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10首咏物词,既让你领略到物的神韵,又让你感受词人的情怀

自然界的天光云影、山川河岳、花鸟虫鱼无一不牵动他们的诗情,从而便产生了咏物的诗歌。优秀的咏物诗,赋予物以美感和生命,将“物”与“诗”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更加绚丽斑斓的艺术世界。

多少咏物的诗句在我们面对某种事物时,会浮现在我们的脑际;而多少我们并不在意、或者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因一首首咏物诗才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身边的美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每每看到柳树,我们都会不自主地吟诵这动人的诗句;“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让我们不觉对秋蝉产生了几许怜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则让我们踏雪寻梅,去一睹梅花的风姿……这就是咏物诗的力量。

宋代的咏物词也是咏物诗中的奇葩。咏物词讲究形神皆似,细腻地描摹物的情状,曲尽其形,又要写出物的神韵,并在此基础上借物寓情,托物言志,写出人的情怀。或“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或“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而达到身与物化,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

宋人咏花、咏燕、咏月、咏蝉、咏石、咏雁,真是无物不可咏,挫万物于笔端。而在所咏之物中,又以花居多。春夏秋冬,花事盛衰,兰花、海棠、桂花、杏花、桃花、牡丹、莲花、菊花、水仙等等都是词人吟咏的对象。苏东坡咏杨花,是怜它“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陆游咏梅,是敬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李清照咏桂,是赞它“自是花中第一流”;秦观眼里的荷花“依依似与骚人语”;周邦彦眼中的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而姜夔睹梅如睹玉人……除花之外,王沂孙咏蝉,句句是亡国之痛;史达祖咏燕,字里行间是对双双燕幸福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周邦彦咏柳,却是无限离情别绪在其中……分不清是词人以自己的诗心慧眼发现了物的特质,还是他们将内心的情感投射在了所咏之物的身上,不管怎样,我们在欣赏这些咏物词时,既领略到了物的神韵,又分明感受到了词人的喜怒哀乐、柔情万种,让人回味无穷。

1.水龙吟①·次韵章质夫②杨花词

苏轼

【原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③。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⑥。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⑦。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水龙吟:调名。首见于柳永咏梅之作。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

②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章质夫:名楶(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③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④“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思:意思,思绪。

⑤“困酣”两句:用美女困倦时眼睛欲开还闭之态来形容杨花的忽飘忽坠、时起时落。

⑥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缀:连接。

⑦萍碎:杜甫在《丽人行》中有名句:“杨花雪落覆白萍”,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经典原意】

杨花像花又不像花,因此也没有人像爱惜馨香诱人的鲜花一样爱惜它,保护它,一任它飘零沦落。杨花离开郁郁葱葱的柳树枝头,孤零零地坠落路旁,看上去似乎冷漠无情,但仔细思量一下,实际上它却有无限愁思。那柔软纤细的柳枝,好像就是位思妇柔肠寸断的愁绪;那碧绿、细弯的柳叶,仿佛就是思妇困倦之中似睁非睁、似睡非睡的媚眼。杨花啊,思妇和你一样,在梦乡里随着缕缕细流,飘向万里之遥的地方,一个去寻找新归宿,一个去寻找亲爱的郎君。然而,还未等寻到,又突然都被一阵黄莺的鸣叫声惊醒。呵,原来只不过是春梦一场。

杨花纷纷扬扬,飘落净光,但我并不怨恨它,伤心的是,那西边的小园林里,万花纷谢,落满大地,很难再将它们重新连缀在枝头上。经过一夜狂风骤雨的摧残,到了清晨,杨花呵,你遗留下来的踪迹到哪里去了?原来,你都落到了池中的水里,化作一池碎碎的浮萍。你本来曾占有三分春色,可如今呢?其中的两分飘来飘去,业已化作尘泥;剩下的一分扬扬洒洒,也已随流水而去。杨花呵,仔仔细细看来,你哪里还有什么“花”的样子,满地上那斑斑点点,零零落落的,分明是离别人的滴滴泪珠。

【当代阐释】

不尽离愁赋杨花

杨花即柳絮,暮春时节,杨花随风飘舞,构成“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绚丽景观。但杨花终不是花,韩愈《晚春》诗就有云:“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虽飞扬有致,却无花之丽,以致无人怜爱,任其飘零。但在有情人眼里,“落絮游丝亦有情”(杜甫《白丝行》)。苏轼的这首词借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她“随风万里”,梦寻情郎,既是写杨花,又是在写人,花人合一,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离愁缠绕着心怀别离之苦的人们。它就像无尽的柳絮,缠缠绵绵,漫天飞舞,寻寻觅觅,无所依傍。在很多时候,别离在外的人,忙于事务,这种离愁不会无时无刻都在心头缠绕,反而是那些倚门而望,翘首以盼的人更为离愁所苦。她们在漫长的等待中萦损柔肠,黯然销魂。候人不归,只能在梦中去寻找远方的爱人。而春梦易逝,岁月无情,归期渺渺。刻骨的想念,深深的哀怨,都化作了无尽的泪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读来令人肠断。这杨花般的离人泪定能唤醒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的游子,回转来,莫让爱人思念的泪水抛洒春光。

【文化常识】

柳絮为何称“杨花”

柳絮为什么称杨花呢?原来,柳树在古代是一种吉祥之物。友人离别之际,主人往往要折一支柳枝相赠,以示挽留之意。因为“柳”谐音“留”。到了公元605年间,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号召民众在河岸植柳,每种活一棵者,奖细绢一匹。于是百姓争植,岸柳成荫。隋炀帝为了显示他的威风,就举行了亲自植柳的仪式,并挥御笔书赠柳树姓杨。于是以后柳树便被称为杨柳了。自然,柳絮也就成了杨花。

2.踏莎行·荷花

贺铸

【原文】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③。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④。

返照迎潮⑤,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⑦!

【注释】

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③绿萍涨断莲舟路:水面布满了绿萍,采莲船难以前行。

④红衣:形容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以上两句说,虽然荷花散发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断然不来,它只得在秋光中独自憔悴。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

⑥依依:形容荷花随风摇摆的样子。骚人:诗人。

⑦不肯嫁春风:语出韩偓《寄恨》诗:“莲花不肯嫁春风。”张先在《一丛花》词里写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贺铸是把荷花和桃杏隐隐对比。以上两句写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

【经典原意】

曲折回环的池塘,杨柳倒垂;深藏在别浦深处,一对鸳鸯在水中游嬉。水面布满了绿萍,采莲船难以前行。虽然荷花散发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断然不来,它只得在秋光中独自憔悴。

落日的余晖反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无声流逝的潮流;天空的行云带着点点细雨,飘洒向池塘里。荷花随风摇摆,好像有满腹的心事向骚人雅士说:当年不肯嫁与东风,现在却被秋风耽误了。

【当代阐释】

花中君子芳心苦

自然界中的荷花给人以美感,也给诗人们寄托“失时”、“不遇”提供了对象。因为荷花盛开在夏季这个前不见春,后不见秋的季节。春日中它隐藏了美丽,秋天到来时它又芳华尽逝了。这样耽误了开花的大好时光的荷花,正是一些文人志士的写照。也正是因为它不比众、不趋势,才有君子的美称。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即饱含了爱荷之意。

词中的荷花是为人豪爽,从不趋炎附势的词人的自我写照。它生长在幽僻的角落,虽美丽无比,却无人知晓,不被采摘。慢慢地在寂寞中凋零,一点点褪尽红色的花瓣,最后只剩下莲心的苦味。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腹的心事欲与骚人说。怕是只有和荷花一样怀才不遇,遭遇坎坷,满怀失意之苦的人才能听懂她的话吧。如果能和那些桃花、杏花一样随春风开放,荷花也不会有今天的命运。可是,那样的话,也便不会有“花中君子”的美名。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愿趋时媚俗,就注定要尝尽寂寞之苦。

3.六丑·落花

周邦彦

【原文】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①。钗钿②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③追惜?但蜂媒蝶使④,时叩窗槅⑤。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⑥。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⑦。残英小,强簪巾帻⑧;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⑨。恐断红、尚有相思字⑩,何由见得。

【注释】

①楚宫倾国:楚王宫中的美人,此处比喻蔷薇花。韩偓《哭花》诗:“夜来风雨葬西施。”倾国,容颜绝代的佳人。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见《汉书·外戚传》。

②钗钿:首饰,此处比喻落花。

③为谁:即“谁为”。

④蜂媒蝶使:蜜蜂和蝴蝶,因它们来往奔忙于花间,故称为花的媒人和使者。裴说《牡丹》诗:“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⑤窗槅:窗子。

⑥“长条”句:蔷薇有刺,会勾住人的衣服,故云。

⑦“似牵衣”两句:孟郊《古离别》诗:“欲别牵郎衣,郎今向何处?”

⑧巾帻:头巾。

⑨潮:早潮。汐:晚潮。

⑩“恐断红”句: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唐)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断红,落花。

【经典原意】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的故家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红惋惜?只有蜂蝶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

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勾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和她说话,表现出无限的离情别绪。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唯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当代阐释】

唯有词人怜落蕊

诗人、词人似乎都有一颗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心。他们细腻、敏感,春去秋来,花开花谢,都能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吟唱出一首首百转千回的歌,也让听者的心变得柔软,去感受那一朵即将离开枝头的蔷薇的悲伤,去挽留那转瞬即逝的春光。

可惜在节奏加快、生活紧张的现代社会,我们忙忙碌碌,已经无暇去关注天上的月缺月圆,身边的花落花开。我们也会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却没有诗人“愿春暂留”,可是“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的伤心与难过;我们也喜欢明丽鲜艳的花朵,却没有诗人彻夜无眠,耳听风雨催花落的揪心与不忍;我们无数次从残花落叶旁走过,又有谁像诗人那样哀怜一朵瘦弱的小花不忍离去?唯有诗人解花语、怜落花,却“无计留春住”,挽救“断红”的命运,只能殷殷地叮嘱“漂流处,莫趁潮汐”,否则落花如有“相思字”,他不得一见。诗人与花相别,人惜花,花恋人,花去人留,直有生离死别之痛,深婉缠绵,余音袅袅,我们麻木的心也不能不为之一颤。

一个能为一朵枯败的蔷薇流泪的人,也许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他们的心或许最容易受伤,但他们的生命是圆满的。

【文化常识】

4.六丑

《六丑》,词牌名,周邦彦自创。宋徽宗曾询问《六丑》的命名缘故,周邦彦解释道:“这首词一共犯了六种宫调,是音乐中极美、极难唱的调子,上古的颛顼高阳氏有六个儿子,品行高尚而相貌奇丑,故用来比拟词牌。”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①

辛弃疾

【原文】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②。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③。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④。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⑤。

【注释】

①此词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吴江:今江苏吴江县。辛弃疾自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冬,或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春,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木樨(xī):为桂树学名,又名崖桂。因其树木纹理如犀,故名。一本题作“谢叔良惠木樨”。两种题序,互为补充。友人赠桂,思绪流向当年的吴江之行。

②“少年”两句:回忆当年曾秋夜畅饮,酒醒吴江。少年:泛指青少年时期。辛弃疾二十六岁至二十八岁流寓吴中,故云。向:面对。吴江:江名,亦名松江,苏州河,是太湖最大的支流。自湖东北流经吴县、上海,合黄浦江入海。

③“明月”两句:描绘江边月下赏桂情景。高树影:兼指月中桂影(传说月中有仙桂,更有吴刚伐桂之说)和秋月映照下的人间桂影。水沉烟冷:江水沉寂,烟雾清冷。

④“大都”两句:桂花形小色淡,却给人间带来如此芬芳。大都:不过。宫黄:宫中妇女化妆用的黄粉,此借指黄色的桂花,俗称金桂。直恁(nèn):竟然如此。

【经典原意】

少年时曾于秋夜开怀痛饮,醒来后,面对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那时候,一轮明月正映出岸上桂树高大的影子,那浓郁的香味仿佛刚燃烧过的水沉香,香飘十里,弥漫在江面和山岭。

金黄色的桂花不过像妇女涂额的“宫黄”,星星点点,可是它却使人间这般芬芳。或许是它借着秋天风露的传播,要使得整个世界都浓郁芬芳吧!

【当代阐释】

花品即人品

唐代诗人宋之问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桂花花瓣细小,星星点点,缀满枝头,但香气馥郁,所以又有“八月桂花遍地香”的说法。

少年辛弃疾意气风发,雄放挥洒,曾于秋夜开怀痛饮,吴江之畔的月下桂影和香飘十里的桂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词人咏桂,遗貌取神,由花小香浓着笔。“一点”,极言花之细小,“人间”乃至“世界”,则极言天地之广阔,以一点之小而染遍天地之大,足见其芳香之浓烈。

但词人并非只是赞美桂花的芳香十里。辛弃疾一生“志在塞北江南”,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而竭尽全力恢复宋室山河。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向当时的南宋王朝献《美芹十论》之时,要求抗击金兵,恢复中原之后。此时,正是词人希望一展宏图的时候。辛弃疾以“染教世界都香”来歌赞桂花,似隐寓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花品即人品,同一种花,不同心性的人会“品”出不同的格调,“赏”出迥异的意蕴。辛弃疾没有歌咏桂花的其他特质,独对它香飘人间的品性推崇之至,由此可见词人胸怀之宽广。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理想,辛弃疾的理想属于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又有自己的理想。但“染教世界都香”的气度与抱负却能鼓荡起每一个时代人的胸怀。

【文化常识】

词牌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名罢了。

5.鹧鸪天

李清照

【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①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②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①画栏:彩绘雕刻的栏杆。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

②骚人可煞:骚人,此处指写《离骚》之屈原。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可煞,疑问词。

【经典原意】

桂花花瓣轻黄,色泽暗淡,却性情柔婉;它情趣疏朗,远迹丛林深山,只不断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弥漫人间。何须那些浅绿深红的颜色来装扮,桂花乃花中第一是自然。

梅花一定会妒忌,菊花也应含羞掩面。桂花开放在画栏边,芳香自郁,是中秋众花之冠。骚人那么没有情思,当年将名花珍卉收遍,怎么就偏偏遗忘了桂花?

【当代阐释】

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在女词人看来,“何须浅碧深红色”,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和以“色”美取胜的群花相比,“自是花中第一流”。梅花在“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嫉妒之意。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虽然桂花馥香自芳,但貌不出众,色不诱人,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欣赏这种美,也难怪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却把桂花给遗漏了。也许只有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才能真正地欣赏桂花卓尔不群的美。

6.卜算子①·咏梅

陆游

【原文】

驿外②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卜算子:万树《词律》引毛先舒的话说,骆宾王的诗喜欢用数目字,被人称作“卜算子”。

②驿外:指驿站附近。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和换马的处所,称驿站。

【经典原意】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当代阐释】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生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词的上阕写梅的遭际:它寂寞地生长在驿站外,断桥旁那满目荒芜的角落,无人护理,无人观赏;孤独地开放在日落黄昏后,偏偏又遭受凄风苦雨的侵凌;下阕写梅的品格:梅本性高洁,不为争春斗艳先开,不以凌寒先发为荣,不因环境恶浊而改变禀性,听任“群芳”的嫉恨、诽谤,无论黄昏朦胧,还是风雨相逼,一样散发着清香,即使凋零飘落,甚至被践踏成泥或碾压成尘,也一样留得丝丝清香在人间,纵然骨化形销也不移其志节。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能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也可以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

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像梅花那样所居非地,所遇非时的境况,但如果身处困境,能够坚守一份孤傲,保持一份清白,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也许这会被人视为孤芳自赏,但孤芳自赏的人表面上虽然孤独无友,但他的灵魂却永不寂寞,因为他心灵深处的那一片孤芳,已经为他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使他可以毫无惧色地去面对世间的凄凉。

【文化常识】

咏梅诗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后者的代表就是陆游的这首《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慨之吟。以后的咏梅,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7.暗香

姜夔

【原文】

辛亥①之冬,余载雪诣石湖②。止既月③,授简④索句,且征新声⑤,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⑥肄习⑦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⑧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⑨、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⑩易泣。红萼img4无言耿img5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

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④简:纸。

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⑥工妓:乐工、歌妓。

⑦肄习:学习。

⑧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⑨但怪得:惊异。

⑩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img6红萼:指梅花。

img7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经典原意】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住满一月居士向我索要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把玩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和谐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在梅树边吹奏玉笛。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不顾清冷寒瑟跟我一道攀折梅花。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还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情意,可叹路途遥远,夜晚的积雪又遮盖了大地。手捧翠玉酒杯,禁不住伤心落泪,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难以忘记。总记得曾经携手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而如今片片梅花被风吹落,何时才能重见?

【当代阐释】

梅花依旧,玉人何在

对一个人的思念,往往会因和那人密切相关的物事而起,亦即睹物思人、触目伤怀。词人姜夔目睹梅花,不禁想起携情人月下赏梅,梅边吹笛的往事。皎洁的月色,暗香浮动的梅花,清丽的佳人,悠扬婉转的笛声,这一切雅致之极!是词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今,词人渐老,年轻时咏梅的才情、赏梅的意兴似乎都没有了。可是,当一阵幽冷、清雅的梅香袭来,词人落寞、孤寂的情思开始浮动:梅花依旧,玉人何处?多想折一枝梅花送给情人,寄托悠悠的思念,但雪深路遥,无法办到,只得独对梅花,借酒消愁。当年雪中赏梅,红装素裹,雪压梅花的景色倒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面前的梅花正片片飞尽,何时能见到魂牵梦绕的人呢?词人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交织在对现实与回忆的描写之中,表现得千回百转,如梅花的幽香沁人心脾。

别离是苦,当一切在回忆中变得格外美好的时候,思念也是一种美,一种雪压梅花笛声寒的凄清之美。

8.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原文】

过春社①了,度②帘幕中间,去年尘冷③。差池④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⑤雕梁藻井⑥,又软语⑦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⑧。

芳径,芹泥⑨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⑩,便忘了天涯芳信img8。愁损翠黛双蛾img9,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

①春社:春分前后祭社神的日子叫春社。

②度:飞过。

③尘冷:指旧巢冷落,布满尘灰。

④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⑤相:细看。

⑥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画着花纹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⑦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⑧翠尾:燕尾。红影:指花影。

⑨芳径:花草芳芬的小径。芹泥:燕子所衔之泥。

⑩“应自”句:该当睡得香甜安稳。自:一作“是”。

img10天涯芳信:指外出的人给家中妻子的信。

img11翠黛:画眉所用的青绿之色。双蛾:双眉。

【经典原意】

春社已经过了,燕子穿飞在帘幕之间,屋梁上旧巢冷落,布满尘灰。双燕轻拍尾翼,欲飞又止,试着要钻进旧巢双栖。还细细察看雕梁和藻井,要选地点筑新巢。它们软语呢喃商量不定。飘飘然轻快地掠过花梢,燕尾分开了花影。

小径花草芬芳,芹泥被春雨滋润又柔又软。燕子喜欢贴地争飞,显示自身的灵巧轻便。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把柳暗花暝的美景赏玩个够。该当睡得香甜安稳,以致忘了把天涯游子的芳信传递。愁坏了佳人,天天独自凭着栏杆愁眉不展。

【当代阐释】

在天愿作比翼鸟

这首词作者饱含着感情,描绘了春燕重归旧巢,软语多情,花间竞飞,轻盈俊俏的神态。也抒写了“日日画栏独凭”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

春暖花开的季节,燕子由南方北归,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是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清。双燕欲住而又犹豫,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亲昵柔和、温情脉脉,就像一对充满柔情蜜意的情侣。“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而又快活的新生活。它们衔来春泥,重修旧巢。“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疏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双双燕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暗暗相对;双双燕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暗暗相照,真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燕子成双成对,在旖旎的春光中快乐、幸福地生活的情景,更加反衬出人的孤独与悲苦。那比翼齐飞的双双燕怎能不让人羡慕?而幸福、美满、快乐、自由的生活也正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9.齐天乐·蝉

王沂孙

【原文】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③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④?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⑤阅世,消得⑥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⑦,柳丝千万缕。

【注释】

①“一襟”句:喻蝉是饮恨而亡的宫女怨魂所化。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齐后因受冤屈,非常怨恨,自杀死后,尸体变蝉。

②凉柯:秋天的树枝。

③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

④“镜暗妆残”两句:谓不修饰装扮,为何还那么娇美。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⑤枯形:指蝉蜕。

⑥消得:经受得住。

⑦熏风:春风。

【经典原意】

宫女饮恨而亡,余恨难消。怨魂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刚在寒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西窗外下过一阵雨,我奇怪你的叫声好似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的鬓发尚如此娇美?

金铜仙人去国离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怀抱清高,一时间变得如此凄楚。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柳丝千万缕。

【当代阐释】

寒蝉哀吟亡国之痛

王沂孙,宋末词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兵入会稽,杨连真伽(西藏喇嘛教僧人,被忽必烈任命为江南释教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掘宋帝六陵,王沂孙与唐珏、周密等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以抒愤慨,寄托亡国之恸。

这首《齐天乐·蝉》是乱世悲歌,作者借咏蝉为名,抒写家国之恨。既有对南宋朝廷的哀悼,也有个人身世之伤感,写得哀恻凄怨。

诗人目击国家的败亡,黯然神伤,所以读他的词,倍觉抑郁哽咽,表露着亡国之民无可奈何之境和吞吐难言之苦。词中凄咽的寒蝉,是失国亡家之人的象征。“宫魂”点明朝廷的崩溃。“乍咽”、“还移”是亡国之后,流徙无居、朝不保夕的生活苦境的形象写照。“为谁娇鬓尚如许”,感叹多情的秋蝉,依旧如从前般保持着娇好的容颜,实则惨败的江山,再难以恢复从前的气象了。无限的悲痛,都从“为谁”二字里出。下片,“铜仙”句,暗喻宋室南迁,如此无可奈何,却唯有一“叹”。“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自寓身世,极尽哀婉凄怆。“余音”数句,痛哭流涕,转而无语凝咽。无限沧桑之感,遗臣孤愤之心,洞然可见。结句忽作太平清明之时的漫想,回首前尘,聊作痛定之后虚渺的慰藉,本来亡国之恨,日夜缠绕,词却只在梦中最繁丽的旧时风光中结束,以乐景写哀情,何等之痛。

悲剧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历史上每一次王朝更迭,伴随的都是对文明的摧残与毁灭。对此,文人们更是痛彻心扉。他们哀国家之亡,毋宁说是哀文化、文明之亡。陈寅恪先生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以此似乎更能理解诗人的悲痛。

秋蝉的鸣声里含着多少啼哭、多少呻吟、多少挣扎、多少血泪。这样的叫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复了上百次、上千次。不,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也在不断地重复着。哪里有征战,哪里有屠杀,哪里有死亡,哪里有毁灭,哪里就会有这让人不忍卒听的凄楚的蝉鸣。

10.解连环·孤雁

张炎

【原文】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①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②,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③,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④?谩长门⑤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

①怳(huǎng)然:失意的样子。怳即“恍”。

②下寒塘: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③残毡拥雪: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和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④荏苒(rěn rǎn):辗转,不断。

⑤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经典原意】

空阔的楚江天色已晚,独自怅然离群万里,与同伴失散。顾影自怜,想飞下寒塘,又迟疑流连。只见眼前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单身一人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一点相思,生怕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托付我传达的一片丹心。

谁能可怜我羁旅的哀愁?长门宫中夜静悄然,有锦瑟弹奏着哀怨,料想那些离散的侣伴,依然栖宿在芦花丛中。我想他们在春天到来之前,也应该飞往南方,来与我为伴。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相互呼唤,怕在关河处会突然相见。想到这里,看到双燕归来,画帘半卷,我一点儿也不艳羡。

【当代阐释】

谁怜一片孤雁影

这是一只离群万里,形单影只的孤雁,正盘旋在空旷寂寥、暮色苍茫的楚江之上。楚江之“空”,愈见离群雁之“孤”;楚天之“晚”,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它想寻找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寒水与暮天相接,漠漠荒沙、瑟瑟衰草,无处可以落脚。它的孤苦和哀愁,无人可以倾诉,只有顾影自怜,多么盼望能早一天飞回同伴的身边。秋风暮雨中,思归情切的孤雁,一声又一声呼叫,找寻着同伴,它要尽最后一丝力气飞到它们身边。它幻想着自己即将在“蓦然”间重见同伴,心里既喜悦、激动又有些焦躁和不安。但是,纵然旅途劳顿,备尝离群之苦,这只孤雁也绝不愿像在春日融融中翩翩归来的“双燕”(词中暗指归附元朝者)一样,寄人檐下,以博主人一笑。它孤苦得让人同情,又孤傲得令人敬佩。它的情态是宋末元初山河巨变之际,国破家亡又不愿侍奉新朝的士人们的心理写照,也是作者的自喻。

张炎(公元1248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南宋中兴名将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后人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这首《解连环·孤雁》,揉咏雁、怀人、自怜为一体,抒发了作者的家国之痛和漂泊之苦,凄婉动人。张炎也因写孤雁著名而人称“张孤雁”。

今天,我们读这首词,如果你曾经或正当没有同伴,缺少知己,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间,流离失所,经历着困苦,体验着孤独,你就能在这只孤雁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虽然孤苦,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你就会引这只孤雁为同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好词有很多,今天我只与你分享十首(7)
关心花儿的胖瘦,让我认出了李清照
《孤雁儿》词十二首。《孤雁儿》词牌名,是...
孝歌之十二花名
词牌韵律之二(清平乐,西江月,浪淘沙,蝶恋花)
中国的十大名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