针对有些课搞不清楚是语文课、政治课,还是电视课、杂耍课的现象,她撰文指出:“现在有些语文课的性别发生混乱了。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的课!你是教孩子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的内涵,它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离不开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语文学科将支离破碎。乱拓展,乱发挥,这是什么课?我就弄不清楚。我们现在讲得很多的是人文,人文是什么?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绝不是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它不是胡椒粉。”“人文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工具加以表达的,我们现在有些做法是把语言文字抽掉空谈,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华、篇章结构的探讨,教什么?”“我们的语文千万要让它姓语言文字,恢复它的本性,而不是去搞花里胡哨的东西。”

“文革”后,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中,也可以窥见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讨论发展递变的轨迹。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育大纲(试行草案)》对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没有明确规定。1980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育大纲(试行草案)》和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表述均与1963年大纲大致相同:“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简化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修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2001年和2003年先后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才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之后,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句。于漪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审查委员为此付出了努力。正如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中所指出:“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于漪对语文教学实践的贡献

基于对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于漪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努力争取做个教育家,做个‘育人’的专家。”《于漪全集》21册中,有专论课堂教学4册、阅读教学3册、写作教学4册,具体说明了教文育人的理念和做法。于漪说:“语文教学讲究思想性、科学性,还须有一定的艺术性。”这里重点谈谈收入《于漪全集》语文教育卷中的专著《语文教学谈艺录》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

我国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王牧天著《语文教学艺术》、符策震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徐绍仲著《中学语文艺术探胜》是最早出版的一批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著作。这些著作或是从教师备课、讲课和写作指导方面讨论了语文教学艺术,或是重点讨论了中学语文课堂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讲解的艺术,或者只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篇目进行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柳印生著《语文教学的辩证艺术》,韦志成著《语文教学艺术论》,杨九俊著《语文教学艺术论》,钱梦龙著《导读的艺术》,蔡澄清、陈军著《语文教学点拨艺术丛谈》,欧阳代娜、王文琪、戴汝潜著《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孙春成编著《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等。这些著作,或是阐释语文教学的辩证法,或是建构语文教学艺术论的体系,或是专门探讨某种教学风格、模式或方法,或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些现象或问题的短论与随笔。

与上述著作不同,于漪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共12章,涉及语文教学本体论、目的论和教学境界、教学目标、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方面,每章由3~6节构成,每节既独立成篇,又与所在章乃至全书构成一个整体,看似未建构语文教学艺术论的体系,其实又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反映了于漪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凝聚了于漪语文教学的情感和智慧,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譬如: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以来,很多教师在教案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罗列若干教学目标。其实语文“三维目标”只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将“三维目标”分成三类目标或三项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误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已经有人将教学目标设置成这四个方面各若干条了。于漪早在20年前出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中即专列“多目标导致无目标”一节,指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德育与美育方面熏陶的要求。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分割,而应有机结合。”后来,她在一次大会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根支柱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课堂上前半节教知识能力,后半节拓展一下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绝对不是这样,它是融为一体的”。

于漪还认为,语文学科的德育、美育应当寓于智育之中。她指出:“语文学科进行德育、美育,不是脱离语言文字训练另搞一套,而是要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她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为讲清这个道理,她还举了教学《七根火柴》的案例。

又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早在1994年,于漪就发表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一文,论述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于漪专设“组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一章,讨论语文教师如何利用学习的认知规律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领航开道的问题。她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在于漪看来,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就要通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抓住矛盾激发思考、巧妙设疑相机启发等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其次要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和氛围,在调动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再次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倡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在长知识增智慧的过程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鼓励他们的思维和探索不断向纵深发展,向课外拓展,满足其求知的欲望,使语言感受和运用能力、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此外,教师为“学”而“教”的思想,让每名学生成为“发光体”的思想等,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都有精辟论述。而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于漪的教学智慧、教学思想的超前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且,于漪的这些论述都用她从教的案例来生动地说明,使人学有榜样。

于漪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贡献

于漪曾多次引用汉朝韩婴《韩诗外传》里的一句话:“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做教师应该是智慧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思想言行都可以做学生的榜样。她说:“我牢牢记住这句话,努力身体力行。”于漪从事教育事业近7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师的杰出代表、国家“改革先锋”称号和上海市“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于漪以她数十年从教经历诠释了什么是教师、怎样当教师。

于漪认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需要强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职业。”“教师肩上挑着的是祖国的未来。”她说:“我始终将教师这种职业看成是一种放飞理想的事业,它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并且,她还认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全集》渗透着她对教师职业的感悟、思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3年,针对社会上一部分人把教育当作获取物质利益、博取功名的手段的错误认识,于漪发表了《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一文,指出:“只要选择了教育这个职业,就一定要追求高尚。”并指出:“高尚教育境界的追求不是玄虚的、无依据的,而是源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并落实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2004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于漪应邀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作“怎样学做人师”专题演讲。她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从教师的人格力量、榜样激励自己追求高尚人格、“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学做人师还须德才兼备、学做人师更须开阔视野、“师风可学”与“学风可师”几个方面阐述了做教师的道理。

在于漪看来,教师要有教育自觉,也就是以教书育人为历史使命的内心的真正觉醒,而要做到,须在立德、立业、立人上下功夫。师德高尚是教师修炼的目标,业务精湛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专业要持续不断发展,要勤于学习,要勇于实践,还要有批判眼光。教师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己,自己要先做人,要有敬畏之心、仁爱之情、赤子之怀。

2015年,于漪在上海市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八届学术节上的发言中,再次强调:“教师成长最为重要的是内心的深度觉醒,深刻体悟到自己从事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永远面向未来,没有终结。教师须和学生一起成长,才有发展的广阔天地,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术素养。”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于漪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论述更多。早在1995年,她就写有《论中学语文教师》的文章,全面阐述了她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文章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修养、学业修养、语文能力修养;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论述了语文教师的自身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以及提高的途径。

2005年,于漪发表文章《钟情·倾心·精神家园》,从“钟情于祖国的语言文字”“倾心于语文教学”“语言,我的精神家园”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才能当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的问题。

针对有些语文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往往祈求别人的某些经验、某些教案或实录能在自己身上产生神话般奇迹的现象,于漪告诫说:“不能亦步亦趋,只限于治标而向前迈步。……更重要的还是抓自身的基本建设;根深才能叶茂,居高方能临下。基础牢靠扎实,就能因教材、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广阔的语言教学领域中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的育人戏剧来。”

毫无疑问,《于漪全集》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读本。最后,让我们引用于漪老师在以“激情燃烧的人生”为题的小传中的话来结束本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如果说有一点值得骄傲的,那就是我钟情于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教育事业,钟情于与全民族素质提高血肉相连的母语教育,我激情燃烧,为之倾注全部心血,奉献青春与生命。”

——《语文学习》2019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漪: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于漪语录
于漪教学风格述评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要让孩子对语文有感情
【语文教师】于漪:语文教师的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