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个性化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李春华,特级教师、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立意不新,人云亦云,缺少新鲜的角度和独到的见解,很少有感人的领悟和启迪人的睿智,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少有创意,几乎是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有个性的作文,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能否写出个性鲜明富有创意的作文,与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否丰富紧密相关。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刘勰《文心雕龙》里这样描写构思时的想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用上想象和联想,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艺术形象。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细致观察,触发想象联想

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践证明,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是不合理的胡思乱想。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观察生活,积累材料,聚神凝思,作文才会境界高远,个性凸显。福楼拜这样指导莫泊桑观察生活:“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文章也不困难。”的确如此,我们要提高舞文水平,增强想象联想能力,就要随时随地注意细致地观察,广泛地认识生活,从细微处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父母兄弟、老师同学的言谈举止,都是观察和认识的内容。茅盾说:“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能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储备丰富的材料,想象和联想就有了生活之源,作文就会有说不完的新鲜话,也就“灵气”十足了。

二、广泛阅读,储备丰富的表象

想象和联想不能够想当然,必须在一定知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朱熹有一首《读书》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千万不能断了学生头脑里“活水”的来源。这“活水”,对学生而言,除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更多的来源于阅读。现在不正常的应试教育,使一些校长不让学生看报纸,一些教师不让学生读杂志,一些家长不让学生看电视,造成了学生头脑干涸,无水可流,却都希望学生写出好作文,那岂不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一些人认为只要把语文课教好了,学生作文便有了模仿的对象,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这话不无道理,让学生学好语文课,确实是在输入上下功夫,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可是,现在的语文课往往是“不读书,好求甚解”,教师分析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占用了绝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呢,却连课文也读不下来,还是没有在输入上下功夫。按照目前这样的教法,不让学生读书,学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多年的事实也早已证明了这一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些喜欢课外多读书的学生,往往作文相当好,知识丰富,提笔成文,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在输入方面很努力。一些有学农、学军或者旅游经历的学生,作文水平原本不怎么高,却突然思潮翻滚,感慨万千,要给亲友写信谈感想,就是因为不少东西输入了头脑。因此,努力进行输入,是学生写出有创新意味好文章的先决条件。

三、运用扩展法写作文片断,多练续写,提高学生想象联想能力

扩写,要求学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我们可以任意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让他们用扩展法写作文片断。如:给学生一个题目“云”,学生可层层扩展:云——白云——漂浮的白云——漂浮的白云像一只只白天鹅——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像一只只白天鹉,像透明的羽翼,还有的像一堆堆棉花,真令人浮想联翩。如对《木兰诗》“木兰从军归来”一节进行扩写,就要求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场景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这种用扩展法写片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续写,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材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如“望着天上飘浮的白云……”学生联想到了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想到了小小少年肩上沉重的书包,繁多的作业,渴望一种自由活泼的生活。如果教师能经常要求学生进行扩写、续写,就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佳作。

四、借助具体物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个实物、一幅漫画、图画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思路。同一实物,见仁见智。知识水准、情趣爱好、思维角度不同,见解迥异。即使见解相同,下笔也不一定相同。如对雪压虬枝的松景图,坎坷者可能为它鸣不平,豪壮者可能颂其不屈,深邃者可以明其喻——遒劲有活力,浅薄者却会说无材不用……所以教师应善于通过实物激发学生联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如面对一个“O”,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启发他们大胆想象。爱好体育的同学,可让他们围绕“环形的跑道、神奇的篮球”展开想象;喜欢文艺的女同学,可让她们围绕“迷人的彩灯,诱人的锣鼓”展开想象;喜欢科技的同学,可让他们围绕“圆周率,地动仪”展开想象。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的神经系统可以凭借灵感的感知,找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展开五彩缤纷的想象。

五、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训练想象联想能力

学生最常用的修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几种。别小看这几种看似简单的修辞,运用得当,的确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如古代文学中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形容美貌,“声若惊雷,势如奔马”形容声音大得惊人,都是夸张。毕淑敏的《屋脊上的女孩》,将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写得极具情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茄子皱得像核桃,蒜苗黄得像京剧里奸臣的胡须,运菜车像破冰船,箱子中的黄瓜每一根都翠绿挺拔,像警棍一般笔直,用手一碰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翡翠雕成的工艺品,西红柿都像红玛瑙”,这些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高原上的气温之低,既表现了高原人生活的艰苦,又有一种乐观精神。学生在说话作文中经常运用这些修辞,既使作品增添了文彩和情趣,又能训练想象联想能力,一举数得。

六、超越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想象的世界中,时空的距离不再存在。善于想象的人,可以灵活地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李白的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青云”,就把青年和老年两个时代的表象组合起来,陆游的“楼台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上句写地处后方的瓜州渡景象,白雪皑皑,楼台肃然;下句写地处前线的大散关景象:秋风卷地,金戈铁马,这是空间表象的组合。如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为题进行训练,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帝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写,对地球发生的变化进行合理推测,是什么原因造成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人(核战争?瘟疫?外星人的袭击?大自然的报复?自然资源的枯竭……),他坐在屋里想什么?干什么?门外谁在敲门(注意,别忘了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他想进屋来干什么?当屋里的幸存者听到敲门声时,又采取什么行动?他们见面时又怎样?……如果大胆设想,可能会写出新颖、神奇、惊险、浪漫的情景。培养这种想象力,在于启发学生对现实程序的扬弃和超越,并能逐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超越时空创造新的形象。

总之,想象联想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文质兼美,不落窠臼,个性明朗,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之友》;作者:李春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用联想 放飞想象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点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微论5——联想和想象
英语四级翻译训练每日两题(新题型):第92期
谈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中学语文)浅谈写作灵感的培养_教研园地_教师天地_梅县教育信息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