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中国寺庙之白马寺 佛教扎根中国后的第一座古刹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东12公里处。始建于公元68年(东汉永平十一年),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修葺,唐代前期最为繁盛,现存的遗址古迹大都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古建白马寺的由来

据说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白马寺的古建风格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pi)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古建中国白马寺 · 清凉台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古建中国白马寺 · 接引殿

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1990年前,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寺院的山门、殿阁、齐云塔院。1990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白马寺增加了钟鼓楼、泰式佛殿、卧玉佛殿和齐云塔院内的客堂、禅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古刹白马寺
2021年7月河南游记之——游“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梵音不绝,千年古刹竟还隐藏着这样的故事!
探访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为何连外国僧人也视它为圣地?
揭秘:白马寺为何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