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启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思维。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应该重点发展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中获得一些启示。

1.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比较,将课文放到文学史的背景中去认识,以达到对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比较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这对提高学生鉴赏评价能力非常重要。叶嘉莹先生说:“我以为在批评、欣赏、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这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常常讨论、常常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怎样衡量判断,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这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是很成问题的一件事情。

你要给学生一首诗,告诉他作者是莎士比亚,他就盲目崇拜,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一定都好。如果你不告诉他作者是谁,你就给他几首诗,他就很难判断,那究竟是好诗还是坏诗。”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当中更为普遍。学生们以教材为学习范本,在课堂上学习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名家名篇,教师一般都是从欣赏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认识古诗词内容情感之深刻、艺术手法之特美,对于作品的好坏并没有评价的标准。即使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一些诗歌评价的标准,也难以将它运用到阅读实践当中去。而比较思维能够很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例如古籍版本差异比较的题目,它的提问方式一般是:有版本作“X X',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这类提问不仅要求学生从文本内容、情感主旨、艺术手法上去细加分析,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两种说法的高下优劣,作出评价。在这个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用上已经学过的诗歌评价标准,熟练之后甚至会调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即使只要求学生比较异同,学生也会在比较中形成评价的意识。高考古诗词鉴赏比较类命题为学生的比较思维训练提供了解决方案。学生的比较思维训练,总的来说应该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

第一,先从不同类作品入手,再到同类作品。先从不同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入手,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如诗词曲等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有初步的体裁意识,了解到不同体裁之间的差别以及体裁对思想内容的表现、情感意志的表达有什么样的影响。然后是同类作品的比较,分析同类作品之间较为细微的差异。

第二,重点练习异中求同比较和同中求异比较。同异比较是比较思维中最基础的方法。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第三,从单一比较,再到综合比较。教师可以先给出提示,给学生一个支架,让学生按照规定的角度去做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比较;熟练之后逐步撤掉支架,在没有提示或提示较少的情况下,让学生去作同异综合比较。也可以先对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属性进行单向比较,熟练之后再让学生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2.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批判性思维强调不要盲目接受现成观点,要学会思考、质疑、批评、选择,然而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在解读作品时常常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质疑、批评很难开展。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皆为公认的名家名篇,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常常会以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作为定论,对学生进行观点的灌输。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接受现成的观点,从而在阅读鉴赏其他作品时墨守成规。而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中考查批判性思维的命题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作出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触发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成见”进行批判性思考。

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形成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有质疑精神,敢于将前人甚至是名家的观点拿出来质疑。没有质疑的胆量,就不会有突破。这种质疑应该是三方面的,也是三个层次的。第一层是对评论家解读教材作品的观点的质疑,第二层是对教材作品的质疑,第三层是对自己的质疑。第一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对于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有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进行过解读,有褒赞,也有贬抑,这些都是可以拿来供学生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在对他人观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之后,再审视教材作品,对作品本身进行质疑。在对他人和对作品本身的质疑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有别于以往“成见”的全新认识,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最终完成从对他人到对自己的批判性思考。

3.逆向思维的训练

采用逆向思维,将鉴赏评价与名句默写结合起来,这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在近两年作出的新的尝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思维的学习策略,将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人的思维是有方向性的,学生在学习时,一般采用的是正向思维的学习策略,按照常规的路径去学习。在学习古诗词阅读鉴赏时,遵循的是从辨别词句到理解内容,再到参悟情感、学习手法的路径。

其实,采用逆向思维能让知识更加融会贯通。我们可以从某一个艺术手法、某一种情感、某一个意象出发,对作品进行联想,将多个作品综合起来进行学习、归纳。用这样的策略进行学习,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头脑中的诗词积累,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在这种逆向思维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逆向思维可以运用在高中古诗词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在作炼字鉴赏时,正向思维的提问方式一般是:这句诗中哪个字是诗眼,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采用逆向思维,我们可以换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鉴赏。将诗眼拿掉,把残缺的诗句拿来让学生填空,这时的提问方式变成:你认为这句诗中可以填入什么字?为什么?让学生作自主探究、讨论辨析,最后再将原字列出,在对比当中完成对诗眼的鉴赏。在学习比喻、对偶等艺术手法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逆向思维 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训练
2017浙江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评析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初一到高三,语文必考题型,古诗鉴赏的“通关宝典”!
古诗词鉴赏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