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桂梅:读书的味道是甜的
亲爱的同学:
你知道读书有味道吗?或许你会说:有啊,读书津津有味嘛。那你知道读书是什么味道呢?窦老师告诉你,读书的味道是甜的。这是窦老师切身的体会。
出生在小山村的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寒冷的冬天,围在炭火盆旁听姥爷讲《杨家将》《封神演义》《水浒传》,或是在没有电灯的夜晚,躺在被窝里听妈妈讲《聊斋志异》……这是我与书最早的接触。
这些书让我的好奇心长出想象的翅膀,也让“疯”生长在我那乡村的童年。我经常想,山的后面是不是住着神仙?我能不能遇上梁山好汉?
我学着书中的样子,把自己当作首领,带领伙伴们在森林里侦察地形,邀上伙伴们走进山里探险。
我真正自主阅读的开始是在学校。因为我的父母白天忙于农活,无法照看我,便提前两年将我送到学校当旁听生。
为了防止我淘气,班主任周老师常常拿来一些小人书给我阅读,《西沙儿女》《孙悟空》《七把叉》《小刀会》《红灯记》……对于家境贫寒的我而言,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方神秘的世界啊!
于是,小人书似一泓澄澈的清泉,润泽着我那充满好奇的心灵,进一步引领我走向更为丰富精彩的世界。
我的家离学校有一定的距离,每天放学都要坐火车回家,火车站候车室便成为我的固定“图书馆”。每天等车时,我用省吃俭用节省的2分钱租一本《三国演义》系列小人书,如饥似渴地读着,就这样,我读完了全套48本。
候车室里,傍晚的霞光经常调皮地停留在书页间,望着我微笑,也许笑我对书爱不释手的疯劲儿,或是笑我恨不得一口吞下一本的狂痴。晚霞照亮的不仅是字里行间,也把我的心坎映得暖洋洋的。
书里丰富的人物表情与形象,惟妙惟肖的动作,行云流水的线条和逻辑紧凑的情节,再配上简洁生动的文字,一次次让我沉醉其中。感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各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上演。
一天,如往常一样,我又躲在候车室租书处的一角,捧着小人书静静阅读,很快就被书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
我沉浸在“秋风五丈原”的悲凉中,完全遗忘了周围的世界。当我终于从这场令人不能接受的结局走出来时,猛然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于是,我在候车室里待了一夜。
因为家里没有太多的书,闲暇时,我遇到文字就要读一读,甚至通过找字游戏来解闷。
小时候的农村,家里经常用旧报纸糊墙壁和屋顶,我常趴在墙上津津有味地读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并从中了解了发表在上面的好多重要新闻和批判文章。
15岁,我梳着小辫,穿着布鞋,走进师范学校。从这时起,我第一次走进图书室,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温度,尝到了读书的味道。
我期待由经典来涵养的心灵,就像肥沃得没有杂质的黑土地,一旦播种便会迅速长出旺盛的生命激情。
我那颗勇敢而富于冒险的童心,开始拥有柔软细腻的一面,逐渐懂得生活还有这样多元的意义。我感受到,一个孩子健全的心灵,必须由科学的知识、活泼的文字、高尚的思想来调养。
在这所并不太大的学校图书馆里,在一大堆页边泛黄的旧书里,我邂逅了《简·爱》,扉页有些脱落,但封面上那位眼窝深陷、瞳仁发蓝的女子深深吸引着我。作者简介中,“15岁”的字眼儿猛然叩动了我的心弦,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留校为师。
后来她做家庭教师,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的歧视,放弃了这条谋生之路。她曾在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投身文学创作的热情。
由此,夏洛蒂·勃朗特才得以与她笔下的简·爱一同,以她们的坚韧、顽强在文学史上名垂千古。
窦老师读《简·爱》的那一阵子真是废寝忘食啊!寒冬深夜,我披衣裹被,在手电筒融融的灯光中,陶醉于诗意的凄凉、雄伟的壮丽中。
我折服于简·爱高贵的人格魅力,更为她真诚的独白而惊叹。随着优美流畅的文字,我走进那画的意境、诗的韵律,走进那激情四溢、荡气回肠的情感,走进那深刻的人生哲理、美好的人性品格。
至今,窦老师仍旧记得简的那段话:“让我走。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的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与你的一样充实。虽然我一贫如洗,长相平庸,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我们经过坟墓,最后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简·爱的言语铿锵有力,为我的生命点亮自信的明灯。她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只有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差别,重要的是,你怎么样看待自己。
只要不自卑自弃,无愧于自己,努力为之,就会赢得自我,赢得多彩的人生。
多少天,我都沉浸在《简·爱》的语言织体中,完全走进了简·爱的感情世界,和她一起皱着眉、咬着牙、喘着气。吃饭、走路、休息,到处有我和她交流的场景,并跟她一起和罗切斯特对话——“和我同爱,和我同在,我爱人,也被爱”。
就这样,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性别,少年的渴望,促使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并把自尊自强的种子悄悄种在了心里。
爱,这个简单得平常的字眼儿,却在书中复杂的情感里得到至真至纯的过滤,也让我化繁为简,澄澈中升华了自我。
现在,虽然窦老师心灵的小船早就挂起了风帆,但我仍旧在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当年那个扎小辫的小姑娘,结识了简·爱之后,又感受了保尔·柯察金的信念与顽强、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敏感与挣扎,老子、孔子、歌德、雨果、苏东坡、曹雪芹……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一起点亮了我的生活。
因为读书,惊醒了那甜美的童年梦谣,含苞的童年花骨朵便绽放出少年的灵动。
已入中年的我,面临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深感生活之艰难、生命的不易。
然而,当我坦然面对这一切时,会发现自己人性里的美好品行,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正直而自信、对人生仍充满热爱和梦想等,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我从听书、看小人书,到真正地读书,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一步一步走上来,之后我发现我竟然还可以写书。
于是,我开始在读书中思考、实践中记录,有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也有教育理想的感情抒发。
我给学生们写下我的童年趣事,并读给他们听;把我的教育教学反思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以飨读者;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取了几个名字叫《激情与思想》《和教师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玫瑰与教育》……
当然,我读过的书比自己写的书要精彩许多,但这毕竟是我读书与实践的人生阶段性小结。
我还发现,读别人的书的结果是把那一个个方块字凑成的思想、情感,化作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也让自己的一个个方块字变成永久的“美丽容颜”。
现在,我穿梭于三者之间,读书、思考、实践。那么你呢?你可能总是听到爸爸妈妈,还有老师跟你唠叨阅读的好处,你会在心里嘀咕:我知道,我知道。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关键是你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了吗?你知道该读什么书吗?你是否一辈子都能葆有阅读的状态?
我们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在读书学习,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可以为了考试得高分,猛看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和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说“这个会考”。
这是很可悲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可以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远征,向苏格拉底请教哲学奥秘,和雨果一起探讨关于《悲惨世界》的命运……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甜甜的味道吗?你能说这不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吗?
不了解这份喜悦,是多么可惜啊!一旦体验过那种喜悦,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品味和汲取人类的精神遗产,并且逐渐内化、运用自如,成为“心灵巨富”。
这种收获,就好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能提取多少金钱。
在我看来,对于正在求学的你而言,获得人生价值取向的美,关键是依靠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明辨,阅读那些被岁月证明的经典,从书中一个个人物的生命发展史中涵养生长的力量。
今天,互联网对全球的冲击很大,全球化竞争对你们未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依靠怎样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在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具备中国灵魂,而不会成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野蛮人”?我想关键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达成,必须依靠经典阅读。
“经典”是前人思考的结晶,是我们这些现代人可以信赖的精神家园,它历经时间淘洗而传承下来,保存了我们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令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它将帮你拥有强大的理解力与价值判断力,成为一个有根的人。
在阅读中,与那些健全的人格靠近、靠近、再靠近,那些真实的人物传记,或虚拟的人物故事,或许会在某一时刻,匡正你人生的方向,甚至成为你人生的坐标。
清华附小2018届毕业生赵知远喜欢《辞海》,每天翻阅两小时左右,渐渐地,他被那些部首笔画所吸引,通过部首笔画查阅词条中记载的人物。
《辞海》让他从人物介绍中领悟到许多高贵品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挠、不遗余力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张骞“渴望和平舍生死,雄姿两度满楼兰”的报国精神;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执着精神;苏轼“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乐观精神……
这些人物的光辉照耀着小小的知远,让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无限热爱,他把这份热爱转变成对书法持之以恒的学习。他在班里组织成立了“雪点儿”文学社,和罗一伦等几个喜欢诗词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尝试创作古诗词。
临近毕业,他写了《六州歌头·成志师友别》,表达对6年小学时光的留恋,对学校一草一木别离的不舍,对师生情、同学情的感恩,博得了众人称赞。他是在阅读与发展兴趣中汲取了成志人物的精神力量,也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榜样。
一个人无论何时,始终葆有对生活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领悟,很大程度源于一生拥有的学习状态。
亲爱的同学,不管你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压力有多大,不管你将来做什么,成为一名学者、一位教师,或者只是普通劳动者,在火车上、飞机上、地铁里,恳请你要读起来,哪怕单篇美文、哪怕微信短文,每天读一篇,哪怕一段。这不是用读书装扮自己,不是书本本身了不起,而是阅读能帮助你更好地解释生活。
在你还没有完全认同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书本会给你力量,会给你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与智慧,为你的未来思考提供另一种选择性与可能性。
随着你慢慢长大,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与热情,而且还不以为然,没有负罪感,你就该知道,某种程度上说,你已“堕落”了。亲爱的同学,把书捧起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经典改变人生。
阅读的过程,就是在阅读里安身,去靠近那些伟大的灵魂。我相信,通过大量经典书籍的阅读,你对童年时光会有更多美好的记忆,人生道路的起点也将走得更为扎实。
长大后,你理解了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还要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结出沉甸甸的果实,走出如书中甚至超越书中的精彩人生。亲爱的同学,无论你多忙,不管你做什么,首要的是,做一个永远热爱读书的人。把阅读放在学习的主旋律里,把人生看长远,笑到最后的,才最甜。
你的大朋友:窦桂梅
敬爱的窦校长:
您好!
时光飞逝,我离开母校都快半年了,提笔给您写信时,我已是一名附中的少年,记忆却还留在毕业典礼的现场,那天您对我阅读的点赞,深深鼓舞了我。
很怀念母校浓浓的书香氛围,怀念我的老师,和每一个畅快阅读的日子,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敬爱的窦校长,我现在依然爱好看书,阅读已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一个使命。
进入初中以后,课业变繁重了,课外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它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更给予我前进的动力,非常感谢窦校长您教导我终身读书的理念,我想我会受益一生吧。
附中的图书馆,很雅致,馆藏的图书多样化,我常常放学后来这里打卡,也总能在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最近我的阅读范围,从文学作品扩展到了科学、哲学类图书,《苏菲的世界》开启了我对哲学、对人、对世界最初的思考,《基因论》促使我又想去了解、去探究生命的密码,感叹生命科学如此神奇。
文学类的书籍,阅读起来要轻松一些,最近我精读了《西游记》,并详细作了批注,明白了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高尚的境界。除此之外,我也每天阅读报纸,跟踪时事热点,了解一些前沿科学的发展状况和最新进展。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书籍对自身认识和修养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教会我在读书中成长。您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每天忙忙碌碌,也祝您身体健康,愿我敬爱的窦校长永远美丽!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赵知远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得“当代教育名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
【大美赣州欢迎你】
赣州有约 | 第三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暨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通知
来源:北京紫图图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的滋味(上)
「写作坊·美文」刘三虎|我和《平凡的世界》
人物速写《候车室系列》
图书馆:有一座殿堂为你守候
最美“摆渡人”— 读《摆渡人》
佳作展台 | 演讲稿:君子以自强不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